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画册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武汉的城市面貌、产业格局、建设成就、历史文化底蕴、宜居生态环境及市民精神风貌等,打造军运会主题宣传图书,并作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外事、外宣、国际交流等重要活动的官方宣介画册。
西尔维娅 普拉斯是 自白派 诗歌代表,首位死后获颁普利策奖的诗人。她擅于挖掘深刻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中,生命亮光与阴影在此交错,生与死的议题在此争辩,浓烈的情感与严谨的诗风在此力求平衡。 《精灵》是普拉斯的后遗作,风格独具,技巧纯熟,忧郁的气质和哀愁的情调弥漫其间。由陈黎与张芬龄翻译的完整版《精灵》所收诗作包括两部分: 普拉斯亲订本 四十一首与 休斯编辑本选入诗 十四首,另附普拉斯诗中译七首及为BBC广播节目 普拉斯新诗作 所写文稿。力图全面呈现普拉斯关于生之欲望与死之艺术的绝唱。
★ 亚历山大 克鲁格 格哈德 里希特 作为电影导演,克鲁格是 新德国电影运动 的重要成员,曾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金狮奖,作为作家,克鲁格获得过德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文学奖毕希纳奖,作为电视制作人,他获得了德国重要的电视奖项之一的格里梅奖;里希特则是美术史上的传奇人物,被称为当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数次创下在世画家作品的拍卖纪录。本书可视为两位大师联手创作的一件难得的艺术作品,探讨时间与历史、图像与故事的深层联系。 ★ 陈丹青、 梁文道、汪晖、赵汀阳、朱朱一致推荐 ★ 文学和摄影交织的静默手帖 64张照片,88个故事,来自世界*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人知晓的静默时刻,终于如此隆重地被记录、展示和阐发。
武汉印象 2020 丛书中的作品记录了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重振保卫战 三 战并举 ,展现了英雄的武汉浴火重生、再创辉煌的品扬风采。丛书由原来的四卷改为两卷, 分为《武汉印象 2020 散文诗歌》和《武汉印象 2020 美术书法摄影》,由原来的 32 开改为正度12开,调整了整体的排版布局,改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武汉印象 2020-散 文诗歌》根据内容配备插图(篆刻),并邀请众多书法家题写诗文标题,版面更加生动活泼, 体现了各艺术门类的融合互补。
如同毫无诗意之处开出的花朵,每个人都曾经历生命中一闪而过的静默时刻,《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精)》收录的,即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和文学家、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对于这些时刻的记录和讲述,63幅图片,88个故事,看似偶然,却叉仿佛预示某种命运,微不足道的瞬间,有时重大到让人难以释怀。
远洋渔业是世界上 危险的行业之一。在历经两个多月跟随远洋渔船出海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李颀拯冒着极大的风险,克服巨大的困难,向我们呈现了远洋捕鱼人艰辛、危险的生活,海洋渔业资源因人类越来越无度的捕捞所带来的困境,以及人与自然间永无 改的相互依存关系。
张天才是山东省蓬莱市人,于1973年烟台师专数学系毕业,担任高级中学数学教师。1983年调党政机关工作,曾任市政府县级领导干部。2007年退职休养。《张天才诗歌摄影作品集》收录的就是他的摄影作品及其诗歌作品。
认清摄影面目,掌握摄影分类,明了摄影规律;欣赏名家名作,扩大审美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分析各类作品,借鉴他人经验,学习专业技艺。摄影赏析一书立足于公正客观的角度,综合讨论摄影赏析的规律方法及具体应用。采用理论观点与实际案例结合、经典佳作图片与具体分析文字相对照的编写方式,结合摄影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而编写。内容主要包括摄影体系分类、总体评价要求、常见摄影门类作品解析等。摄影赏析一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摄影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是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理论和作品欣赏的重要参考。
《一站一坐一生:一个中国人 62年的影像志》是一本照片册,2007年被收藏家仝冰雪发现并在网上公布,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照片册记录的是福州人叶景吕连续 62年的留影,从1907年到1968年,从27岁到88岁,每年一张,其中绝大多数的时间他是一年站姿、一年坐姿轮换照相。62张照片,忠实记录了叶先生从风华正茂到人生暮年的完整过程。 那么,叶景吕是谁?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人生?照片从公布到现在 10年时间,又如何在媒体、网络广泛传播?为何还多次受邀参加了摄影或艺术大展? 作者仝冰雪,以一个收藏家和研究者的历史情怀,带你探究照片背后的故事,解读每一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并引领读者感悟影像背后的社会人文价值。
在很多普通游客眼里,喜马拉雅山脉几乎与珠穆朗玛峰画着一个等号,他们到拉萨之后,急切向往着旅行社安排的去珠峰的日子,期盼站在世界靠前峰面前,面对相机,双臂伸向空中,留下自己的意气风发的影像。但对喜马拉雅的其它地域却知之甚少。本书所涉及、所介绍的,仍只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小部分,作者希望,本书读物在满足读者基本好奇的同时,能激发作者对这条伟大山脉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