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是文字艺术学,是比较抽象的艺术形式,大量中小学生不太了解其中的美妙,甚至感觉枯燥无味。 《中华书法小故事》采用“编年体”的形式,从中国汉字的起源开始,到汉字的演 化发展;从甲骨文的发现到青铜器铭文、石鼓文;从李斯小篆到隶变,楷化,行书,草书的整个书法历程。把书法名家、名作、书法特点、趣闻故事熔为一炉;集汉字知识,书法知识于一身,用小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专业评述,通俗易懂。 《中华书法小故事》是迄今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的一部书法故事书。“小故事”总共100辑,每辑内容短小精悍;每辑都插有相关的图片,语言播讲每辑为5分钟左右,书籍内页总共为212页,长短、大小、厚薄均适宜。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是文字艺术学,是比较抽象的艺术形式,大量中小学生不太了解其中的美妙,甚至感觉枯燥无味。 《中华书法小故事》采用“编年体”的形式,从中国汉字的起源开始,到汉字的演 化发展;从甲骨文的发现到青铜器铭文、石鼓文;从李斯小篆到隶变,楷化,行书,草书的整个书法历程。把书法名家、名作、书法特点、趣闻故事熔为一炉;集汉字知识,书法知识于一身,用小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专业评述,通俗易懂。 《中华书法小故事》是迄今完整的、系统的、专业的一部书法故事书。“小故事”总共100辑,每辑内容短小精悍;每辑都插有相关的图片,语言播讲每辑为5分钟左右,书籍内页总共为212页,长短、大小、厚薄均适宜。
一、本书是以古代的书法名记为资料编辑的《书源》(藤原鹤来编,1970年,二玄出版社)的普及版本。 二、书中选取的文字,都是从中国秦到明朝末年,也就是日本的奈良、平安时期,各大书法流派中甄选出来的名迹。 三、收录了碑拓、法帖类达到了315部431卷,涉及到的书法家369人之多。 四、收集的书迹总数,首文有4482字,重文有46866字。 五、字体的使用频度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辅以章草、隶书、篆书和古文。 六、字体是按照楷书、行书、草书、章草、隶书、篆书、古文的顺序依次排列。 七、本书为了明确表现出字体变迁的历史,采取了正、俗、略、别相交替的排字方式。 八、本书所记载的字迹,能够辨别出作者的,会注明人名;对于那些不能明确指出作者的,则标明了出处。 九、为了给初学者提供方便,本书的拓本文字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