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克、杰克逊编著的《盐构造图典》介绍了世界上经典的和鲜为人知的盐盆地内优选的盐构造范例,收集了关于盐构造的1350多张很有趣和吸引人的图片,其中有许多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经济地质所应用地球动力学实验室从未发表过的物理和数值模型。每张图片都对构造的研究意义、独特性或者研究启示有详细描述,为地质专家和初学者研究盐构造的几何形态、起源和演化过程提供了的宝贵资料。《盐构造图典》可作为地质学及能源学相关学科的高校师生以及研究院所科技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有机化学》含26章,主要包括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化学反应研究,立体化学,卤代烃,烯烃的结构和合成,烯烃的反应,炔烃,醇的结构和合成,醇的反应,红外光谱和质谱,核磁共振谱,醚、环氧化物、硫化物,共轭效应、轨道对称性、紫外光谱,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的反应,酮和醛,胺,羧酸,羧酸衍生物,烯醇、烯醇离子的缩合,碳水化合物和核酸,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脂,聚合物的生成等。每章中有例题、问题,章末有习题。书后有参考资料。《有机化学》适用于化学化工类专业用做双语教学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参考。
蛋白质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生命活动的全过程。本书的内容涵盖面较宽,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2章是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离纯化;3~7章是蛋白质结构层次的描述;8~12章是对蛋白质时空特性的阐述,包括了生物合成、转译后加工和降解代谢;13~17章是蛋白质功能、应用、设计和研究方法的介绍。 本书以原有的研究生课程教材为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从事蛋白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考。
《实用化学手册》包括与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有关的常用物质的基础数据。数据新、全,有很强的实用性。应是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及化工生产部门从事相关专业人员的良师益友。
《生物无机化学原理》约45万字,分成十三章,通过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实例,系统地阐明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原理,依次讨论了生物无机化学概要;与生物无机研究有关的配位化学原理;生物分子的性质;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中的物理方法等等。《生物无机化学原理》可供综合性化学和生物化学专业作为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含金属药物合成化学、无机化学及配位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旨在对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研究的主要问题给出主流阐述。在《基因Ⅷ》的总体规划基础之上,作出了精简和重新编排。内容上更明确地集中于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方面,以期读者能更关注该主题,同时本书还进一步以基因组序列作为出发点,适当更新了一些内容,如增添了一章“遗传工程 ”,并把“表观遗传效应”单独作为一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化学中的多面体》将化学中的结构化学和数学中的几何学结合在一起,用多面体几何学了解分子和晶体中原子排布的规律性和图像。以几何学中对多面体的分类为依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基础的内容到化学学科前沿的新进展,用作者提出的计算多面体骨架键价数的方法,分析原子间的成键情况,同时以数百幅精美的结构图形引导读者将二维结构扩展到三维空间,分析多面体结构中原子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探讨分子和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关系,提高认识水平。 本书可作学习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参考,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数学和统计学基本知识,计算机编程语言MATLAB,分析化学中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一些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化方法、多元校正、多元分辨、化学模式识别、化学构效关系等。在阐述清楚各种方法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淡化数学理论,重点讲述化学意义,突出算法的使用,并对重要方法给出应用实例。 本书可以作为分析化学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化学计量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化学计量学研究和应用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古近代化学史上,尤其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如中国炼丹术的产生与外传,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一门学科,燃素学说的兴衰,氧气的发现,拉瓦锡发动化学革命,原子-分子论的建立,新元素的不断发现,电化学诞生,光谱学建立,生命力论破产,有机结构理论建立,次国际化学会议召开,元素周期律发现,等等。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化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发现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过程。该书中有许多动人的小故事,可以丰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提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书针对师范院校化学和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编写,也可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与中学生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4章。章主要描述了在高度分裂状态下合成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方法。用于制备纳米铝热剂的“基础组分”的尺寸应该尽可能的小,才能构建出含能组分之间的较大的接触面积。第2章主要介绍了纳米铝热剂的制备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将金属燃料和氧化剂纳米颗粒通过一种更有序或无序的方式混合。第3章系统阐述了纳米铝热剂及其组分的性能研究,包括一些纳米铝热剂常用的燃料和氧化剂的性能,以及表征纳米铝热剂的反应特性和结构的方法。第4章从安全、销毁以及毒性等角度分析了纳米铝热剂的安全和风险。
本书根据现行“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靠前版在深度和广度上做了适度的扩展。编写中以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选择典型例题、启发解题思路、介绍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技能。主要内容有光分析导论、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及可见分光广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电分析导论、电位分析、电解和库仑分析、伏安与极谱分析、色谱法原理、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分析化学》是在1994年第二版同类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加入内容后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光谱分析法概论、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磷光光谱法、激光光谱法(包括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和激光光声、光电分析法)、发光分析法等。内容涉及各种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成与应用,同时也对各种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光分析化学》可作为应用分析化学专业本科、化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以及分析测试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纳米超分子化学》基于外纳米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趋势,在超分子化学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合成受体构筑纳米超分子体系的方法及纳米超分子体系作为分子器的原理,并且介绍了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人工合成受体分子组装以及组装体作为分子机器等纳米器件和纳米材料的应用方面的知识。《纳米超分子化学》图文并茂,知识性和新颖性相结合,适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高校教师研究生等。
本书按照综述、玻璃酸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分析检验、药理作用和生理功能及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等顺序进行编排,着重突出了玻璃酸研究与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编写的内容代表了乃至世界玻璃酸研究和应用的较高水平,并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的实践,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书适合从事玻璃酸生产、质检和研究的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药品、保健食品研发和生产单位与个人参考,同时,对于生物药物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也有的帮助。
《核苷酸营养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历史沿革到研究前沿,从基本概念到描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多层次和系统地阐述了核苷酸的基本知识,以及核苷酸的发现、发展和研发等前景。本著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核苷酸的基本概念,外源性核苷酸,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核苷酸与营养相关疾病,核苷酸与特殊人群营养,核苷酸营养学的研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等。
《生物无机化学原理》约45万字,分成十三章,通过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实例,系统地阐明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原理,依次讨论了生物无机化学概要;与生物无机研究有关的配位化学原理;生物分子的性质;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中的物理方法等等。《生物无机化学原理》可供综合性化学和生物化学专业作为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含金属药物合成化学、无机化学及配位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化学中的多面体》将化学中的结构化学和数学中的几何学结合在一起,用多面体几何学了解分子和晶体中原子排布的规律性和图像。以几何学中对多面体的分类为依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基础的内容到化学学科前沿的新进展,用作者提出的计算多面体骨架键价数的方法,分析原子间的成键情况,同时以数百幅精美的结构图形引导读者将二维结构扩展到三维空间,分析多面体结构中原子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探讨分子和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关系,提高认识水平。 本书可作学习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参考,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