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荟萃了全国林木之精华,把我国东南北中、上下五千年绚丽多彩的森林和珍、奇、名、古、秀的树木展现了在人们面前,还展示了我国历史久远的树木文化和林业发展进程,具有相当的学术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是一部融科学性、知识性、史料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有创意的图书。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各界人士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古树史料越发珍贵,因此本书具有相当的学术、科研和收藏价值。 全书共分8个部分,即:“多彩森林”、“万木之冠”、“国之瑰宝”、“古树名木”、“宝树藏珍”、“奇树异木”、“树迹寻踪”、“丽树名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对我国五千年来森林生态历史变迁、森林生态保护利用思想、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历史上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水灾、旱灾和沙漠化等生态灾难愈演愈烈的情形;评述了古代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农为本”为代表的生态思想;总结了古代森林保持水土、人居生态建设、公益林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并提出了现代林业建设的经验和生态文明观。 本书可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等方面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关心国家森林和生态建设的读者参考。
本书介绍了秦岭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包括地质地貌、植被、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地衣、脊椎动物、昆虫、微生物和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此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秦岭国家植物园的总体规划和移民搬迁。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中等学校相关专业、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园林规划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学实习和工作参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试题库》分11章,共计7800多道题。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6种题型;各类型试题均按照初、中、高三个等级划分难易程度,以“”号标注,并于每章后给出了参考答案,便于不同层面人员“按需学习”。《题库》可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业培训教材、职业技能考试试题主要来源、林业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参考书、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科普读物。
《竹节参基础与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作者对竹节参研究的相关成果与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竹节参各主产区资源调查及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竹节参资源品质评价新方法的建立,以及对各产地竹节参质量差异的系统评价;竹节参显微和分子鉴定方法及竹节参不同品种的分子差异;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方法与要求;竹节参药理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竹节参总皂苷提取及纯化常规工艺实验研究、泡沫分离法提取及纯化竹节参总皂苷工艺。
现代林业的基本界定:现代林业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它是指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发展状态和方向。公益性、市场性、协调性、高效性和开放性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用高素质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
城市森林病虫害,既含城市绿地病虫害,也包括城郊林带、片林等其他林地病虫害。 本书重点介绍城市森林中经常发生的277种虫害和90种病害。对每种虫害均具体介绍其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对病害则具体介绍其分布与为害、病原、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每种病虫害均配有若干张彩色照片,清晰地显示病虫害的形态特点及为害特征。全书共配1 227幅形象逼真的原色彩照,便于读者对照鉴别。
《中国湿地资源·西藏卷》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西藏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西藏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以《中华大典·林业典》的编撰为基础,挖掘,翻译,凝练,注释,编著而成的《中国古代林业文献选读》一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精选每一阶段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林业文献,每篇文献前设“导读”,介绍该篇文献的形成时代、主要内容、历史价值等;文中增加“注释”,注解文献中的重要人名、地名、物名、制度等难以理解的词句;文献后有“参考译文”,将古典文献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