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 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之书。
古老冰冷的器物, 透着中国人热气腾腾的美学信仰; 朴实无华的文字, 尽是沈从文先生倾尽半生的心血。 沈从文先生关于 中国古衣、古物、古器、古艺的研究和思索, 阐释的是中式美学的精髓。 如果说艺术是美的, 那传承千年的中式美学 更是深刻在中国人衣食住行及灵魂里。
《上海俗语图说》是一部解说旧上海十里洋场下层社会俗语切口的读物,在《上海俗语图说》中出现的上海俗语词汇的总量约有近千。内容涉及到制度交替,器物更新,风气变迁,生活琐细,乃至洋场黑幕,人物轶闻,莫不涉及。《上海俗语图说》的重要价值在于作者见闻博洽而又善于贯通发挥,对蕴积在这些俗语词汇中的丰富社会文化信息给予充分发挥。画家许晓霞为《上海俗语图说》所配的插图,亦极具特色。从汪氏的叙述来推测,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由许氏作了画再交往汪氏撰文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许氏也参加了俗语的考源。因此,这些插图除了形象化解释语词之外,也程度不同的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开学之前,薛聿答应父亲,他一定会好好照顾梁月弯。 青梅竹马住在一个屋檐下,经常打打闹闹,也经常闹别扭,但依然是陪伴彼此美好青春时光 长久的人。 梁月弯总觉得薛聿老是莫名其妙地生气,却不懂他为什么生气。 这个年纪,还能是为什么呢?\"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1》是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亲自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调研梯队,历时十年对中国100个古城(镇、村)进行全面踏勘后的学术成果,分为二卷,本书是其中之一。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其中50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古镇、古村,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书中大量的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专业读者而言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能够根据不同城、镇、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策略,准确地提取地方典型传统元素。大美中国,山山水水,古城古镇古村璀璨生辉,喜欢深度游的读者一览此书,藏尽心中,留下足迹! 本书汇集中国经典古城、古镇、古村,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观念信息。也是一部生动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