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部举世闻名的字典,收字达四万七千多个。全书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再分上、中、下三卷。书首附有检字、辨似,检字是查检部首难以辨别的字,辩似是辩别笔划近似而音义相异的字。书末附有《补遗》,收有音有义的冷僻字,或正集中某些字的异体字,《备考》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的字。《康熙字典》是清代张玉书等人编撰的一部重要的字典。它悉取旧籍,次第排纂切音解义,汲取了《说文解字》对字义解释详尽的优点,又融汇《广韵》、《集韵》等各朝代音韵学精华,古今文字形体之辨,方言声气之殊尽可于此字典中检索而得,系研究古汉语不可或缺的典籍。
1716年成书的《康熙字典》收字四万七千零四十二个,是历代字书的集大成之作,可以满足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献时查检的基本需要。本字典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为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全书逐句加标点,主要使用逗号、句号、冒号、书名号等。为方便读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后加标汉语拼音和注意符号。原书无篆文,现据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将规范小篆附于正文字头之后。书末新编四角号码索引,收入原书正文、补遗、备考中全部字头,以便于检索。
《康熙字典》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我国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达四万八千余字,才超过了它)。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