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圃倡和集》十六卷,其中诗十卷,词六卷,清朝杨芳灿辑。记乾隆五十一年(1786)至嘉庆四年(1799)杨芳灿与仲弟杨揆、郭楷、周为汉、侯士骧、杨承宪等师友间的诗词倡和活动及作品。本次整理主要以标点、校勘、注释等方式进行,以清嘉庆四年(1799)幼舫本为底本,以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杨揆《桐华吟馆诗稿词稿文钞》、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杨夔生《真松阁词》、光绪十七年(1891)无锡刘继增木活字印本杨芳灿《芙蓉山馆诗钞词钞文钞》为参校本。并据他书附録序跋、杨芳灿生平材料等。
《夜航船》,明代张岱(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名著)撰。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吴绛雪,本名吴宗爱,后人著述中多称“徐烈妇”。生活在清初顺康年间。《清史稿?列传二九七 列女》中,记载了她的事迹,是一位才女、烈女、美人,殁年仅二十五岁。道光年间吴廷康、黄燮清、俞樾等人对她大力褒奖,吹捧题咏,并以其生平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本书收录吴绛雪诗稿二卷,同心栀子图一卷,以她的事迹为题材的传奇《桃溪雪》和弹词《同心栀》,及朝廷旌表之后徐氏祖祠为她建立的独立祠堂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相关序跋题咏、白话文小说等。
目前,学界对王安石诗歌史的研究非常薄弱,这与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有鉴于此,本书对在王安石诗歌产生并广泛流传的两宋时期有关王安石诗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包括: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流传形式及诗文集的编刻整理,王诗注本的特点与意义,宋人对王安石人品的争议及对其作品的特殊解读与批评,宋人对荆公诗的文学评价,王诗在宋诗发展中的影响和传承,宋人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等。通过对两宋时期王安石诗歌史的梳理与研究,可以重新审视、界定王安石在宋代诗坛的地位,反映在政治、学术改弦更张情况下,宋代诗歌发展演变与文艺思潮改变的轨迹。
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是元末明清笔记杂著中的杰作,也是了解元末明初社会的珍贵资料,文献、学术、史料价值兼而有之。《辍耕录》成书后,刻本綦多,质量参差,清人著录已多有混淆。明刻本系统优于元刻本系统,其中玉兰草堂本佳,戴珊本劣,因潘祖荫著录时误戴珊本为元刻,陶湘据以覆刻,张元济据以影印,导致后来的整理本均以戴珊本或出自戴珊本的本子作底本,因而存在大量错误。现有整理本除中华本外均称校点本,实则仅本稿作者完成的辽教本附有校勘记。现选用玉兰草堂本作底本重新整理,为学界提供一个高质量繁体版整理本。
本书稿共收录5种文献,分别为《少司徒王公平蛮督木传》《刘太淑人传》《芦屋图》《汉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少司徒王公平蛮督木传》,明朝蔡时鼎撰,传文以明朝王重光一生行事为主线,对其生平进行记述并评价。《刘太淑人传》,明朝郭正域撰,该传为现存记载王重光夫人刘太淑人事迹最丰富的文献。《芦屋图》载清人潘楚唫旧居芦屋相关名士画作及题咏,由其孙潘荣陛收録刻写传世。《汉石例》,清刘宝楠撰,共六卷二百八十五例。《香南精舍金石契》,清朝觉罗崇恩撰,是编集载崇恩所藏诸石刻,自三代迄宋,各跋之,予以考证。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淮南鸿烈》即《淮南子》,共21卷,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集体编写而成,后由刘向、刘歆父子校订成书的一部著作。它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为研究黄老思想提供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刘文典所撰《淮南鸿烈集解》,以庄逵吉校本为底本,全面而系统地吸收了王念孙、孙诒让、俞樾、王引之、钱大昕、顾炎武、郝懿行等20 余家之说的研究成果,并遍引唐宋大型类书作为佐证,对《淮南子》各篇疑难字词、典章名物、思想奥义等加以阐发注释,条理分明,采择精当,见解独到。此次整理,除点校《集解》原文外,书后还附录了《淮南子校补》、《淮南子逸文》、《淮南天文训补注》。本书的出版对于读者阅读利用《淮南子》一书,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岱撰的《夜航船》共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上下)(精)》以 版本核校原文,在此基础上,对原文逐句进行翻译,主要以直译为主,追求晓畅明白。
《名义考》共十二卷,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该著以笔记形式解释经史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名义,全书共释534条。多数条释不止一词一事,算上一条多释,则全书实际解释975事。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南朝文学家,其创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胡应麟《诗薮》)。骈文亦成就卓著。 清人钱振伦取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之《鲍参军集》,参酌《文选》李善注、《玉台新咏》吴兆宜注加以笺释,写定为六卷。黄节借阅后钱振伦注本后,参王伊校宋本及涵芬楼影毛扆校本增注诗歌部分,并作集说。钱仲联先生在钱振伦、黄节注的基础上吸收了《文选》六臣注影宋本、《乐府诗集》影宋本、《艺文类聚》等,并增注集说,成此一书。
张岱撰的《夜航船》共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上下)(精)》以 版本核校原文,在此基础上,对原文逐句进行翻译,主要以直译为主,追求晓畅明白。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等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的古注,学界向来都认为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较好,后经李详补注,征事数典,又有了新的补充。杨明照先生素称“龙学泰斗”,其《文心雕龙校注》先全录清人黄叔琳的辑注和李详的补注;后为杨先生自己的校注,广泛校勘传世诸本,判定是非,并补前修注释不到之处,终集大成。杨先生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是当代学人研治《文心雕龙》的杰出代表。本书对 黄叔琳辑注 、 李详补注 、 杨明照校注 分别施加注码,以便读者阅读查检。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六韬”,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的《武经七书》。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开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嘉庆十
《注维摩诘经》,十卷,汇集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道生、道融等对《维摩诘经》的注疏,为中国注《维摩诘经》之始,也是佛教义理方面的经典文献,影响极其深远。罗什解经,多采印度原有之解释;僧肇等注,多依中国本土思维立论,并融汇老庄思想。融通中外,别开生面,意义重大。 此次整理,以《大正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北藏》本、《径山藏》本、《清藏》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金陵刻经处刊本为校本进行校对,底本据平安时代写本、贞享三年(1686)刊大谷大学藏本所出校勘记亦酌情吸收。此外,敦煌本唐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等备引罗什诸家注释,多有传世本《注维摩诘经》所未及,本书择要采录,以作注文之补充。
本书是当代学者马茂元据其祖父——近代作家、学者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马氏折衷诸说,删繁就简,对韩集异文、注解进行校勘、订正和补充,征引广博,其中有些是未刊的手稿、抄本,文献价值颇高。书中所集评语,对读者欣赏韩文艺术成就颇有裨益。本书自1957年整理出版以来,深受学界、读者的喜爱,一版再版,并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古籍整理著作”、“首批向全国推荐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现对原书存在的排校疏误及部分标点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订,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版本。
《春秋穀梁传集解》,东晋经学家范宁撰。该书兼采诸家训释,对《穀梁传》揭示的例法与大义做了进一步铺陈与申发,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本,史料和学术价值巨大。本书是对范宁《集解》的整理和补注,在范注基础上,进一步疏通文意,补充例证,阐释经传义例。此次补注,以宋刊十行本《春秋穀梁传注疏》为底本,以唐石经本、《四库》本、钟文烝《补注》本等为校本。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张岱撰的《夜航船》共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上下)(精)》以 版本核校原文,在此基础上,对原文逐句进行翻译,主要以直译为主,追求晓畅明白。
《楼炤集》辑录宋代名臣楼炤传世的诗文作品及相关资料。本书分为两编,正编收录诗词、制敕;附编收录楼炤年谱、传记文献、诏敕及交游文献、诸史杂记。楼炤无文集传世,流传作品不多。整理者悉心搜罗,将散见于各处的楼炤作品及相关资料编为一集,用力良多。所收诗文及相关文献除了取自正史、别集,还要一些来自永康的宗谱和地方志,外界难得一见,可为今人阅读和研究楼炤其文其人提供助益,也可供宋史研究者参考。书末附录《善慧大士录》,该书最初由楼炤重编,明代两次重刊,清光绪八年(1880)再次出版。今据光绪刻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