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何楚涵博士的新作,是一本中国文人传记,从先秦到明清共选取了25位重要的中国文化圣贤,全方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故事,赏析其代表作品,解读他们充满诗意的人生。读这本书,就像与古人对话,“坐看云起时”的王维,“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他们既是闪耀的“明星”,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走进他们充满诗意的人生。这也是一趟文化时空之旅,能够让我们轻松了解文史知识,沉浸式地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文化圣贤的精神世界,一起探寻中国人的精神之美。
本书是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老师主编的《我的读书经验》系列丛书之一种,邀请了荣新江、徐俊、陈思和、陈子善和陈尚君五位在学界极有建树的学者,讲述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治学的道路。五位主讲人爱书、读书几十年,所阅图书无数,深悉何为好书、如何读好书,其读书分享亦蕴含治学、树人、成才之理,能为身处信息碎片化时代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提供有益的读书、学习、研究指引。本书配有大量插图,全彩印刷,印制精美,值得珍藏。
《东西问:文明的碰撞与互鉴》紧扣当下全球热点话题,以 文明互鉴 时代脉搏 如是中国 中美观察 文化生活 为五大主题,选取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栏目中近60位中外重磅嘉宾的观点表达。本书旨在搭建东西方文明的多元对话平台,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这些权威嘉宾的精彩观点,让读者理解东西方文化的 和而不同 ,消弭存在于普罗大众中对 他者 文化的刻板印象和诸多误解,尤其是澄清针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倡导、呼吁包容心态和理性思考。
彭富春教授认为,国学实为“国魂之学”,所谓国魂就是中国的智慧。因此,国学的根本就是中国的智慧之学。《论国学》如实分析了中国古老的智慧的本性及其形态,重新诠释了其思想意义,以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促进当代中国汉语思想的建设。中国的智慧有自己的话语系统,给存在、思想和语言等都赋予了非常独特的规定。其历史形态一般分为为儒、道、禅三家,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三个部分的思想。但正好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整体。儒家的文本主要是传统所说的“四书五经”,道家的文本主要是《老子》和《庄子》,而禅宗的文本主要是《坛经》。在根本上说,中国的智慧是一种自然性的智慧,区分于西方非自然性的智慧。自然是人的存在、思想和语言的根据。但自近代以来,自然性的历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导言《重述土地的故事》是对美国自然文学的概念、渊源、发展过程及现状的简述。章《植根于新大陆的美国神话》,追溯了美国自然文学的渊源。通过对17、18世纪几痊早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评述,表明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美国自然文学的主题、文体和风格的奠基人。第二章《闪烁于自然之中的精神殿堂》,以美国19世纪哈德逊画派的奠基人托马斯·科尔和超验主义作家R·W·爱默生为线索,论证19世纪出现了美国自然文学的思想和内涵的奠基人。第三章……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反映着时代的活力。本书由三联生活书店、北大中文系联合推出,堪称网络文化“潮语”百科全书! 每一天,我们的时代都在生产着新的话语,很多新的词语虽不会被词典收录,但你会不可回避地听到“萌”“宅”“小鲜肉”“土豪”……这些网络新词如同一枚枚贝壳,凝聚着“集体智慧”,积淀着新的价值与文化。邵燕君主编的《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精)》用严谨的研究方式搜集整理了活跃于近年的代表性新潮词汇,涉及“二次元”“女性向”“同人文化”“网络文学”“电子游戏”“社会流行文化”等六个单元,其文深入浅出,扎实好读,生动解释了词源、拓展义、用法与文化内涵,是一本“活在当下的词典”,用以打破文化与次元之壁。
余太山、李锦绣先生主编的《欧亚学刊》是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凡属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内容充实,有一定广度、深度,均在收辑之列。每辑约 30万字左右,考古历史彩图20多张。本书为新5辑。汇集了内陆欧亚欧亚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的*成果。本辑收入论文《哈密地区史前考古》、《新罗早期王族世系源流考论》、《札木合十三部考》、《Records Concerning the Hephthalites in Byzantine Historical Works》、《﹤元史﹥卷三﹤宪宗纪﹥笺证之二》、《Nomadism, Barbarism and Civilization: European Eighteenth Century Approaches to Central Asian history》、《 安居耶尼 考》、《Stubbornly Chinese? Clothing Styles and the Question of Tang Loyalism in Ninth-Century Dunhuang》、《摩西和Rus-pa Ngo-snu :藏文西夏开国神话》、《Cloister of the Uzbek Sufis in Jerusalem》、《梵汉本根本说一
本书的内容源于他和学生在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田野调查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非学术性文章。该书主要写了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泥河沟的乡村建设中的故事,以及作者对古枣园、古村落的直观认识。作为农业遗产专家,作者在书中也对农业遗产田野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当下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当下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开发等内容。
《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是一本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散文随笔,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作者以世界各大洲为线索,逐步展示其中标志性国家的人文特色,再通过对代表性人物及场景的精细描绘,展现着世界丰富多元的人与人文。书中介绍了包括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南非的罗本岛、尼泊尔的加德满都等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人物、地理概况、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礼节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地展现不同国家或地区人文特色,很好的阐释了世界的多样性之美,恰恰就来自于 不同的人与人文 。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是我国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我与八十年代》是马国川自二○○七年底开始进行、持续二○○八年岁末的系列访谈结集。访谈对象为影响深远的十二位八十年代的风云人物——王元化、汤一介、李泽厚、刘道玉、张贤亮、刘再复、温元凯、金观涛、李银河、韩少功、麦天枢、梁治平,包括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小说家、教育家、人文学者、社会学者、新闻记者等。他们的对话,于八十年代有歌唱,也有批判;有追忆,也有反思;有深情眷恋,也有决然告别。那是一个激情燃烧、浪漫热诚的年代,是优选化时代和商业化大潮逼近前,社会理想主义和思想启蒙运动的黄金岁月,那也是一个贫乏、肤浅、简单、“很傻很天真”的年代。回望或反思八十年代,同时也是对当下时世的审视和逼问。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是我国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本书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这本书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
鲍明所写《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一书,是以满族作为主体,自然与社会环境作为客体,研究主、客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满族文化模式”的概念。换句话说。满族是怎样生活的,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又使满族向前发展。究竟满族以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出现于历史舞台,这就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研讨的问题。鲍明选择了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已的认识。 细读鲍明的著作,实际上他写的是广义文化,其中包括“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六大子系统。他虽未按照六分法的次序做文章,但其书中的内容囊括进来,只不过以自己的认识构成体系,也未曾不可。 作者从民族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满族。他所写章的顺序是:“满族的家庭观与两性观、满族的亲族观、满族的非亲属组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