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本书中,即将公开因其生物与机械相融合的作品风格而极具人气的造形作家?松冈道弘的创作过程。通过本书,大家不仅可以学到粘土造型的基础内容,还可以系统地学习如何使用金属线添加细节,如何完成具有锈渍质感的涂装等专业技巧。第1章、使用粘土制作鲸型虚拟生物。通过制作一件大型作品,掌握粘土造形的一系列流程。第2章、学习制作能轻松完成的小型作品。通过制作使用火箭跳跃的兔子,汲取制作动感作品的灵感。第3章、解说如何翻模?复制作品。通过复制原型,制作丰富多样的作品群。第4章、介绍松冈道弘的代表作。以生物主题为中心,挑选出了在个展和国内外活动中展出的部分代表作品,并收录了制作前的概念图以及造形上的灵感。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由张显飞著
刘运峰校订的《引玉集(精)/鲁迅编辑版画丛刊》是《引玉集》的精装版,是由鲁迅编选的一部苏联版画集,共收苏联名家版画59幅,均为珍贵的苏联原版木刻画。采用玻璃板精印,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名称的由来是鲁迅在《引玉集》后记中提到:“因为都是用白纸换来的,所以‘取抛砖引玉’之意,谓之《引玉集》。”
丝网版画作为创作版画,是版画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个版种,属于孔版印刷范畴。作为一种印刷方法,它起源于中国,其历史是所有版画印刷中最为悠久的。丝网版画虽为世人喜爱,但却是一种尚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版画画种。提起"版画",一般人便想到木刻,其实"版画"的概念要大得多:除了木版画以外,尚有石版画、铜版画、纸版画、泥版画等。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被人称为"三版",国内每隔几年都要举办专门的"三版展"。作为版画家族中的奇葩,丝网版画的出现,已成为世界版画的主流,是一种颇具当代性的版画品种。本书介绍了丝网版画的创作艺术,丝网印刷的原理、制作流程、代表作品。《丝网版画艺术》从丝网版画诞生的语境入手,着重分析了丝网版画背后隐含的观念以及具有当代性的“特色技艺”。
本书介绍了综合版画艺术。相对于传统版画艺术,综合版画更加自由开放和多元,从物料基础、形态建构、语言表达到创作方法论及评价体系,表现出一种新的生成。它是对传统版画的延续与发展,并非是结构性的否定或逃逸,而是一种增值,呈现出一种发散模态。可以说综合版画与现当代艺术的出现与发展基本同步并理念交错融通,或可说其是一种“现代的”版画语言,对传统版画艺术的形式、内容、语言、功能及理念提出了新的解读与现时代的方案,使综合版画成为更加具有实验性的﹑承载现时代人类状况与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
本书讲述了近现代时期对麦积山石窟的勘探与保护。早期丰富的照片、文献以及勘探专家的手稿,为我们展现了大半个世纪之前,麦积山的景象。1941,天水学者冯国瑞先生调查麦积山,后编著《麦积山石窟志》发行,国人始知麦积山石窟。此后先后有西北勘察团和中央勘察团以及一些美术史的学者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从这个时期到建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可以称为早期勘察时期。条件艰苦,筚路蓝缕,是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的创始阶段。
本书以传统木版年画《海市图》的工艺特殊性、八仙母题的题材特殊性为研究重点,辩证地运用图像学理论方法,由表及里地构建了《海市图》的图像分析、历史考释和思想内涵阐释的研究框架。该书突破以史论画、就画论画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多视角多维度图像学综合研究方法,创建了基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套印技法研究《海市图》图像学内涵的新视角、民俗和历史考证的新维度,丰富了图像学研究方法。并且运用多视角多维度图像学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海市图》的画面内容实质是利用八仙故事劝导人们积德行善,发现了作品中蕴含的三官崇拜思想以及天人感应的道德规劝和积善成仙的人生追求的思想内涵。
晚明的版画书籍与出版文化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借助风格学和图像学的分析,以及社会学、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对晚明时期的版画、书籍和商业印刷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以版画印本的生产为联结点,观察出版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和演变。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谓的“版画的黄金时代”表象之后,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徽州风格”为主体的书坊逐渐摆脱掉逐利而印的出版目的,并向士人审美和文化时尚靠拢,而这也间接反映出明代后期商业及社会文化上的深刻改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徽州风格的形成与扩散。二、版刻与绘画的互动。三、复制传播的图像和寄托个人意图的“版画作品”。四、图像的审美趣味与晚明的城市文化。五、晚明的刻书体系与出版流程。
书中文字侧重探讨了关于浮雕造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规律,又增加了作者对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浮雕艺术等简要的、通史式的梳理介绍,以方便读者更快的建立起以浮雕为主线的艺术史观。本书希望尽优选可能使读者跳脱风格流派的束缚,求索更加接近于艺术本质的东西。
向日葵印花、八芒星图形、渐变色的猫咪……你可以在刻板上雕刻出任何你喜欢的图案,并将其转印到纸张或其他表面上,制作出专属于你的版画作品。作者埃米莉将带你熟悉版画入门的准备工作,掌握制作简单图案的基础技法,再逐步进阶到用水彩颜料、织布等综合材料进行创意制作。你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创作出口袋杂志、布面墙上挂饰等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的小物件,更可以融会贯通地综合使用书中的多种技巧,或者用其他的材料尽情地进行艺术创作。书中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和清晰展示创作过程的插图相得益彰,零基础的新手和略有经验的爱好者均能从中有所裨益。《版画也能这么玩》系列第二弹,乐趣继续,玩法升级。总结拼图压印、色彩渐变等技巧要点,指导版画制作全过程。分享变废为宝的趣味方法,赋予问题作品新生命。多位美国当代版画家倾囊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南岭西段的都庞、萌渚两岭余脉之间,是一座有着数万年原始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两千多年建县历史的三省边城。这里是海上丝路两广段的起始点之一,是当下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富川石刻集》的编撰是积极响应并因地制宜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发掘富川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广西富川石刻集》这一著作包括两大内容:一、资料篇(石刻碑文整理)在拓印专家协助之下,尽可能地予以拓碑,按照石刻碑文格式(横排或竖排)进行整理,简体,标点,注明石刻存地、长宽高、字径、书体等各种信息,有少量拓片图片。收集约150篇碑文全文,少量明代碑文,清代碑文为主,10幅拓片图片或照片,碑文多为道路建设、风雨桥、书院教育、官府修城、告示
力群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延安学派”版画家,也是对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他青年时代即以艺术致力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探索符合大众审美的民族版画风格。其在“为人民而艺术”的经历及艺术追求和探索中,积累且形成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艺术思想,影响了一代中国版画的发展。“延安学派”是力群在《鲁艺六年》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的教员和学生组成的木刻版画群体。 本成果主要汇集了我国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及社会各界对“延安学派”的木刻诗人——力群先生在版画、艺术理论、文学与诗歌等方面的评论及学术研究。为研究力群艺术及中国新兴版画、“延安学派”艺术研究、新中国美术史研究等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研究信息和参考文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由张显飞著
本书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丛书的一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蒙古族传统雕塑艺术及其发展历程。本书围绕北方民族史前雕塑艺术及文化、早期北方游牧民族草原石人艺术与文化、蒙古族宗教雕塑艺术及文化、蒙古族传统建筑雕塑艺术及文化等,综述史前至当代北方游牧民族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蒙古族雕塑艺术的风采。
《水印版画技法》由李小彬著
本书是作者冈田惠太的造型雕塑作品的展示集及制作过程讲解集,书中做工精细又极具想象力的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全书图片摄影技术高超,排版精美,还原了冈田惠太作品的精美细节,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位美术设计师的一流作品。本书书名“飞廉”,在中文里有“风神”之意。作者冈田惠太生长在日本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一直进行作品创作至今。《飞廉》一书是他多年努力积累结出的果实,作者希望它不仅可以在日本被大家看到,希望它也能乘风跨海到达世界各地的人们手中。书中不仅有超高清的雕塑作品全方位展示,更珍贵的是详细的制作过程图解,对读者来说,能够进一步了解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是如何制作成型的,对于美术专业从业者来说,也是难得的珍贵的学习资料。冈田惠太创造的雕塑作品,形象饱满生动,极具叙事性特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