1876年,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委派宁波海关副税务司霍搏逊的文牍(现时的秘书)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 他从上海出发,经日本东渡太平洋到美国,参加博览会后又渡大西洋,游览英国、法国,*后经地中海、印度洋归国,历时 8个多月环游地球一周,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李圭回国后将其在美期间的撰写成《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书中记载了他在考察途中的成果、见闻,对美国邮政作了详尽的记述,并建议开办中国邮政。
曾国藩日记摘抄,清曾国藩著,清王启原校编。据清光绪二年(1876)传忠书局刊本影印。分上下卷,卷上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五部分,主要记述曾国藩读书、修养等方面的情况。卷下分文艺、鉴赏、品藻、颐养、游览五部分,记述曾国藩的品行、生活及其对社会自然变化的看法。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 俗文学 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 五四运动 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清黄遵宪撰, 因其居室名 人境庐 故名,系作者黄遵宪晚年手定本。 十一卷。卷首有梁启超撰 《嘉应黄先生墓志铭》,卷末有黄遵宪弟黄遵楷《跋》。是书 收录作者同治三年( 1864)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作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排。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包括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国内外的名胜古迹、怀人篇什和酬唱之作等,体现了 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的诗歌创作思想。
吴应箕是明末南直隶贵池人,有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和抗清英雄,与刘城合称“贵池二妙”,其气节与才学深为时人与后人所敬重,在文人清谈、诗文理论和史论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吴应箕文集(精)》由《楼山堂集》、《楼山堂遗文》、诗文辑补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全书主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处处洋溢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倡导与推动了明末清初尚朴的文学思潮。
诗文评论著作,刘熙载撰,六卷,据清光绪三年岭南刊本影印,《艺概》是刘熙载晚年选定的历年讨论文艺的文章汇集。分《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卷,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其《自叙》云 : 余平昔言艺,好言其概 , 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 ,揭示了是书成名的缘由及作者的研究方法。
据 民国十六年 (1927) 东方学会石印本 影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 卷前有序两篇 ,分别为王国维和罗振玉所作,卷后有王国维所作后序。王国维在序中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 三代以后言古文者,未尝有是书也 。此书是 罗振玉在甲骨文研究的过程中三部重要著作 之一 , 除此之外还有 《殷商贞卜文字考》 与 《殷虚书契考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 吸收了 《殷商贞卜文字考》的 补正 与 《殷虚书契考释》 手批校补 ,考释形、音、义可知的 571 字,涉及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体制等,释出可通读的卜辞 1196 条。全书以释字为重点,在考释的基础上力求通读卜辞兼及殷商社会制度等方面。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初版,题名《南海康先生著欧洲十一国游记*编》。初版本虽名曰十一国,但其内容却只有光绪三十年游访意大利和法国之事。按作者原计划,从清光绪三十年(1904)起,准备陆续写出其漫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十一国的游记,每国为一编,共十一编。但后来只发表了*编《意大利游记》和第二编《法兰西游记》,其余未见发表。书中除记叙各处风光、城建、工艺和名胜古迹、文物图籍、民间习俗外,着重通过中外比较指出:欧洲并非皆琼楼玉宇,西人并非皆神仙才贤,西方社会弊端亦多;中国不能 忘己而媚外 ,要淘粗取精,取长补短。
清戴鸿慈撰,十二卷,采用日记体例,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刊本。前有清廷发布的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谕旨》,钦差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礼部尚书戴鸿慈《序 》,《例言》,《各国考察政治大事略表》。光绪三十一年( 1905)清廷命载泽、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是书即此行日记。起是年六月十四日接谕旨,迄次年六月二十三日召对,详言立宪利国利民,于列国政治、风俗、学术、工艺等记载颇详。
梁启超著。据一九一六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影印,前有徐勤《徐序》、梁启超《自序》、《凡例》。 梁氏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美国时所作,为促进北美 中国维新会 (即保皇会)的建设,赴北美旅行,归日后写下了这部游记,是一部介绍十九世纪美国社会、政治、文化情况的重要著作。
《饮冰室诗话》,近代诗论专著, *初发表于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民丛报》,后收入梁氏文集。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于 1902年初至1907年冬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该刊第4~95期,计204条。后编订成书,辑录了其中72期的内容。诗话反映了作者的文艺思想,提出了 诗界革命 ,并对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蒋观云等人的诗作进行了评述。
针对《文心雕龙》 ,黄侃 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全方位地阐述了其中的精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章学理论,并著《文心雕龙札记》。本书收录共有二十篇文章,包含体风、通变、声律、章句、练字等,是一部集考证、校注、简评与一体的著作,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海藏楼诗》收录郑孝胥诗共九卷。在中国现代史上,郑孝胥充当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因玷污民族气节而为世人所不齿;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他却是一个享有盛誉的诗人,是晚清同光体闽派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个能在近代诗史独树一帜的重要诗人,他的创作实践,于其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艺术上的成功,既得益其善于总结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更取决于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不甘堕古人窠臼的创新精神。此外,由于郑孝胥一生诗体屡变,使其诗的形式、风格,也呈现多样性和不一致性。
此书为作者兴致之作,涉猎奇闻轶事、朝野掌故,也谈及诗文词赋、书画作品,此书于光绪三年序中云, 在军旅之中,有可资观览助谈者,随得随记而成。志在明学术,正人心,厚风俗,以兴平治之事者,故曰《随笔》 。因其有丰富的官场阅历,又曾参与洋务活动和任清末外交大臣,所记清代人物事件,有较高参考价值。
《中国哲学史大纲》原 本 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 1917年 ,胡适 根据此编成在北大教授 中国哲学史 的讲义。全书共分 十二 篇。第 一 篇 为 《导言》,第 二 到 十一 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 子 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第 十二 篇 主要讲 古代哲学之终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作了总结。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