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4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猫眼看人 历史如何"反常识" 凤凰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杨念群 /2024-10-01/ 凤凰出版社
    • 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从人们熟知的历史常识出发,延宕开去,深思论议藏匿于史书中 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面向。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因此,要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 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作者回到历史场景,重审历史书写,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现代镜鉴,又以史学精神关怀当下社会。

    • ¥37.4 ¥78 折扣:4.8折
    • 归葬 三至六世纪士族个体安顿与家国想象 东方出版中心
    •   ( 46 条评论 )
    • 李华 /2023-09-01/ 东方出版中心
    • 动荡年代,生命如此短暂,哪怕高门贵胄,死亡一来,也要“顾万物而遗恨,收百虑而长逝”,终于“扃幽户以大毕,泝玄阙而长辞”(陆机语)。一千多年后,终于会重启那扇“幽户”,面对灰烬式的遗存,还能不能读出曾经有温度的生命历程,来不及完成的人生遗恨?本书将“归葬”视为中国文化“个案”,以六朝为背景,去理解中国人在终极安顿途中的文化再造:一项习以为常的“传统”如何被遗忘、被更改、被选择性保存?旧观念旧习俗对新社会的权力秩序、个人身份建构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文化逻辑中的个体自由与家国想像如何产生与演变?

    • ¥37.4 ¥78 折扣:4.8折
    • 书于竹帛 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 六十周年纪念版 东方出版中心
    •   ( 80 条评论 )
    • 钱存训 /2022-11-01/ 东方出版中心
    •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中特有的奇迹。”本书是对印刷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及其载体的系统性综合研究,上起殷商,今日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下迄唐初(公元700年左右),印刷术的发轫时期,揭示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目前所独具的特色。第一章,讨论中国古代文字记录的特色和重要性,及其演进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素。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字载体,包括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简牍、缣帛和纸卷,详细讨论其内容、书体、制度及其特质。第八章讨论各种书写工具的形式和演变。第九章,总结以上各章所述要点,以通俗语言做概括性的阐释。本书的重点在考察铭刻和书籍之起源及其形体的演变,如材料、形式、技术、方法等。各种书

    • ¥37.4 ¥78 折扣:4.8折
    • 有承担的学术
    •   ( 34 条评论 )
    • 钱理群|责编:张丹 /2023-02-01/ 四川人民
    • 《有承担的学术》是学者钱理群知人论世的有情之作,集中书写了二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钱理群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学人”的影响比“学问”的传授 重要, 根本, 带基础性。 全书分五辑,从“史家的风范”“人的标尺”“传统的构建”“同时代人”“怀念、回忆与祝福”等不同角度立意,评述、回忆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中王瑶、林庚、贾植芳、钱谷融等 代学人,严家炎、樊骏、孙玉石等第二代学人,以及王富仁、赵园等与钱理群同时代的学人,其中既有对学人行谊的追述,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源头直述至今,兼有文学史、心灵史的意义。这些越经磨难越显纯真的学人使我们看到,在这“喧闹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生命的、学术的沉潜”。

    • ¥34.9 ¥78 折扣:4.5折
    • 五行原论 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 杨儒宾 著
    •   ( 9 条评论 )
    • 杨儒宾 /2020-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中有多个章节都曾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作者认为,五行之物作为一种太初的真理,既是那个时代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圣显之物,也是与人的意识构造结合在一起的神圣意象。原始的五行论是物活论,是种对太初之物的原始认识论,是原物理学。本书系统梳理了:一、“金”在人类文明中逐渐具备的经济效应和永恒生命的意义。二、“水”的生命象征意义。三、“木”在古籍记载中的通天功能,逐渐演变出的皇极-太极的文化精神,后来又具有了社和国命的功能。尤其阐述了各家之中的木型人格。四、“火”与礼的结合,与内丹和行气的关系,以及发展出来的“勇”“耻”和改过的文化意义。五、“土”具有的厚德载物属性。土地和女娲、生殖的联系密不可分,并进一步和黄帝、中土和秩序等社稷产生联系。 全书以五行作为物的总代表,其范围由五行进入两仪

    • ¥38.25 ¥85 折扣:4.5折
    • 胡荣华口述历史
    •   ( 8 条评论 )
    • /2023-10-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45823165 书名:胡荣华口述历史 定价:8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 ¥35.7 ¥85 折扣:4.2折
    • 南宋的藏书与藏书家 研究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方建新,朱延 /2024-01-01/ 研究出版社
    • 随着印刷和出版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古代藏书事业到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藏书,规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图书编目日益科学和完善,也涌现出了很多在中国藏书目前著名的藏书大家。本书即是作者通过官方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四个方面的考察,对南宋时期藏书事业的发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藏书家所做的一个系统性的阐述。

    • ¥38.2 ¥78 折扣:4.9折
    • 据鞍录(外一种)
    •   ( 15 条评论 )
    • (清)杨应琚|责编:李兵兵//马笑云|校注:汪受宽 /2024-01-01/ 青海人民
    • 本书是对《据鞍录》及《谥法备考》两种古籍的校勘整理。《据鞍录》是清乾隆四年在西宁道任上的杨应琚奉命进京述职时以日记形式写的一部有关青海、甘肃、陕西的游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从西宁至风陵渡一路上的道里见闻、山川风物、庙宇碑碣、名胜古迹。清末学者缪荃孙跋称其“文笔雅洁可爱”,为清代游记中的佼佼者,是研究清代临洮南道的重要资料之一,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谥法备考》于乾隆十一年撰辑,六卷,分谥法、谥法总论和谥法指实三部分,辑录了自周迄明末有关谥号释义、谥法论述和谥号授予的主要资料,且时加按语发表个人见解。陈弘谋赞以“自有谥法以来,未有如此书之提要钩玄择精语详者”,是清代谥法学的重要著述。书后附有校注者经多年积累编成的《杨应琚年谱长编》,对于治清史,治西北、东南、西南地方史、民族史、边防

    • ¥36.3 ¥85 折扣:4.3折
    • 向历史借智慧
    •   ( 2 条评论 )
    • 张立华|责编:张明华 /2022-12-01/ 华文
    • 《向历史借智慧》是从中华 传统文化的典籍中选取故事材料,时间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用智慧研训的方法进行创新阐释,通过对古代智慧故事的智慧解读,来提高读者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增益读者的智慧。所谓智慧解读,就是对古代智慧做出 慧眼的深入浅出的解读,就是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成一家之言。目的是使读者通过一个故事,读懂一段历史,了解一段文明;汲取一些教训,获得一些经验;享受一些美感,接受一些教育;明白一些道理,增长一些智慧,从而达到读史明智的效果。

    • ¥36.75 ¥75 折扣:4.9折
    • 张闻玉史学三书 西周王年论稿
    •   ( 16 条评论 )
    • 张闻玉 著 /2023-01-01/ 广西师大
    • 宣王纪年有两个体系[ 宣王纪年有两个体系本文原载于《西周纪年研究》,后又收入《夏商周三代纪年》《张闻玉文集·史学卷》。今据录入。]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27件青铜器,给考古界、史学界带来极大的震撼。出土铜器之多,文字之长,纪年之高,都是 的。其中, 受重视的是四十二年、四十三年的两件咂器。两器的历日干支也引发出许多令人不解的问题,尤其涉及宣王纪年,至今仍然没有一致的意见。如果将宣王一世的铜器进行排列,可以明确,宣王纪年有两个体系。 传统说法,厉王在位37年,共和14年,宣王46年,幽王11年。尤其共和元年在公元前841年,几无异议。没有坚实的证据,我们不宜否定传统说法, 不能以推翻司马迁为荣。轻率否定文献,还有什么古史可言?而发现出土新材料与文献记载不相吻合,我们得深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

    • ¥39.2 ¥80 折扣:4.9折
    • 庄寨密码:永泰文书与山区开发史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郑振满 主编 /2020-12-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史学界利用永泰庄寨所藏古代契约文书、族谱等历史文献解读庄寨历史文化的第一本论著,涉及盖洋乡珠峰村/盖洋村/碓头村、嵩口镇漈头村/佳洋村、洑口乡山寨村、同安镇洋尾村、辅弼岭等地的穀贻堂、绍安庄、积善堂、三对厝、青石寨、爱荆庄、钦察寨等著名庄寨。将其中的原始资料碎片放到时空背景和文献海洋中关联考察,揭示庄寨(群)的来历和深层内涵,试图对永泰庄寨的家族、宗族、乡族、村落和山区历史做出宏观考察,揭示家族活动轨迹及其与山区开发的互动关系。

    • ¥39.5 ¥88 折扣:4.5折
    • 四海一家 从地缘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方出版中心
    •   ( 2 条评论 )
    • /2024-01-01/ 东方出版中心
    • 全球化是人类进化目前的一个宏大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虽有起伏跌宕,却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只有不断加强区域整合、欧亚整合乃至全球整合,人类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和发展,才能真正四海一家、天下一家,最终建立起一个实质意义上的全球文明,一个借以将自己的无限潜能释放出来的大同世界。作者以精进勇猛的瑰丽图景和经史结合的文化—历史写作,畅谈人类时代新秩序,想象未来世界三百年。

    • ¥31.2 ¥68 折扣:4.6折
    • 二十五史宁波史料集 宁波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无 /2014-02-01/ 宁波出版社
    • 《二十五史宁波史料集》以已出版的和四库全书中的二十五史为底本,综合不同的版本编校而成。《二十五史宁波史料集》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二十五史宁波史料集》辑录二十五史中有关宁波的史料。

    • ¥37.7 ¥88 折扣:4.3折
    • 陪广州慢慢变老 林帝浣 著
    •   ( 9 条评论 )
    • 林帝浣 /2023-10-01/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广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更是一座包容和开放的国际大都会。作者林帝浣在广州生活多年,从懵懂少年到事业成功的中年学者,个人成长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他通过本书表达对广州的热爱,从历史文化、美食、乡愁等多方面,集文字、绘画、摄影作品为一体,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给读者烟火广州的城市魅力,体现择一座城而居,慢慢变老的情怀。

    • ¥31.28 ¥68 折扣:4.6折
    • 英语世界诸葛亮形象的变异与重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王鹏飞 /2024-01-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英语世界诸葛亮形象的变异与重构》由5章组成:第一章详细梳理了中国史籍、文学作品及影视戏曲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二章对中国史籍、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论述了诸葛亮形象在海外译介中的消解过程;第三章梳理了英美著名汉学家笔下诸葛亮形象的变异与重构现象;第四章从文化过滤、西方文学审美传统等视角论述了诸葛亮形象在英语世界发生变异与重构的原因;第五章结合当今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海外译介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诸葛亮形象在海外变异与重构对中国经典文学文化作品世界性传播的启示。

    • ¥37.1 ¥79 折扣:4.7折
    • 历史编纂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福建人民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白云 /2017-03-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达,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本卷研究历代史学家在反映历史变化时,为撰写史书,在体裁体例上的创造。注意从中国史学史发展过程中,思考历史编纂学的变革和特征,论说每一体裁的史学观念,以及不同历史编纂观念的发展。对每一重大历史编纂学的思想,有专门的讨论。

    • ¥38.2 ¥78 折扣:4.9折
    • 文明的比较
    •   ( 85 条评论 )
    • (英)艾伦·麦克法兰|责编:杜凡如|译者:荀晓雅 /2022-01-01/ 中国科学技术
    •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上,各种历久弥新的文明将在未来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中与我们同在。而试图让这些文明成为一种统一的、 化的世界文明注定是徒劳无功的。我们将生活在这些由世界历史潮流所创造的坚不可摧的文化区块之中。这意味着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通过对世界以及自身态度的 反思来达到这种理解呢? 随着信息与技术种类的多样化,形态、文化与身份已遍布在政治分化的各洲,我们有理由认为文明才是在这个星球上起 作用的主要单位。基于这种认识,为了世界的未来,我们应给予文明足够的重视。 我们可以尝试研究文明,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拆解其复杂性,直至我们能够理解和比较它们。

    • ¥30.9 ¥69 折扣:4.5折
    • 走过两遍的路: 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
    •   ( 22 条评论 )
    • (美)柯文|责编:李洋|译者:刘楠楠 /2022-05-01/ 社科文献
    •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初亲身经历的历史,与后来重构的历史迥然不同,这正是柯文先生“走过两遍的路”的意义所在。

    • ¥30.55 ¥65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