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留给历史、影响现在、启迪未来,它可以跨越时空、穿透教育、浸润心灵。在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社重新策划、重榜推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在内容的专业性、语言的精准性和生动性等方面精益求精,并以二维码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以期传承苏霍姆林斯基伟大的教育思想,启迪广大教育工作者走进大师的教育现场,与大师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对教育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为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和谐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全书由以下三卷组成。 卷 理论篇: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该卷反映了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成果,全面梳理了近一百年来教学论学科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进程。既有对长达两千年的古代、近代到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审视,又有对20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反思批判。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的剖析作为起点,重点阐述了现代教学观、现代课程观、现代学习观以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分析了现代教学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教学论的研究范式,并对教学论的不同流派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掌握丰富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就教学论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理论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体现了学理性,同时又反映了20世纪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第二卷 专题研究篇:现代教学论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史》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重要中国教育史著作。全书内容分正篇与辅篇两部分。辅篇即附于正篇之后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年表》。而正篇主要介绍了教育宗旨、教育行政、学校系统、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等九章内容。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第4卷)》是10卷本《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第4卷,讲述的是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的文化革命运动。人们往往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视为一个东西,认为二者具有同一性,“这是每一本大学和中学教科书以及导游书中不断重复的陈词滥调,但是却被20世大部分专攻这一时期的史学家所否认”。原因在于文艺复兴作为欧洲现代史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具有多样化内容的历史时期,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西方学者阿伦·布洛克指出,“以前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概括为人文主义,这已不再能为大家所接受”,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发生了许多事情,不能把它们都称为人文主义。
经亨颐编著的《经亨颐集》共分五个部分。部分“论说”,是经亨颐投身教育界时发表于《教育周报》、《教育潮》、《浙江师范学校校友会志》、《教育丛刊》、《春晖》等刊物的文章,以及离开教育界后的著述。第二部分“演说”,是经亨颐在浙江省立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职时的演说辞。第三部分“文牍”,主要是经亨颐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时所写的公文。第四部分“颐渊诗集”,是经亨颐1927至1936年所写的诗,生前刊印成册,198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第五部分“日记”,是经亨颐仅留的日记,为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共7册。
收词5000余条,提供例证100000余个。所涉及的内容既是英语习惯用法中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国人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难点与容易出错的地方,既适合广大在校师生使用,也是英语自学者和爱好者的理想参考书。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是一部大型学术著作,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选题之一。全书由李国钧、王炳照任总主编。各卷的承担者依序为:卷,俞启定、施克灿著;第二卷,宋大川、王建军著;第三卷,乔卫平著;第四卷,吴宣德著;第五卷,马镛著;第六卷,金林祥主编;第七卷,于述胜著;第八卷,苏渭昌、啸、章炳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及有关编辑,特别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刘校梅同志,对此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的撰著出版,是大家历时多年通力合作的结晶。由于我们学力不足,精力有限,疏谬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方家不吝指教。
收词5000余条,提供例证100000余个。所涉及的内容既是英语习惯用法中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国人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难点与容易出错的地方,既适合广大在校师生使用,也是英语自学者和爱好者的理想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