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露德》是黑塞的一部 艺术家小说 ,描写作曲家 我 与歌唱家摩特与格特露德夫妇的故事,以及这对才华横溢的歌唱家人生与事业的悲剧。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他们如太阳和月亮,如陆地与海洋, 一旦相遇,他们就注定会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或互相毁灭。 但纳尔齐斯告诉歌尔德蒙,他们的使命不是要走到一起, 而是相互认识,并学会尊重对方的天性。 因为,区别于他人的天性是他所珍视的, 一个人只有尽其天赋所能去努力实现自我, 才能做他可以做的崇高和有意义的事。 黑塞能够以比在《荒原狼》中更为超然世外的姿态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这一命题上。他在试图寻求人性的更完美的出路。 吴晓东(北大中文系教授)
《骏马山庄》是黑塞的长篇小说,描写隐居山林、潜心创作的画家约翰 维拉古的婚姻悲剧,提出了 艺术家的婚姻 这个难题。
人类世的到来,是命运还是挑战?是机遇还是诅咒? 从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到21世纪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短短200年间,人类对大自然和世界的改造超越了过往数千年。 奥地利新生代小说家菲利普 韦斯在他的小说《人坐在世界的边缘,笑》中,让5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叙事者开口说话,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反思世界的变化 第一卷《我之百科》 1870年,巴黎,波莱特,一个17岁的叛逆女孩,对生活有着无限的渴望 1871年,她离家参与起义,经历时代的波谲云诡。 1873年,她前往维也纳参加世界博览会,结识日本人大友哲雄(后来成为其丈夫)。 随后,她成为第一批前往明治日本的欧洲女性之一 波莱特把自己数千页日记中的人生经历剪碎、重排、按概念分类、以字母顺序编撰为词条,出版了辞书形式的自传《我之百科
《草中鸽》是德国著名作家、战后德国文坛传奇沃尔夫冈 克彭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51年发表后立即轰动德语文坛,被评论界誉为 开创新纪元的小说 。它与克彭之后创作的《温室》《死于罗马》组成著名的 战后三部曲 ,共同奠定了克彭在当代德语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为其赢得了包括德语文学桂冠奖项毕希纳奖在内的诸多荣誉。 小说讲述了慕尼黑1948年某一天内发生的一系列琐碎事件,多视角、全景式地刻画了几组来自不同的国家、阶级与种族的小人物在偶然中的交集。他们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各种令人不安的冲突与意外之中,一切寻求意义的努力最终都随着一天的结束以失败告终。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意识流与象征手法,通过剖析普通人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对战后德国混乱虚无的社会状况,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困境进行了冷峻的审视与反思。
埃米尔·辛克莱从小生活在温暖而美好的光明世界,一个谎言让他陷入黑暗的世界。深感 望与无助的辛克莱渴望解脱,却无法向任何人开口。德米安的出现,帮助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之后辛克莱每每感到不安、遭遇困惑之时,德米安总会及时出现,帮他走出困境。德米安不仅是辛克莱的朋友,也是他的引路人,带领他克服恐惧,找到真正的自己。辛克莱从此不再彷徨,越来越坚定地朝着自己的内心前行……
长篇小说《荒原狼》描写一个现代人自我的挣扎,人格的撕裂,反映了信仰崩塌后一代人的苦闷与彷徨。
《彼得 卡门青德》是黑塞的成名作。 彼得 卡门青德是瑞士山民的儿子,少年时好梦想,他进城念完大学,在都市卖文为生,终因不能适应那里的喧嚣浮躁,回到家乡
《朗读者》作者施林克樶新短篇小说集,包含九则故事,令人惊奇、不安和愉悦,涉及生活中那些戏剧性的告别 关于不同生活阶段的人们的遭遇,那些成功与失败的爱情,信任与背叛,希望与纠结,以及记忆的力量与伤害。 正确的事情往往存在于错误的人生,而正确的人生常常经历错误的抉择。 爱并不是幸福结局的秘诀。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的祖父母编辑一份名叫《通俗小说》的杂志,可是他们从不让德鲍尔读。德鲍尔却意外从祖父母给他的草稿纸背面读到了其中一部小说的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赛返乡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父与子、男与女、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法律的故事,它揭示战争创伤后的人性,追问救赎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