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社会评论》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发行。集刊的创办建立在多年举办同济大学 城市与社会 国际学术会议和研究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等研究与成果实践经验,以空间探讨为载体,为规划、社会、地理、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本期主题 包容性空间生产 ,包含 包容性 和 空间生产 两个关键词。本期涉及文化遗产、大城市和小城镇更新以及乡村发展各个层面,从包容性的视角展示各位作者的观点和实践。
《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二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的相继出版发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bingyin)的开通,及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巡回宣讲,笔者有机会通过博客、邮件、电话及与网友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与工程实际*为紧密的、及大家感兴趣的工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现将这些问题及笔者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归类成册,以回报广大网友和读者的信任与厚爱。其目的拟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本书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
本书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榫卯的发展历程、特点、所用材料等,以“经典小木作”和“经典大木作”为例,分别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应用。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晦涩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了参考。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影响 的一种。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岸线绵延18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受台风、风暴潮灾害 严重、 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遭受台风的破坏。在建设工程中,钢结构房屋、塔吊倒塌对建筑撞击破坏、瓦屋面、门窗和幕墙工程、广告牌和市政附属设施、村镇低矮房屋受台风灾害影响 为普遍,也 为严重。为了研究建筑结构风荷载机理和风灾原因分析,本书收集了2017年“天鸽”强台风、2018年“山竹”强台风等建设工程台风破坏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抗风概念设计及防灾减灾要求,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灾后鉴定、定损、修建、重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1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发布 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的公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自2019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为我国 性建筑节能 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46家科研、设计、产品部品制造单位59位专家历时3年联合研究编制完成。《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环能院院长徐伟表示:本标准是 上 通过 标准形式对零能耗建筑相关定义进行明确规定,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提出中国解决方案。《标准》的实施将对推动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室内环境水平、调整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本书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落实贯彻的重要技术支撑。
本书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包括逐步积分法、振型叠加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方法,涵盖了弹性体系、非弹性体系、消能减震结构、隔震结构等结构体系,并对能量分析、阻尼矩阵构造进行了专题介绍。各主要章节均给出了详细的原理公式推导和具体算例,各算例除给出完整的MATLAB编程代码,还在SAP2000及midas Gen软件中建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对书中的公式推导及MATLAB编程代码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本书可作为一线结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理论学习与技术应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结构动力学和工程抗震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
童根树编著的《钢结构的平面外稳定》系统介绍了开口和闭口薄壁构件线性理论,绕强迫轴的弯扭,均匀受力下薄壁构件的弯扭屈曲,介绍了板件的线性屈曲理论,截面的屈曲以及工字钢梁腹板在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屈曲。 由浅入深,推导了薄壁梁的总势能和弯扭失稳的平衡微分方程,介绍了简支梁和悬臂梁的临界弯矩,发展了薄壁构件弯扭屈曲的一般理论。研究了侧向支撑梁和柱的屈曲,特别是论述了隅撑一檩条支撑体系对梁和柱的支撑作用,设置水平隅撑的钢吊车梁的稳定性,被吊车桥架相互支撑的吊车梁的稳定性,两跨连续吊车梁的稳定性等等。论述了薄壁构件弹塑性弯扭非线性分析的刚体检验,发展了非线性分析理论和弹塑性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和程序,提供了三种常用薄壁梁柱节点中梁柱之间翘曲位移的传递规律。对楔形变截面梁和压弯杆的弯
胡允棒编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用表(第2版)》根据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248-2012、《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等编制。在本书中,可以很方便地查到具体化了的规范的有关规定,如受拉钢筋在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时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各种构件的小*配筋率、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小配箍率、各种梁在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钢筋时沿全长的小配箍量(分别以“mm2/m”和箍筋直径与间距表示)、板在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钢筋时的小配筋量(以“mm2/m”和钢筋直径与间距表示)、梁附加横向钢筋承载力
《第2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系列》是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大赛而推出的获奖作品系列光盘,课件均内容丰富全面,与教学结合紧密,操作简便交互性强.适合教师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 《建筑钢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针对本课程具有理论问题复杂、构造节点繁多等特点,采用虚拟模型系统来辅助教学,以实体建模的方式,在电脑程序中再现钢结构的构件形式、变形形式以及节点构造方式等,然后在特定的程序环境中实现对虚拟模型的观察(包括旋转、平移、缩放等),并通过点击模型上的特定部件对其进行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各部件的形状以及模型的构成。模型直观形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概念、复杂的节点构造等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件采用网页格式,使用超链接、地
张毅刚编著的《索结构典型工程集(上)》汇集了 我国近十年建成 的100项不同特点的索结构典型 工程,包括10种主要结构类型。 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单 向张弦结构、双向张弦结构、空 间张弦结构、弦支穹顶结构和管内 索结构共五章;下册包括:悬索结 构、索穹顶结构、拉索拱结构、斜 拉结构和幕墙索结构共五章。本 书从设计特点、施工特点、施工模 拟分析和施工过程监测等方面,以 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我国索结构 建造技术近十年的发展。所选工 程均是参编者直接参与施工或咨 询的工程。 《索结构典型工程集(上)》既是一本宝贵的索结 构工 程资料集,也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应 用索结构技术提供借鉴。
本书采用独特的方法阐述了非晶态固体的基础理论。将非晶态固体分为无机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金属合金和薄膜四类,构建了非晶态固体的结构模型,定义了理想的非晶体固体的原子排列,澄清了玻璃固体中非晶态原子排列的奥秘。 本书是学习路径积分的一本经典著作,不仅可供物理系师生使用,也是专业人员极好的参考资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火灾高温下耐火行为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已成为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近年来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组合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支梁、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等足尺结构和构件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基于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结构和梁托柱框架转换结构整体火灾行为的理论分析所取得的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该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受火灾作用的灾变机理和承载性能劣化规律,可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火设计与灾后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结构研究与设计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师生参考。
从感性信仰到理性规划、从美学转化到逻辑的心路历程,重燃您对建筑的热爱﹗ 10 堂关于建筑设计的修练课 本书将整个建筑设计学习过程分阶段讲解,让读者循序渐进地练习: *步:训练自身的手和眼,触发对空间敏锐的感受力; 第二步:用理性的空间思考来锻炼脑部,用文字推演训练脑袋的逻辑性; 第三步:然后用*温暖与感性的设计传递思考,诠释你独特而全面的建筑方案。 清楚而有逻辑性地渐步排列,从没有上过任何一堂建筑课的人士都可以开开心心领略建筑设计的有趣所在。 20 个必做的挑选、临摹、分解练习 透过每个章节都有必须做的练习,包括挑选案例的方式、拆解建筑的方法、临摹的重点,开始磨练你的空间脑、文字脑,*终成为创意十足、提案顺利的建筑脑,让老师(或业主)清楚看见你的独特创意。
金立虎主编的《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及装饰保温贴面砌块生产与应用技术问答》共15章,主要介绍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及装饰保温贴面砌块相关概念,我国现型建筑节能外保温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的块型,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及装饰保温贴面砌块所用的原材料,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生产设备,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生产工艺,复合保温砌块模振成型设备与工艺,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建筑构造体系,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施工工艺,混凝土装饰保温贴面砌块的块型,混凝土装饰保温贴面砌块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混凝土装饰保温贴面砌块建筑构造体系,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及装饰保温贴面砌块或砌体的相关热工性能计算,装饰保温贴面砌体的施工工艺,混凝土复合保温填充砌块及装饰保温贴面砌块的建筑应用
图案表现是建筑师在设计项曰时所使用的基本的技能。现在,除了传统的手绘、草图、图表和平面图等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工具可以用于改善建筑师的视觉表现,借助于这些表现,又随之产生了更多新的观察视角,比如数字模型或者集成照片等。通过草图来分析建筑项目能够了解大量建筑结构本身无法体现的细节,也就是当地的历史、设计的实现机理或者结构上的解决方案等。草图能够体现作者的特点,他的参照点,他的个性,甚至他的情绪。我们也许可以认为手绘图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品,讲求构图、色彩和纹理。 住宅的确是一种经典的建筑项目。这种建筑具有与人类同样的历史,它是社会与生俱来的产物,它体现着人类私人生活的方式。当代建筑师具有精湛的技艺,了解各种新材料,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或环境要求解决各种难题。因此我们看到了各种
本图集汇集了各类室内及庭院景观设计及施工图常用图块、详图,是从大量的设计施工图实例中精选出来的,经过加整理,使其典型化,综合而成。内容涵盖景观图块、水景、花坛、亭子、平台、景桥、廊架、地面、柱子、栏杆,入口、走廊、梯下景、端景台、景观墙、屋顶花园、生态餐厅、漏花纹饰等部分,品种繁多,图样丰富,风格各异。 本图集附带光盘,书中每个图形元素在光盘上都有对应独立的DWG源文件,用户可以即插即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成图的效率。 本图集适用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装修、景观产品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等技术人员、景观爱好者、建筑与环境艺术院校师生参考。
超高层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是现代超高层 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主要形式。郑山锁、侯丕吉、王 斌、李磊编*的《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的多尺度 分析与优化设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这种结构地震损 伤的多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的弹 性与弹塑性分形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混凝土综合损伤 本构模型研究,钢-混凝土界面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SRHPC构件及其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RC剪 力墙构件及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研究,SRC框 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楼层损伤模型研究,SRC框架- RC核心筒混合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SRC组合结构 材料,结构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组合与混合结构 的抗震优化设计,SRC构件考虑粘结滑移效应的非线 性纤维梁柱单元建模方法,SRC梁一柱节点单元模型 及其核心区剪切块数值模型。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专业
本书基于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现实背景,立足当前国内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现状,邀请了国内一流的行业专家学者,并在行业协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借鉴国际上钢结构的先进设计及建造理念和技术,历经一年多时间,经多次编审讨论会议,编写而成。全书共分4篇19章,全面系统地阐释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基本知识,材料及结构特点,设计集成,生产与安装,智能建造与质量成本和管控评价。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既考虑到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又兼顾现实的落地 性和实践性,可以说是当前建筑钢结构行业技术人员的一本案头工具书。 本书适合于从事建筑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及质量管理人员,对于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第1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系列》是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推动建筑类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和传播应用,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举办多媒体课件大赛并推出获奖作品系列光盘,每张光盘附课件说明手册1份。系列光盘内容涵盖建筑领域多个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制作思路与手法形式多样,与教学结合紧密,操作简便交互性强,适合教师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 《钢结构设计原理》多媒体课件主体框架由VB 6.0开发,内嵌6章教学内容的电子讲稿,每章包括大纲要求、作业等教学环节,并附样题试例3套。本课件是在专业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大纲要求,将理论内容加以系统总结,并包含国内外典型的各种钢结构照片和自绘图片数百张,内容丰富,简单实用。课件不仅适合教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