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启功先生《我学书法的经过》手稿整理而成。启功先生在手稿中以问答形式详细回答了书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执笔、运笔、选笔、选墨、选纸、选帖、临帖及书法创作问题,文笔浅显易懂,语言风趣幽默,是启功先生从自己多年的书法创作实践中总结的学习方法和认识,对学习和研究书法都是宝贵的经验,尤其对于书法初学者尽快理解书法要领、掌握书法技巧,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该书分上下编,上编六章,下编九章。上编阐释现代书法一个多世纪发展之脉络,下编叙说九位书法大家:吴昌硕寝守石鼓、康有为长于碑版、于右任标准草书、沈尹默继承帖学、*倾意纵草、曹秋圃重视师承、吴玉如宗法二王、林散之透现灵逸、沙孟海闻名题榜。在一个半世纪里,诸位大家先后纵横驰骋,各显千秋。此外,还论述了杨守敬、沈曾植、张裕钊、曾熙、李叔同、台静农、王遽常、谢无量等的书法成就。因有“生不立传”的惯例,该书对于至今健在的书法大家只好在“后论”中简述一二,如瘦硬通神的启功、标举“经系”的王学仲、教书育人的欧阳中石、笔走龙蛇的沈鹏等名家、大家,真是数不完,说不尽。此著上编阐述书法史迹,下编传系书法大家,纵横交织成现代书法的斑斓图画,由此也奠定了它的学术性、科学性。 背靠社会政治史,凸现书
《广艺舟双楫》一名《书镜》,是康有为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扩广包世臣所著《艺舟双楫》,因以为名。《广艺舟双楫》6卷27章,分为原书、尊碑、购碑、体变、分变、说分、本汉、传卫、宝南、备魏、取隋、卑唐、体系、导源、十家、十六宗、碑品、碑评、余论、执笔、缀法、学叙、述学、榜书、行草、干禄、论书绝句。与阮元、包世臣议论颇合,推崇北魏书风,而竭力提倡碑学为主,贬低唐人书法。该书论述书法源流和籀篆隶楷的变迁;阐发重视南北朝和隋碑刻的理论、流变及品评碑刻书法的艺术性;叙述书法用笔技巧和自己学习书法的经验和榜书、行草、干禄体的书写要领等。书中提倡南北朝的碑刻书法,总结了清代的碑学,指出长期在帖学统治下书坛的弊端,想从南北朝碑刻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全书结构严谨,有系统、有理论,虽有片面处,但仍是清代*
本书将沈尹默先生关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文字汇为一帙,分为四部分。部分 学书有径 ,收录作者较为浅显、引导入门的书法教学文字。第二部分 金针度人 ,收录作者略显艰深、理论性强的书法研讨文字。第三部分 序跋文札 ,收录作者关于书法的序跋、书信。第四部分 论书诗词 ,收录作者有关书法的诗词作品。各部分大略以写作时间排列。沈尹默的论书文字博大精深,本书希冀尽可能呈现其学习书法的历程,以作书法爱好者的入门指南。
拧开笔盖,提笔书写,是改变自己的开始,也是成长的勇气。 台湾知名书法家侯信永将多年教学经验凝练成为 侯式黄金笔画8法 ,针对一些常见的难写笔画,详解书写诀窍,显著提升字的美感,带你找回手写的自信! 通过书写中国古人的思想精华 成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传统文化,这是心性的涵养,也是学习精炼语言艺术的*方法。 书写的美好,在于一笔一画间,静默生成的勇气与自信。然后化为心灵的活水点滴。
本书出版的是杜牧所书《张好好诗》墨迹,白麻纸本,纵28.2cm,横162cm,全文48行。此诗又载于《樊川集》,内容记叙歌伎张好好的坎坷际遇,但流传刻本与墨迹本在文字上颇多不同处,今人研究此诗多将二者对勘,有较大的文献学价值。是帖曾经《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清河见闻录》《珊瑚网书跋》《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等书著录,董其昌又曾将其刻入《戏鸿堂法帖》,历代流传有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书法结体和用笔来看,是帖深得二王精髓,有自然超逸之趣,深符《宣和书谱》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的说法。
如何将写字融入日常生活? 爱恋的时刻、想念的时刻、追梦的时刻、离别的时刻 情人间的情话绵绵、对父母的深切感恩、写给朋友的结婚或毕业祝福 台湾两大知名书法家为你准备妥当,写就100句体贴好用的祝福短语。 本书精选了十个想要提笔写字的日常时刻,帮助读者在写出美字前有可依循的练习参考。借由一句动人的话传递积极正面的能量,时时刻刻体会写字的力量。在这个数字时代里,手写寄语弥足珍贵,也更令人感动。重拾手写情怀,用我手写我心。 把思念、祝福、爱慕 种种情感都用笔写下来吧,送给你爱的人。日常的温馨与浪漫,要用书写的方式去呈现与表达。让书写,为你的生活增添小乐趣与小情趣,享受写字的美好时光。
书画家或爱好书法与绘画的人们,创作的书画作品,应是自己艺术技巧、艺术手法的结晶,是自己对客观和主观审美意识的综合反映。在书画作品上盖印,则是创作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关于盖印,每个书画家则各有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