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 ,是对星野道夫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 星野道夫用镜头扑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爱记录极地的风景、动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 心灵之旅 。 星野道夫曾说: 当人生将走至终点,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 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来到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本书以《早春的中国》精装版为基础,挑选出200余张尤为经典的作品,以更加方便阅读的开本和装帧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以震撼人心的微距摄影呈现种子终极之美,继畅销书《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之后又一自然科普力作! 英国摄影艺术家列文 比斯受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邀请,在皇家植物园种子库中挑选100种果实或种子进行微距摄影。他用震撼人心的镜头捕捉种子与果实的细节。每一幅图片都展示了肉眼难以看见的种子纹理和质地,让读者得以想象植物种子数千年来的奇异惊人演化。每一幅种子图片均配有一段科普文字。
本书以画册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武汉的城市面貌、产业格局、建设成就、历史文化底蕴、宜居生态环境及市民精神风貌等,打造军运会主题宣传图书,并作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外事、外宣、国际交流等重要活动的官方宣介画册。
浮士德说: 你真美啊,请停一停。 在 《美之地图》里,时间停了下来。 《美之地图》是罗马尼亚摄影师米哈埃拉 诺洛茨发起的一个摄影项目,诺洛茨于2013 2017年自费前往50多个国家旅行,并为当地女性拍摄肖像,记录这个世界上女性多元的生活状态和丰富多样的美。这些摄影作品发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目前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 《美之地图》收录了诺洛茨500余幅作品,镜头前的她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到伦敦街头,从印度的乡镇集市到约旦古城佩特拉。她们有着不同的发色、民族、职业、年龄、信仰,她们的美个个不同。 我想,美意味着做你自己,真实,自然,不做作,内心坦荡可鉴。如今有太多的压力让女性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打扮和行动,在一些环境里,女性被要求谦卑顺从,把身体包裹得越多越好;而在另
★ 亚历山大 克鲁格 格哈德 里希特 作为电影导演,克鲁格是 新德国电影运动 的重要成员,曾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金狮奖,作为作家,克鲁格获得过德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文学奖毕希纳奖,作为电视制作人,他获得了德国重要的电视奖项之一的格里梅奖;里希特则是美术史上的传奇人物,被称为当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数次创下在世画家作品的拍卖纪录。本书可视为两位大师联手创作的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探讨时间与历史、图像与故事的深层联系。 ★ 陈丹青、 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一致推荐 ★ 文学和摄影交织的静默手帖 64张照片,88个故事,来自世界*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人知晓的静默时刻,终于如此隆重地被记录、展示和阐发。
本书是作者于1980年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所拍摄的照片整理而成的一部摄影集。作者带着好奇的目光,记录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社会,镜头聚焦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淳朴和煦的老人以及恬静悠然的城市生活。照片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让人切身感受到,与他人在一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些发自内心而绽放的笑脸,透出温暖和安稳;那一张张动人的脸庞,带我们重温久违的纯朴、简单与真实!
西尔维娅 普拉斯是 自白派 诗歌代表,首位死后获颁普利策奖的诗人。她擅于挖掘深刻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中,生命亮光与阴影在此交错,生与死的议题在此争辩,浓烈的情感与严谨的诗风在此力求平衡。 《精灵》是普拉斯的后遗作,风格独具,技巧纯熟,忧郁的气质和哀愁的情调弥漫其间。由陈黎与张芬龄翻译的完整版《精灵》所收诗作包括两部分: 普拉斯亲订本 四十一首与 休斯编辑本选入诗 十四首,另附普拉斯诗中译七首及为BBC广播节目 普拉斯新诗作 所写文稿。力图全面呈现普拉斯关于生之欲望与死之艺术的绝唱。
武汉印象 2020 丛书中的作品记录了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重振保卫战 三 战并举 ,展现了英雄的武汉浴火重生、再创辉煌的品扬风采。丛书由原来的四卷改为两卷, 分为《武汉印象 2020 散文诗歌》和《武汉印象 2020 美术书法摄影》,由原来的 32 开改为正度12开,调整了整体的排版布局,改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武汉印象 2020-散 文诗歌》根据内容配备插图(篆刻),并邀请众多书法家题写诗文标题,版面更加生动活泼, 体现了各艺术门类的融合互补。
2014年12月前后,作者先后完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南极与北极之旅,地球两极所有的风景,是意料之中的绝美,也是超乎想象的纯净。这样的南极与北极散发着极致的魅力,让作者为之上瘾,又两次赴南极大陆、三次进入北极圈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看到的就是南极!就是北极! 笔墨和镜头都是有限的,但两极的纯净和壮阔却是无限的。 希望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故事、建议和攻略,可以帮助怀揣旅游梦想的你们,开启你们的极地之旅!
本书通过百余幅高清卫星图像,遍数七大洲中那些人类活动后产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环境变化。雄伟的建筑轮廓、一望无际的住宅区、城郊的村庄布局,无不显露出大都市的发展轨迹。各个大洲的高清图片记录了人类为开垦与采矿而不断占用土地的情形,但从48万米到68万米的高空向下看去,这些地方也有令人惊叹的美。本书还呈现了格陵兰岛上的居住点、沙漠中的绿洲以及南极科考站等*生存环境下的景象。 这本大开本的卫星图集显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聚焦于人类生存空间中那些令人着迷的细节,并期望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公众在意识到自身改变自然的能力后,也相应地承担起对未来应负的责任。
如同毫无诗意之处开出的花朵,每个人都曾经历生命中一闪而过的静默时刻,《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精)》收录的,即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和文学家、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对于这些时刻的记录和讲述,63幅图片,88个故事,看似偶然,却叉仿佛预示某种命运,微不足道的瞬间,有时重大到让人难以释怀。
本书以 意境 概念作为基点,形成以风格、意境、品味为核心概念的摄影意境论,并从意象和意境、理论和创作、风格和品味、图象和言说、科技和艺术、 求真 和 造境 、形成和建构、创作和表现、能动和发展等方面,对摄影理论进行了本体意义的建构。建构兼具西方哲学的本体意味及中国文化传统内涵,是现代中国摄影理论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理念引领下的研究和探索。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级) 品味、意境、风格的体系建构:中国美学理论视野下的摄影意境论 (项目号:15YJA760004,已结题)主要成果。
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尼泊尔自然、人文风情的图文书,内容均来自摄影师苏学的亲历拍摄,其中,既有拍摄的行走线路和注意事项,又有作者拍摄时的感悟和总结。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属青藏高原南底),北与中国相接,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邻。喜玛拉雅山脉是中尼的天然国界,包括珠峰在内,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中尼边境。全国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850万人。在尼泊尔,通过奉献贡品、宗教仪式遵循神的法规和受神的安慰是每日生活的重要部分。本书作者苏学,十余年来三十多次往返尼泊尔,拍摄了数十万张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精美摄影作品,无论是加德满都还是博卡拉,无论是生活的日常还是绝美的风光,尼泊尔无不令人神往。
本书收录了摄影家尚君义于1985 2010年所拍摄的胡同照片,这些图像展现了北京人在胡同里真实的生活状态:家长里短儿是街坊们唠叨不完的话题,撒欢儿是发小们一起长大的共同回忆,一把年纪的老人遛鸟下棋侃大山,街面儿上人们营生忙活总是不缺新鲜事。 作者常年行走在胡同里,用相机记录市井生活,用京腔京韵解读注释每幅照片。静止的影像,诙谐的方言,使读者能够沉浸于胡同里的日常之中,感受那个温情流溢的年代。
这100幅出色的图像代表了2014年专业或业余自然摄影师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获得认可。这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反映了摄影师不同的风格和各自的故事,也反映了新技术的使用和年赛的高道德标准。 这些照片由国际评审团从来自96个国家的41 000多幅参赛作品中选出,以表彰他们的艺术价值、原创性和技术优势。摄影作品的主题、风格和类型范围广泛,包括别具一格的行为的非凡图像、令人回味的肖像、真正的荒野景观和发人深省的报道。本书呈现出令人惊叹的野生生物摄影,提醒我们这个星球上存在怎样的生命奇迹。
张天才是山东省蓬莱市人,于1973年烟台师专数学系毕业,担任高级中学数学教师。1983年调党政机关工作,曾任市政府县级领导干部。2007年退职休养。《张天才诗歌摄影作品集》收录的就是他的摄影作品及其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