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汇集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23年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和期刊的文章,从理论、实践与传播角度,介绍、阐释、解读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进展、热点问题及重大部署,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实践推进与学习宣传提供支撑。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生态措施和工业固碳手段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市场是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要商品、进行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当前碳市场已经成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如期实现碳中和,必须要全方位提升碳汇能力,强化生态系统碳汇、工业固碳和碳交易的联动。要坚持系统治理的观念,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巩固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要加快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实现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要深入开展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碳汇项目
《碳达峰碳中和导论》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到开启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为逻辑线,系统梳理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认识,回顾了全球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历程,借鉴了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碳中和路径模式,全面分析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路径,从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促进全民绿色低碳行动、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建设八大领域,系统阐述推进 双碳 目标面临的主要形势和重大任务,提出系统创新 双碳 技术、构建 双碳 政策制度、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重要保障措施。
当安娜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经常在海滩上玩,而不是后院。她会在沙滩上长时间散步,观察潮汐,收集化石,享受大自然。但渐渐地,她开始注意到一种新的入侵物种在海岸上变得越来越普遍:塑料。为了提醒人们塑料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安娜成为了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她决定开始收集塑料。甚至给这个新物种起了个名字:Plasticus maritimus。
本书包括基础篇、产业篇、低碳技术篇、碳市场篇和主体篇五个部分。基础篇包括习关于 30/60 的重要论述、基础知识、气候变化、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重点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理论和政策体系;产业篇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部分,重点阐述各产业、各领域如何通过减污降碳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低碳技术篇重点介绍了低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碳市场篇包括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两部分,重点介绍我国碳市场交易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完善绿色低碳市场和金融体系;主体篇包括企业、城市、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节日五部分,重点介绍社会主体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体如何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