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土壤革螨》记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革螨273种,隶属于2股23科72属,包括概述、形态结构描述、分类地位等三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土壤革螨研究的分类系统、生物学、生态学、靠前外研究进展及经济意义;形态结构部分介绍了成螨的外部形态和分类依据,编制了分属及各属分种检索表,每种都记述了形态、出处、模式标本产地、分布。书末附有参考文献及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索引。是一部目前很全面、系统的革螨专著阅。本书由殷绥公、贝纳新、陈万鹏主编。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册第三版)》集成了21世纪以来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成果,反映了当今中国植物保护科技事业发展的概貌,展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策略与方向。尤其突出在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册第三版)》的内容更为全面、系统、丰富。
本书简明阐述了露地园林苗圃病虫害的危害性、主要防治措施、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的107种病虫害都有在发生地拍摄的生态照片与文字说明相对照,便于诊断和识别。适于林业、园林工作者、绿化植物苗圃经营者、植保(森保)员以及花卉爱好者参考应用。
本书结合国内外杀虫剂研究概况,系统总结了运用生物化学研究手段对番茄碱的分离纯化、杀虫效果及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天然杀虫剂植物次生代谢物——番茄碱杀虫的新视点,明确了番茄碱的杀虫效果与钙调蛋白有关,初步判断出番茄碱可能作为钙调蛋白的拮抗剂,通过拮抗钙调蛋白被钙离子激活的位点,影响其与靶酶的结合而发挥杀虫作用。这为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新型、无毒害的杀虫剂,特别是利用有生物活性的植物代谢物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基础研究和开发,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条更有效的途径。 本书可供生物、农林、环境、土壤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综合类院校以及农林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作者根据近10年来枣树病虫害发展变化特点及防治技术的进展,对本书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5种病害、6种虫害,充实突出防治技术。内容包括28种病害的公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及流行,25种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病虫害防治方法,并有病虫害彩色图片45幅,便于读者识别。修订本更具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果农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阅读。
《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图谱》对胡椒、可可、咖啡、香草兰这四种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从田问为害症状、病原(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尤其对田间为害症状或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细化描述并配有清晰彩图,以便能让缺乏植保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种植户快速识别这些病虫种类,进而对照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图谱》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刘爱勤主编。
《北京灯下蛾类图谱》收录了鳞翅目昆虫27科、359属、494种,494种昆虫中含中国新纪录种4种、北京新记录种134种。书中图片充分展示成虫的背面、腹面、翅、触角或足等局部特征,文字描述准确,尽量与图片特征相对应。《北京灯下蛾类图谱》既可作为昆虫爱好者和中小学生的科普读物,又可作为农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识别昆虫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