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的《福建历史文化博览(上下)(精)/福建思想文化大系》是以专题形式对福建历史文化进行较全面介绍的大众读物,全书分上下册,共十个专题。上册五个专题分别介绍福建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移民与家族社会 、教育与杰出人才、学术思想与名著、历代文人与传世作品等。下册五个专题介绍了福建的传统艺术、科学技术、民间信仰、方言民俗以及闽台文化交融与海外交通等内容。 本书的特色是吸收学术界的 研究成果化为通俗语言,向大众普及福建区域历史文化知识。全书从不同的角度对福建历 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个领域 人物的事迹、地方文化特色、民俗事象、逸闻趣事等都进行生动的描述,以有趣的专题条目设计,吸引读者一探究竟的求知欲,以点带面,描绘细节,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 地了解福建历史与文化。
《幸浙盛典》,清熊学鹏等撰。熊学鹏,字云亭,号廉村,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任浙江巡抚。是书分为《图画》和《图记》两部分,各四卷,较为全面地鱠制和记録了乾隆十六年(一一)乾隆帝巡幸浙江的全过程。《图画》案里绘图,《图记》按日记事,互为经纬。 乾隆十六年(一一)的南巡为乾隆帝 次幸浙,到达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三府。《图画》四卷为四幅长卷,绘有三府的山川都邑、行宫别墅、池馆园林等,包括嘉兴之烟雨楼,杭州之西湖诸胜,绍兴之兰亭,形象地展示了当时三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貌。 《幸浙盛典》未经刊刻,目前只有寥寥几种抄本存世。上海图书馆藏乾隆间内府抄绘本图画精美,字迹清晰,是为善本,今据此影印。
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本书正是这次考察的精华集锦。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原名《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首版于1926年。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 下册原名《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首版于1924年。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的*之作。
人们心目中的古代开封,一般都来自《东京繁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景况;而较真实记录开封的《东京记》和《汴都志》,现均已亡佚。本书搜集大量史料,作者历经实地考察二十年,详尽地论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构造和城市社会的演变,当时的城市景观、军营变迁与人口变化,治安制度与居民生活,皇宫的修筑和皇帝的行幸等等。论文观点平实中允,叙述细致绵密,内容翔实可信。可资宋史研究者,以及社会学研究者和城市规划建设者等参考。文史爱好者和广大社会读者,可以从此书获知:《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当时开封的全貌和真实景况。
《姑苏年鉴》是姑苏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年度综合性资料工具书,旨在全面、系统、翔实记载全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了解姑苏、研究姑苏、建设姑苏提供服务。 《姑苏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存真求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存史、宣教、资政作用。
众所周知,长阳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历年的考古发掘充分证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明,而且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今天的长阳,更处于鄂西大通道的地位,300里清江航道、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三线并列,贯通东西,它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大形势下,其战略位置更不可等闲视之。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承认,现代文明的强劲势头正以其猛烈的力量冲击着古老的山村,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其剧烈的程度前所未见,一切均处在激烈的震荡和变化之中。历史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催新和新旧矛盾的交织,同样与时俱进。以此看来,检视《长阳县志》,愈发使我们懂得,观兴衰、明得失、察民风、促教化,突破局限,开先风气,为古老的长阳焕发生机与活力,推进小康进程,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以作出科学的
《番禺古村落》丛书第一卷“大岭村印象”于2014年底出版后,《番禺古村落》丛书“沙湾印象”第二卷今年出版了。《番禺古村落》第二卷“沙湾印象”集中反映了沙湾古镇祠堂、古建筑、古民居、民间艺术、雕刻工艺等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了做好《番禺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印象)》的出版工作,在文稿采写、照片拍摄编辑过程中,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任劳任怨、通力合作,两年多来,除了利用工作日外,还舍弃许多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无数次深入到沙湾古镇各个古村落、各条古街巷、各个祠堂、各个古民居做拍摄收集工作。经常每一个拍摄对象都要反复去几次进行拍摄以及做补拍工作,文字资料反复搜集和核对,几经易稿,务求使资料、照片等内容搜集到更为丰富、详尽和准确。 由于沙湾古镇的历史跨度时间长,积淀丰厚,编者对其
本书是现存宁波清代的两部府志的影印,即康熙《宁波府志》三十二卷,李迁机修,左臣黄、姚宗京纂,十分珍稀,其中所缺第七、十四卷,另选抄本补入;雍正《宁波府志》三十六卷,清曹秉仁修,万经等纂,对书中漫漶之处,皆以国图本修补。两书反映了宁波地区清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连玲玲著的《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精)》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百货公司与传统商店很明显的差异在于规模:建筑之大,往往占据整个街区;商品之多,足以涵盖人生所有需求;而其经营原则乃以交易量优选化,来达成利润优选化的目标。不过,百货公司不只是人与物的集散地,也是观察社会关系的视镜及权力再现的空间。由于这个行业在阶级、国族、性别等层面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借此打破许多既定的界线,重新析论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从“人”的角度来看,百货公司原意是对所有人出售所有物品的“环球供货商”,是华人/洋人、男人/女人、中产阶级/劳工阶级的交会处,然而在消费主义的运作逻辑
《西洋番国志》是记载郑和下西洋最早文献之一。作者参加郑和船队,记述所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地20个国家的情况,是航海史、中外交通史的珍贵史科。现以仅存的孤本知圣道斋抄本校注整理,后附有关资料九篇。《郑和航海图》为明末根据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海图针经编绘而成。共收航海所经地名500多个,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图。现据原图缩印,并编有地名索引,注出今地所在。《两种海道针经》包括《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两部分,原是明末清初舟师所用远洋航海的针簿,是研究航海史的珍贵史料。书末附地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