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健康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首先概述了生产性粉尘的大体特点(第一章),介绍生产性粉尘总的特性和生产环境中粉尘的监测和控制的原则,以及粉尘作业行业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原则。从第二至第七章选择生产环境中常见且对作业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粉尘,包括矽尘(第二章)、硅酸盐粉尘(第三章)、炭尘(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尘(第五章)、混合性无机粉尘(第六章)和有机粉尘(第七章),详细描述了各种粉尘在生产环境中的状态与特点,致机体危害的发病机理,主要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预防与控制粉尘危害的原则与主要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主要行业中可能存在的生产性粉尘(第八章)。本书可用作矿山、机械加工、冶金、建材等粉尘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安全工程师
常规的“三废”治理技术,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气、水体、土壤污染依然严重,需要更经济的分散处理技术、现场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与其他工程措施相比,具有费用低、就地处理、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许多优点,成为外研究的热点。为此,本书对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全书共分7章,首先对相关的环境标准、污染评价、“三废”治理等知识作了简要的配套介绍;接着阐述了生物修复的原理、方法与分类;再对植物、微生物和综合技术应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污染修复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使读者能根据需要比较和选择适用的技术;最后对该技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产业化前景作了展望。本书可供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教师、管理干部和企业工程师参考。
本书在论述城市内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水体污染的严峻现状、水体污染与生态退化成因和过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城市内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包括城市内河资源环境生态调查、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水体与滨岸带生态修复及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并以上海市丽娃河为例介绍城市内河综合整治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本书可作为高校环境、生态、水利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对从事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和规划管理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分块,分别为介绍了职业危害的相关概念、因素、评价及监管;细微粉尘的产生机理、细微颗粒物的基础特性、粉尘的采样与检测;粉尘治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通风与生产工艺优化、煤层充分注水、有效、化学抑尘剂、电凝并等新技术除细微粉尘、隔离尘源、泡沫除尘等方法技术;书中作者也介绍了自己设计制作除尘装置,改装置在实践中应用效果很好;预防粉尘爆炸、粉尘模拟实验,主要内容粉尘爆炸、煤层爆炸、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等。
本书从理论和实际应用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对河流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治理技术、河水微生物就地净化技术、河流曝气复氧技术、河水絮凝技术、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底泥处置技术和综合调水技术;还对河流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作了扼要的介绍;最后,对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体系的优化论证进行了探讨。每一章都附有实例,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本书可作为从事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全面系统评估了我国主要地区浅层地热能能量资源状况,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种适合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商业模式,探讨了浅层地热能清洁发展机制(M)项目的特点及运作思路,进行了浅层地热能项目的投资经济技术分析,并对部分浅层地热能应用项目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