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是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主题契合当代人的诸多困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 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腾 龙是以大蛇为基本原型的 龙是远古居民对湾鳄的特殊称呼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力排众议,独辟蹊径,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 并 联系 多位 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 龙是一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有别于蛇、鳄的古代两栖类动物。 它 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 。 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 它 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 本书是颇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仅立论新颖,而且举证丰富。作者旁征博引,探幽抉秘,对这种古代动物的外形、习性、潜居的区域、出没的规律 等 ,都作了细致的分析。文字
一册自然科学家爬梳历史文献,探讨中国气候变化及其规律的图书。作者从文献中发掘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观点,是一篇篇充满知识、趣味盎然的科学小品。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通俗流畅,能让青少年读者对古文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青少年读者的兴趣。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创作的中国古代经典普及读物,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思想内涵,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快速了解国学经典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 朱自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将中国古代典籍精华浓缩为薄薄的小册子,流畅亲切、平实易懂、引人入胜,让我们在一个个传奇故事、鲜活形象中,轻松掌握国学经典的精髓。 图文详注版《经典常谈》增补385条古文及生僻字词注释、成语典故、背景知识,帮助读者补充大量国学知识!25张图表示例,清晰呈现古代经典的结构体系!13篇章节导读详尽补充典籍基础信息!
本书以几个关键词作为开启日本文化观察的独特方式:京都、建筑、俳句、茶道、禅宗、美术、文学、电影、二次元,是一部从日本文化解读入手,探讨日本民族性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本书作者团队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诸多著名学府、多样研究领域的日本研究名家学者组成,他们由熟悉的文化符号进入,一端回溯古典美学,一端看顾现代生活,透视在本土文化、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日本文化基因。 他们大多有旅日背景,曾在东京大学、关西大学等日本学府进行研究工作。这样的跨国视角,更有利于带领我们体味日本人独有的感悟、困惑和思考,进入他们的历史和内心,也有利于思考我们的当下。
《榆林窟艺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分7个章节全面介绍了榆林窟的内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研究成果。*章节对榆林窟的历史地理背景、内容及艺术价值进行整体论述。第二章节至第五章节根据榆林窟各洞窟的时代特征,分唐代、曹氏归义军、回鹘、西夏元代4个时期对榆林窟的石窟艺术进行论述,特别对每个时期典型的代表性洞窟作了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第六章节对清朝初年,喇嘛吴根栋在榆林窟东崖洞窟前清理淤沙时发现的象牙佛作了介绍。第七章节对榆林窟的保护进行阐述。此外,关于榆林窟石窟艺术的画册《榆林窟》同期出版,《榆林窟》以150余幅精美图片,配以文字说明,按照时间顺序,对榆林窟重要、典型洞窟的壁画、塑像以及图像艺术进行展示和解说
《*是人间留不住》是 郦波品诗词与人生 系列之三,郦波精选18首经典古诗词,讲述诗词带给我们的真,带给我们的善,带给我们的美。在书中,你可以与李商隐共剪西窗烛,话巴山夜雨;与纳兰容若、王国维感慨*是人间留不住,当时只道是寻常;还可以与陆游同坐,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买杏花;与潘阆一同观潮,看弄潮儿勇立潮头;更能够与于谦、况钟、秋瑾携手,两袖清风为人民,抛热血只为家国!讲人生五味,说世间温情。郦波透过积淀了千年文化的绝美古诗词,带领读者一起追寻传统的初心,共同感知那葆有赤子之心的诗词灵魂。
本书是何楚涵博士的新作,是一本中国文人传记,从先秦到明清共选取了25位重要的中国文化圣贤,全方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故事,赏析其代表作品,解读他们充满诗意的人生。读这本书,就像与古人对话,“坐看云起时”的王维,“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他们既是闪耀的“明星”,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走进他们充满诗意的人生。这也是一趟文化时空之旅,能够让我们轻松了解文史知识,沉浸式地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文化圣贤的精神世界,一起探寻中国人的精神之美。
精选五位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王维、李商隐、李煜、李清照与辛弃疾,以 十首 为数量,用 生平 为线索,择 名句 做串联,将诗词解读和诗人生平相结合,解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和情感底蕴,体悟古诗词的意象与文字之美,在字里行间回望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和诗人文路。
《陆羽传》是一篇记述 茶圣 陆羽生平的传记文学。从陆羽三岁起在寺庙生活、十一岁逃离禅林到戏班做伶人、十三岁经竟陵太守推举改而去读书修道、二十九岁在湖州结庐隐居写下自传,以及创作流传后世的《茶经》等,作者都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除陆羽生平记事外,作者还对陆羽的 朋友圈 以浪漫诙谐的笔调加以描述解读。诗圈、茶圈、禅修圈、书法圈皆有他的好友,如唐德宗李适、书法家颜真卿、诗人张志和等,并对与陆羽相关的诗词做了列举介绍。此外,文中还包括部分与茶道、茶文化相关的知识普及。
伊格尔顿在本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自启蒙运动至今面对信仰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及其困难,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理性主义、唯心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一系列理论流派的思想家们为提供超验的替代形式做出的努力。广义的文化在这些替代品中最为有力,然而传统信仰依然难以被彻底取代,而且始终是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者强调无神论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总要承担时代具体的意识形态任务。在本书中伊格尔顿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当下精神生活源流的重要参考和风趣解说。
本书精选了包括人物、历史、思想、典籍、世态等五个部分的三十多篇时文。万字时文,超*教科书三四千字的惯性阅读,让中学生在信息量更大、内涵更丰富的长文的涵泳中,开阔文化视野,培养思辨意识。
《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是一本解读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著作。作者通过解读《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以及宁、荣二府走向衰落的过程和原因,极力挖掘、剖析了以 大观园 为缩影的中国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以 红楼 中人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深层基因,以期透过不变的基本人性和喧嚣的社会表层去观照、思考、审视社会现实和现实中的人。 本书区别于其他的《红楼梦》解读作品而更注重社会性和文化性,可以说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经典文本。作者以历史作家的视角和冷静客观的思维去认识和看待 红楼 中的人和事,哀其不幸而又报以同情之理解,精准而细致地道破了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中国社会的复杂、中国文化的丰富等,而每个人却又总能在 红楼 中找到精神、审美和价值观的自我投射,旨在启迪现实中的人们能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和中国
这是一本关于全球各地魔法信仰与实践的百科全书,帮助您快速了解魔法的源流分支、关键人物、关键神灵、宗教组织等知识,也搜罗了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到《魔戒》《哈利·波特》等流行作品中涉及的魔法话题。全书设置了丰富多彩、简明易懂的专栏版块,配有大量考古文物及艺术作品的精美图片,并通过图表详细解析魔法和神秘学的各种象征符号。从人们耳熟能详的手相术、占星术、塔罗牌、魔药和护身符,到神秘深奥的魔典、玫瑰十字会、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传统,再到北极冰原上因纽特人安抚海中老妪的仪式或非洲雨林中钉满钉子的尼孔蒂人偶,千变万化而魅力无穷的新奇魔法知识将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容忍与自由》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 容忍与自由 ,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 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作为"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丛书"之一,此书是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博蕴华光 敦煌艺术展"期间敦煌学专家所作的敦煌艺术系列专题讲座的辑录。敦煌学专家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2011年7月20日 10月9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博蕴华光 敦煌艺术展"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展览,邀请我国知名敦煌学专家进行了关于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的系列讲座。
与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诸国学大师不同的是:鲁迅专门领域的著作不够多,而是兴之所至,创造了大量介于文学创作和思想随笔之间的长长短短的文字。本书着重从鲁迅演讲和篇秩繁富的杂文中遴选那些凸显其关于中国文化观的文字;分为中国文学( 语文杂谈 )、古典小说( 小说史谈 )、传统文化( 文史漫谈 )三个部分。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重磅力作。 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文理性的文字,对当代的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况,普通人人生的尴尬,以及关于中国的文化与文化人,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与评述,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人文现状的 田野调查 ,也是一部深度的社会观察笔记。在本书中,作者直视人性的软弱,颂扬人性的闪光与良知的自省,由此,我们才能获得改变与进步的勇气,并期许与拥抱光辉的未来。
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行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是为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 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吕叔湘先生学兼中西,文章一流。作为语言学家、老资格的教师和编辑,他对学文、作文与 咬文 之道卓有心得的。本书从其一生著述中精选出有关读书、作文、治学、处世的文章四十余篇,分 书太多了 语文常谈 论学忆往 三辑。文章覆盖他一生各时期,展现了他多姿多彩的思想谱系。杂文也好,咬嚼文字也好,回忆故人往事也好,这些文章都贯穿着吕叔湘文字不变的清淡风格,节制,却也有张有弛。 读书如做事,宜节制,勿过度 这种宽容节制的人生哲学对于现在的人们不失为一味清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