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笔下的《成都传》呈现出浓郁而独特的西南气质与诗性空间结构: 成 (古蜀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干栏式建筑的发祥地)与 都 (两江汇聚的低地)的分野,到 成 与 都 的汇聚为城市的演变;重要历史人物情感踪迹与物理踪迹两条线路是《成都传》的复线构成,比如杜宇与凤凰山、开明氏与茶叶入川、司马错和张仪与成都城的雏形、李冰与天府富庶格局的形成、文翁兴教的人才格局 成为贯穿《成都传》的两大经纬之线;成都自古以来的水路、陆路的交通史,成为了成都包容吸纳的两条血脉;成都经历十几次的移民,形成了人种、文化、风俗、园林、饮食、建筑、街区、植物的落地与繁荣,充分彰显出成都近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变的底蕴。这一世界城市史上非常罕见的现象,充分显示了成都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彼得·弗兰科潘所著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精)》,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6-8 套装共3册)》是江西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中的一卷 政权系统 。全书共收集中央苏区时期政权建设方面的历史文献600余篇,包括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一苏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央政权各部门的文件,是研究苏区政权建设的珍贵文献。
全书收录了百位或参与深圳重大决策制定,或亲历重大事件,或在自身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建设者,秉承 亲历、亲见、亲闻 的原则,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原汁原味复盘各界人士见证和参与深圳建设的重要细节和精彩故事,揭示深圳4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展现各行各业建设者的飒爽英姿,真实而具体地再现历史,是研究深圳发展史重要而生动的*手资料。 本书的出版价值在于,真实记录深圳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如实展现深圳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提炼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深圳性格。口述者不仅见证了深圳的速度,更厚植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基因,他们的奋斗拼搏精神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记录他们的经历,并进行提炼、总结和传播,不仅是为了留存纪念,更要让人们铭记历史,进而去展望和构建未来。借口述者的 亲历、亲见
本谱由上中下三编组成,每编分若干卷,每卷分若干年。上编自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吕梦奇撰写《招讨使李存进墓碑》始,至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此时吕蒙正三度拜相,当是东莱吕氏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期;中编自真宗咸平三年(1000)吕夷简登进士第始,至哲宗元祐八年(1093),时吕夷简三入中书,前后执掌朝政十三年;下编自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始,至理宗景定二年(1261)吕祖谦追封开封伯。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 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 户和钱江源头之一,唐武德 四年(621年)建县,1987 年撤县设市。江山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篆修县志始于 明代。现存民国26年县志残 稿1卷、民国37年县志残稿 14卷以及民国37年宁海学 者干人俊编撰的《民国江山 县新志稿》存稿7卷。三部 县志收录了历代江山沿革、 地理、建置、古迹、灾害、 风俗、食货、氏族、秩祀、 教育、艺文、人物等方面史 料。该书点校坚持尊重原著 的原则,除对明显错误、缺 漏的地方进行勘误补遗外, 内容基本保持原貌。该书的 整理出版,旨在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中国*历史档案馆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谕档》影印本辑录出来的,辑录资料时间上跨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编年为序;范围为清代江西的行政区划,凡有关江西者,均收录。是一部有利于江西近现代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汇编。比较原影印件的繁体竖排,本书做了简体横排,随文注释等处理,方便查阅。
这套书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貌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
《姑苏年鉴》是姑苏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年度综合性资料工具书,旨在全面、系统、翔实记载全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了解姑苏、研究姑苏、建设姑苏提供服务。 《姑苏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存真求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存史、宣教、资政作用。
古代西南边疆包括今云、桂、黔诸省和川西南,以及曾隶属中原王朝的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汉、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诸朝,对西南边疆有过不同程度的经营,南越、蜀汉、南诏、大理国等政权,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统治。西南边疆2000余年的变迁,勾画出跌宕起伏的演变轨迹,也留下迷离难解的诸多史谜。本书从治边方略与施治成效的视角,应用历史时段法、整体史法等较新的方法,对中原王朝和边疆政权于西南边疆的经营,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寇准是杨家将故事里家喻户晓的“寇老西儿”,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寇准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一生。他“澶渊定策功”,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的“心中偶像”;然而他的人生却是“大起大落如天地”,起伏之间,又有多少委屈,多少故事;他也是那个时代政治舞台上的另类,“作风另类成话题”。本书即将呈现的是一位另类精英的成长史,是一个“大忠”之臣的人生传奇,也是一段真实、可亲的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长阳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历年的考古发掘充分证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明,而且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今天的长阳,更处于鄂西大通道的地位,300里清江航道、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三线并列,贯通东西,它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大形势下,其战略位置更不可等闲视之。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承认,现代文明的强劲势头正以其猛烈的力量冲击着古老的山村,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其剧烈的程度前所未见,一切均处在激烈的震荡和变化之中。历史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催新和新旧矛盾的交织,同样与时俱进。以此看来,检视《长阳县志》,愈发使我们懂得,观兴衰、明得失、察民风、促教化,突破局限,开先风气,为古老的长阳焕发生机与活力,推进小康进程,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以作出科学的
常州是一座具有2560余年建邑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素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之誉,是吴文化、齐梁文化重要发源地及传承地、江南鱼米 之乡、兴旺繁荣之地,也是“革命先驱的红色摇篮”。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精彩江苏》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常州的精彩之处。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一本旅游读物。
素有人文之乡美誉的客家名镇五经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这里的古村落,融合了潮汕与客家建筑风格;这里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百多年前,当西方传教士来到小镇传教,并开办了医院、学校的时候,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碰撞、交融,并产生火花,造就了小镇的文化繁荣,从而闻名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文化奇迹成为历史。《中国五经富》钩沉史实,以史解史,讲述小镇曾、邹等姓氏的来源及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五经富人文之乡的无穷魅力。
街巷,如同城市的脉络,蕴含着城市的精神与气质;它是城市中建筑、环境与人沟通的桥梁,它让城市变得灵动、鲜活。因此,一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独特的人文风采和景观风貌往往会随着街巷的消失而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也会随着街巷面貌的改变而不断地繁衍、变化着。在许多人的一生之中,会有很多遇到过或生活过的街巷让人难以忘怀,并且逐渐成为对一座城市、一段生活的记忆。 一条老旧的街巷,曾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蕴藏故事,流淌时光。在我的记忆中,每天天还没有全亮,开门闭户的吱扭声、车辆经过的隆隆声、自行车叮叮的铃声就此起彼伏地出现了,寂静的小巷仿佛在一瞬间就变得热闹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嘈杂,甚至鼎沸的人声。推开门就会看到打着哈欠,拎着煎饼果子、豆浆的邻居们相互打蓿招呼,悠闲地回到家中,、上
《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以1898年-1988年90年的近现代历史为时间断限,择选115处长春具代表性近现代史迹,以图文并茂这种直观形式按现今行政区划为序,逐一介绍各近现代史迹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历史沿革等情况,《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力图反映长春近现代史迹的历史与现状,展示长春百年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轨迹。《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由王新英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