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在曼哈顿长大
    •   ( 717 条评论 )
    • [美] 伍迪·艾伦 /2024-12-04/ 中信出版社
    • 感到快乐很难,所幸还有伍迪 艾伦。 这里有十八篇幽默狂想的 文学脱口秀 ,调侃婚姻、中产、焦虑、好莱坞、审美标准、死亡等话题。这些快感缺失的艾伦式主人公,向你展示他们眼中可笑又可怜的世界,尽管他们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法处理日常生活的荒谬。 最后一篇六十页长的自传体小说《在曼哈顿长大》,交织着浪漫、感伤与疑惑不解,那是在这个 为了让他一辈子都搞不明白而专门设计的世界 上的又一个矛盾之谜。 如果你想随性一读并被逗乐,短暂离开糟糕现实,那么这本书是一道甜点,如我之前的作品一样。 伍迪 艾伦 如今我们比以往都更需要能逗人发笑的 小丑 ,有请伍迪 艾伦登场。

    • ¥36.5 ¥59.8 折扣:6.1折
    • 长岛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36 条评论 )
    •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2025-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70年代的纽约长岛,一个爱尔兰口音的男人敲响了艾丽丝家的门,从那一刻起,一切都改变了。艾丽丝和托尼二十年来安稳的婚姻生活岌岌可危-这个陌生人将揭示一个秘密,让艾丽丝质疑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多年来,她第一次感到自己离家很远,这个秘密促使她再次回到爱尔兰,回到母亲身边,与她曾选择离开的小镇和邻人重逢。她当年嫁给托尼是个错误吗?现在是否已经太晚,无法重新选择另一条路?艾丽丝还有可能真正回到过去,重拾那段似乎已远去的爱情吗? 从《布鲁克林》里背井离乡的小镇姑娘,到《长岛》中两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艾丽丝始终徘徊在漂泊与回归、挚爱与痛失、个人的自由与责任之间,她仍然是那个聪慧沉静的女主角,却似乎更有主见和魄力了。恩尼斯科西小镇上那些熟悉的面孔也轮番出场,交织出一部情感丰富的杰作。 《长岛》讲

    • ¥43.2 ¥72 折扣:6折
    • 白日尽头 燕妮埃彭贝克著 五次死亡四次重启人生一个女人的史诗 以一位女性曲折漫长的人生历程呈现20世纪欧洲的残酷历史
    •   ( 100 条评论 )
    • (德)燕妮·埃彭贝克 /2023-09-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她是摇篮中窒息而死的女婴;她在战后凋敝的维也纳度过困顿的少女时代;她在政治上觉醒,投身运动,又在肃反中失去一切;她回到东德,成为人民作家,在掌握话语权的巅峰猝然离世;她活到九十高龄,失去了记忆,而养老院之外已是另一个国家……她在20世纪经历了三个帝国、两次大战、五次死亡,从世纪之交的加利西亚犹太小镇,到“一战”后的维也纳、斯大林时期的莫斯科,再到重新统一的柏林,有的她被热爱,有的她被背叛,有的她淡入历史,被人忘却。全书五卷,每一卷都以她的死亡结束,其后每一卷又重新想象假如她活了下来,可能拥有怎样的人生:一个婴儿小小的坟茔,本可以和阿尔卑斯山一样大。在看似不可避免的历史动能中,所有这些“假如”的总和意味着什么?一切终将逝去,句子被烧成了灰,足迹会消失,最后剩下来的是一个生命坚不

    • ¥39.4 ¥64 折扣:6.2折
    •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 云南人民出版社
    •   ( 28 条评论 )
    •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2024-06-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芭雅嘎是女巫,但不属于女巫的团体;她既可以是善人,也可以是恶人;是母亲,也是杀死女儿的凶手;是女人,但没有、也从未有过丈夫;她伸出援手,也策划阴谋;被人类社会驱逐,也与人类沟通;是战士,但也操持家务;是“死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她会飞,但同时也被束缚在地面上;她只是个“偶然出现的人物”,却也是主人公通往幸福之旅的关键一站:“礼貌的”和“粗鲁的”主人公在她的小屋前驻足,他们吃饱喝足,舒服地洗个澡,听取她的建议,带走她送的魔法礼物,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翻译成更现代的语言,她是异见者、流放者、失败者、隐居者、老处女、丑八怪。她的形象依赖于口述传统,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一面集体的镜子。她的人生故事开始于更好的时代,那时她还是金色芭芭、大地之母。后来,她成了被驱逐的稻草人,但依然用

    • ¥41.9 ¥68 折扣:6.2折
    • 大学小课 重读西方经典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24 条评论 )
    • 韩毓海 /2024-09-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本书为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导读”课讲稿。作者选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克劳塞维茨、黑格尔、马克思、熊彼特、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影响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家进行讲解,展示了“西方”从哪里来,近代西方如何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同时更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者立足中国自身的文明历史与当下中国,在对西方思想理论进行拆解、重述的过程中,重点就自由意志、劳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与文化、建设现代化国家等要点做了思想脉络的梳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做了深刻而生动的阐释。 本书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直面文明差异,

    • ¥38.9 ¥59 折扣:6.6折
    • 纽约上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13 条评论 )
    • (英)詹姆斯·伍德 /2024-09-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纽约上州正值隆冬时节,寒风凛冽,万物冰封,此时此刻,英国哲学学者凡妮莎陷入了又一场精神危机……父亲和妹妹专程从伦敦来访,但正如过去一样,依旧无法理解她为何一生反复陷入存在主义式的困境。同样的爱恨纠缠或一地鸡毛,每个人却各尝冷暖,感受并不相通。奎里一家面临的问题也是作家问向读者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抽象的精神危机,而另一些人却总是能够脚踏实地应对现实问题?幸福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还是天性决定了一切?思考人生有助于获得幸福吗?如果,正如凡妮莎最喜欢的哲学家所说,“专享严肃的事业是生活”,我们又该如何生活呢?

    • ¥40.5 ¥68 折扣:6折
    • 夜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75 条评论 )
    • (美)克莉丝汀·汉娜 /2021-11-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一个夏日清晨,没人注意到,生活在法国乡间的一家人,宁静的日子开始起了变化。姐姐薇安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她温顺谦和,细心经营来之不易的生活。妹妹伊莎贝尔年轻气盛,失去母亲又被父亲放弃的她似乎要与全世界为敌,也从不向挫败低头。两人相互依赖,却又对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此时战火蔓延至整个巴黎,一切变得面目全非。伊莎贝尔始终不放弃抗争的决心,而薇安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安度日,为此她们分歧不断,矛盾重重。性格迥异的两人终于做出不同的抉择,也迎向了各自的命运……

    • ¥40.5 ¥68 折扣:6折
    • 深河 南海出版公司
    •   ( 46 条评论 )
    • (日)远藤周作 /2023-10-01/ 南海出版公司
    • 每个人都有隐秘的困境与人生,无论多么丑陋肮脏的人,这条深深的河都不拒绝。 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游客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性的职员,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作家,也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人,还有无法爱上他人的女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不能对别人说的秘密,他们背负着这些秘密生活,必须在恒河里得到净化。

    • ¥37.6 ¥59 折扣:6.4折
    • 帕特森 中信出版社
    •   ( 63 条评论 )
    •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2022-05-01/ 中信出版社
    •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擅长以敏锐的感觉和明快的风格描写周遭的事物和生活的经验,继艾略特之后开启了美国新一代的诗风。《帕特森》为威廉斯的代表作,体现了他以一个地方映照整个世界的努力,及开创一种诗歌新局面的雄心,其出版被誉为美国诗坛的“地质事件”,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帕特森》中,帕特森既是一个人又是一座城市,威廉斯戏剧性地将两者相融,面对一个充满隔阂和孤独的现代社会,寻找一种弥合和抚慰的新语言。

    • ¥46.2 ¥75 折扣:6.2折
    • 猴山上的梦 沃尔科特戏剧集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 /2023-04-01/ 广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戏剧家沃尔科特最重要的戏剧集。沃尔科特被誉为“英语文学中优选的诗人”,他在戏剧上成就亦极高。本书是沃尔科特戏剧首次向中文世界的系统呈现,收录《多芬海》《提让和他的哥哥》《马可康,或雨中的六个人》以及获空前成功的《猴山上的梦》等四部戏剧代表作。这些“戏剧形式的诗、诗形式的戏剧”,已成为越来越被人们所珍视的公共资源。

    • ¥37.7 ¥62.8 折扣:6折
    • 敦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28 条评论 )
    • (日)井上靖 /2021-07-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赤色的太阳向西方的草原沉去,只剩下血色的晚霞染红了旷野。 赵行德发现远方城墙上隐约有人影晃动,那人影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黑点。他不自觉地盯着那个黑点。 这时,一直静止不动的黑点骤然跃起,径直飞落下去。那身体沿着城墙下落,似乎拖了一根长长的尾巴。赵行德感到身前那千万大军,成群的战马,都从视线里消失了,他的眼里只剩下那个黑点,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无数人拿着这本小说,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

    • ¥30 ¥49 折扣:6.1折
    • 雪落香杉树 戴维·伽特森 著 1995年福克纳奖作品 美国当代文学经典 冯唐、李国庆等推荐阅读
    •   ( 96 条评论 )
    • (美)戴维·伽特森 /2022-06-01/ 中信出版社
    • 一位美国中学教师用十年时间写下令的自己一夜成名的故事,虚构了西雅图附近一座香杉积翠,草莓遍地的海岛,一处被海水封闭的小型人世,交织上演着爱情、战争、种族歧视和悬疑谋杀案……日裔少女初枝的生活中先后到来两个男人:邻居男孩伊什梅尔是她的初恋,他们气息相通;暗恋她并最终成为她丈夫的日本同学宫本天道,他们血脉相连。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矛盾空前激化,日裔居民被遣送去西部荒漠中的集中营。男人们走上战场。战争粗暴地打断了爱情,交错了命运……多年以后,在一桩疑是谋杀案的庭审现场,无法求取公平的爱情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再次汇聚在命运的交叉点。一座海岛的灵魂和一位日本疑犯一起面对着法庭的审讯:善与恶、爱与宽恕、公正与偏见,仁慈与冷漠的主题交织奏响在每一颗莫测人心的键与弦上,组成一部恢弘精妙,洞彻

    • ¥42.5 ¥69 折扣:6.2折
    • 不要问我时间如何流逝 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诗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89 条评论 )
    • (墨)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 /2022-10-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西语伟大诗人之一,他与定居墨西哥的阿根廷大诗人胡安·赫尔曼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并称为当代墨西哥诗坛三巨头。帕切科的诗在语言上平实、自然,但包含深刻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思考,多以时间、自然、人类存在以及历史变迁为主题,将艺术的轻盈与现世的沉重完美结合在一起。 帕切科生前几乎拿遍西语文学界所有重要文学奖项,更于2009年荣膺有“西语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塞万提斯奖”,其诗备受诸多文学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本书是帕切科中译诗集,由知名西语文学译者范晔精心编选、翻译,遴选出其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全面呈现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足迹。

    • ¥36.9 ¥62 折扣:6折
    • 不信之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14 条评论 )
    • (英)詹姆斯·伍德 /2024-06-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写不出的博士论文,忍不住下笔的个人写作项目,岌岌可危的经济状况,濒临破碎的婚姻,原生家庭的变故…… 一个青年博士的学术挣扎和感情生活的困顿,在詹姆斯·伍德这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犀利、风趣的展现。本书是他多年来真实生存经验及文学洞见的结合之作。由于自身的评论家特质,伍德在刻画这群英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群像之时,也用自己那种特有的柔情、优雅的品格,宽恕了他们的失常和冒犯,并为读者带来了这种社会较量以外的慰藉和情感力量。本书语言独到,灵气逼人,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当代人物小说,更是对知识界身份的一种自我质询。

    • ¥40.5 ¥68 折扣:6折
    • 变形记:中短篇小说集 [奥地利]卡夫卡
    •   ( 37 条评论 )
    • [奥地利]卡夫卡 /2012-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变形记》|《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门前》、《饥饿的艺术家》、《乡村教师》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均采用象征、隐喻、夸张等手法,情节生动,语言简洁流畅;故事怪诞离奇,无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无前因后果,给人以梦幻、神秘、奇特的感觉。作品的主人公几乎都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境地,他们在离奇古怪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的目标,但往往又以失败而告终。

    • ¥35 ¥54 折扣:6.5折
    • 不知归处 茨威格的流亡人生 乔治普罗尼克著 茨威格晚年传记二战流亡人生《昨日的世界》作者人物传记书籍 生活·读书·新知三
    •   ( 55 条评论 )
    • (美)乔治·普罗尼克 /2023-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传记类获奖作品2014年前言评论INDIEFAB年度图书奖传记类提名60岁生日前,茨威格完成了《昨日的世界》的重写,获得了一段舒适平淡的时光。此前的几年里,他经历了故国覆亡,并在漫长的流亡中发现自己已然丧失了母语和文化的参照。故土不可归,英国——甚至作为他心中文化艺术殿堂的欧罗巴大陆亦然;美国不是归处,巴西虽有时让他仿若“身处家乡”,也终归不是他想要回去的昨日的世界。游历了那么多国家和城市,肉体和灵魂双重的流亡令他越发找不到栖息之地、身心俱疲,“我们在任何国家都将无家可归,我们没有了现在,也没有未来”。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和妻子洛特在巴西彼得罗波利斯自杀。“我们的世界已经被摧毁”,他曾说,而这大概是他想到的回到昨天之前世界的专享方法。

    • ¥48.2 ¥79 折扣:6.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