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智慧园区的发展新态势出发,分析智慧园区的发展新阶段、技术新动向、管理新模式、应用新需求以及建设新经验,梳理总结出智慧园区进化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框架,并总结国际、国内智慧园区相关标准,形成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智慧园区标准化体系,一套支撑园区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的支撑技术体系,并系统说明包括智慧交通、环境安全、低碳环保、高效运维等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最Z后,从智慧园区评估评价出发,通过系统性的评估方法与科学的评价指标,评选出智慧园区十大优秀案例,供读者全面了解当前阶段智慧园区发展的态势和未来的趋势,也能了解典型智慧园区的发展情况。
本表式是与《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土建工程》DL/T5210.1要求对应的,为电力工程土建专业的主要试验项目的试验委托、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的典型表式。现场试验室应遵照使用,未列入的试验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增加相应试验表式。试验表式由三部分表式组成:“土建工程试验检测委托单”32张表;“土建工程试验检测记录” 35张表;“土建工程试验检测报告” 34张表,共计101张表。
本书对船舶内装工程的基本理论、相关的规范及标准作了针对性的叙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图纸及资料,较全面地介绍了船舶内装工程的设计、工艺要求、特点及基本方法,并着重叙述了舱室设计中的人体工程与环境心理学,船舶舱室结构防火与材料,区划布置,厨房餐厅及卫生系统、舱室门窗、船用家具、舱室照明等的设计方法和安装工艺。 本书为高职高专船舶类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船舶设计制造、船舶舾装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其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合成工艺、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等)、相态结构、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等。本书涵盖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六大品种及其与层状硅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系统全面,实用性强。
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电液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第3章介绍液压控制放大器的结构、原理和一般分析设计方法。第4~第7章分别介绍比例阀、插装阀、数字阀和叠加阀等新型液压阀的原理、结构、应用领域,并着重介绍了系统集成技术及分析设计方法。第8章介绍液压技术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污染控制、泄漏控制、振动、冲击、爬行等方面的问题。《新型液压元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具有新颖性,突出工程性与实用性,且条理清楚,文字流畅,逻辑性强,由浅人深,通俗易懂。《新型液压元件及系统集成技术》是为机械工程类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方向编写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概述、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取、国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暂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行波分析、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速度分析、铁磁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的区别;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技术,消弧线圈的主要作用、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消弧线圈的技术要求、消弧线圈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干预型消弧技术、柔性接地消弧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研究与应用,小电流接地选线的主要技术原理、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常见应用方案、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要求、小电流接地选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接地选线准确率的措施;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主要
《航天器制造技术》以航天器制造主要工艺技术为主要内容,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2章,上册内容包括绪论、航天器金属结构制造技术、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钣金成形技术、焊接技术、航天器电子装联技术,下册内容包括热控表面处理技术、无损检测技术、航天器装配、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航天器制造工业工程。《航天器制造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航天器设计、制造专业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实施指南》一书是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除第2章术语、代号之外的主要内容1、总则;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等条文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技术分析。在注释中阐明了立条依据,或对条文说明进行了引申和扩展,同时配有大量的计算和设计举例,使读者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