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教育 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 。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 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书院的精神和基本制度外化则为建筑,《礼乐相成:书院建筑述略》总结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 ,并关注书院主要功能建筑的典型,点、线、面有机结合,力求反映书院建筑特色和文化氛围。
本书顺着时间脉络,讲述从 1844 年到 1949 年,30 个幸存至今的上海医学历史建筑的故事,从西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和民营医院,到中国人创办的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市立综合性 医院和专科医院, 介绍用于医院功能的历史建筑住宅和医学会、医学研究机构建筑。 上海医院建筑映 射了近代建筑师的“匠心”,又 蕴藏着近代医者和医学事业支持者的“仁心”。“匠心”与“仁心” 交相辉映,是上海医院建筑 独特 的魅力。 30个真实生动的医院建筑历史故事,100多张医院建筑美图、珍贵历史照片中英文双语+珍贵历史记录
历史保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倍受瞩目。“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课程作为城市规划方向的基础课,主要包括中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保护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历史街区调查研究与整治技术,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观光开发,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发展趋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演进、保护规划的编制、遗产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藤井惠介、玉井哲雄著的《图说日本建筑史》主要介绍日本建筑的历史,时间跨度从远古的史前时代一直到近代,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进行了考证,并用了数以百计的图片对这些建筑的特色进行了描绘。本书的另一个特色列有专章去介绍了在建筑特色、构造、意匠之外的与历史及社会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