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王嵬在西北、青藏地区拍摄火车的旅行记录。本书将为读者讲述:拍火车过程中的乐趣、挫折、困难及冒险;在5A级风景区都未必能看到的壮美山河;行驶在崇山峻岭间、大江大河上的各种各样的火车;历经二十余年、跋涉数十万公里才获得的拍摄经验与技巧;发生在旅途中、火车上、火车站里的有趣和感人故事。本书包含500多张照片,内容丰富、图片精美,不仅是一本摄影书,也是一本游记、一本画册、一本精彩的故事集,相信本书会让更多读者爱上铁路摄影。
《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 ,是对星野道夫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 星野道夫用镜头扑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爱记录极地的风景、动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 心灵之旅 。 星野道夫曾说: 当人生将走至终点,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 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本书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很鲜活、很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浮士德说: 你真美啊,请停一停。 在 《美之地图》里,时间停了下来。 《美之地图》是罗马尼亚摄影师米哈埃拉 诺洛茨发起的一个摄影项目,诺洛茨于2013 2017年自费前往50多个国家旅行,并为当地女性拍摄肖像,记录这个世界上女性多元的生活状态和丰富多样的美。这些摄影作品发布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目前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 《美之地图》收录了诺洛茨500余幅作品,镜头前的她们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到伦敦街头,从印度的乡镇集市到约旦古城佩特拉。她们有着不同的发色、民族、职业、年龄、信仰,她们的美个个不同。 我想,美意味着做你自己,真实,自然,不做作,内心坦荡可鉴。如今有太多的压力让女性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打扮和行动,在一些环境里,女性被要求谦卑顺从,把身体包裹得越多越好;而在另
本书是作者于1980年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所拍摄的照片整理而成的一部摄影集。作者带着好奇的目光,记录了经济高速发展之前的中国社会,镜头聚焦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淳朴和煦的老人以及恬静悠然的城市生活。照片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祖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或朋友、邻居们在一起,让人切身感受到,与他人在一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些发自内心而绽放的笑脸,透出温暖和安稳;那一张张动人的脸庞,带我们重温久违的纯朴、简单与真实!
《克什克腾草原深处的牧歌》是一部关于蒙古马的摄影作品集,由摄影者李景章提供精美的摄影作品,著名诗人、散文家席慕蓉撰文。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蒙古马的俊美体态、矫健步伐、可爱姿态及其四季生活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与文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书中不仅描绘了牧马人、蒙古马与广袤大草原等自然景物完美融合、和谐共生的动人场景,更让读者直观而深刻地感悟蒙古马身上蕴含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特质,以及蒙古马的精神力量。
2014年12月前后,作者先后完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南极与北极之旅,地球两极所有的风景,是意料之中的绝美,也是超乎想象的纯净。这样的南极与北极散发着极致的魅力,让作者为之上瘾,又两次赴南极大陆、三次进入北极圈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看到的就是南极!就是北极! 笔墨和镜头都是有限的,但两极的纯净和壮阔却是无限的。 希望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故事、建议和攻略,可以帮助怀揣旅游梦想的你们,开启你们的极地之旅!
1988年8月 9月,杰里 菲尔德(Jerry Fielder) 优素福 卡什工作室的长期助理,现为卡什遗产管理人 聆听这位摄影大师回忆了他辉煌生涯中的许多肖像拍摄经历,录下长达九小时的录音。卡什谈到他的拍摄对象和早期经历,包括许多之前从未公开的事情。卡什在他早期的摄影集中写过很多与肖像拍摄有关的内容,但他很少对自己与那些名人的互动发表意见。 根据之前从未面世的1988年的录音,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前摄影策展人戴维 特拉维斯带领读者走过一段无与伦比的旅程,让读者认识卡什的众多标志性作品。他还构建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这位镜头背后的大师具有的洞察人心的惊人能力。卡什的工作建立在情绪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上。因此,他很少深入讨论他对自己的艺术经历的看法。特拉维斯不仅关注这些轶事本身,还为读者呈现以往出版物中一直缺少的一
刘铮主编的《桔多淇》介绍:桔多淇,197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先后从事平面设计及网络游戏开发,2005年成为职业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她的作品从人们 为熟悉的事物——食物或者动物来展开讨论,也有对生活方式的一些思考。食物用来吃不能浪费,但食物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材料。大饼、包子、凉菜和废瓶子同样指向不同的概念思考;蔬菜作为材料也可细分,新鲜的、蔫败的、煮熟的;提供丰富的哲学想象,白菜、南瓜、大蒜、姜、葱、萝卜、西兰花、藕、西红柿、土豆、芹菜……我们可以洞见一个相当宽阔的各式各样造型与色彩的世界。如再细分下去,葱这一类还可分为白洋葱、紫洋葱、大葱、青葱。蔬菜世界可挖掘的内涵还是相当可观的。 再说到动物,很多人喜欢猫,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我们对猫的了解 局限。自从微信建立
王征,1962年生于宁夏西吉县。中国摄影艺术 奖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重要代表人物,摄影家、画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策展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担任美国波特兰摄影节指导专家、亚特兰大摄影节专家见面会指导专家、美国“Critical Mass”专家评委、全国影展评委、全国青年影展评委等。第四届、第五届济南 摄影双年展总策展人。拍摄完成的大型纪实摄影专题“永远的西海固”,先后在荷兰那顿 摄影节、法国尼斯 摄影节、亚特兰大摄影节、美国休斯顿摄影节、美国旧金山摄影周、法国巴黎中国之家、中国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北京宋庄艺术馆、广州双年展等举办40余次展览,此外还举办过“是时非是/敦煌”个人纸本综合材料画展。 主要出版物有《寂寞生灵》《摄影中国1956—2006》《像说
本书旨在拓宽城市历史记录的广度和空间,通过一帧帧大气磅礴、生动活泼、静谧悠然的光影佳作,表现出广州城市风貌和社会的变迁以及“老广”们的城市文化认同。 本书着力于为读者提供各类广州城市风貌和各色人、物、事的摄影作品,从这些可视的图像及其相关文字中感受每一幕精彩的、感动的历史瞬间,“零距离”感受广州精神和城市文化。然而,无论是广州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全貌,还是广州城的富足与“老广”们的百态都并不是一两本书可以囊括的,本书仅尝试从历史长河中撷取几片浪花,期望着时过境迁,依然能够让读者看到关于广州的一些人、物、事,看到关于广州的时代“印迹”。
刘铮主编的《安哥(精)/中国当代摄影图录》是《中国当代摄影图录》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意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 本书介绍的安哥是中国当代 的纪实摄影家,原名彭振戈,1947年生于大连,曾任任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现为广东新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摄影协会理事。安哥被誉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摄影绕不开的人”,他带着一颗“记录见闻感悟,见证生活百态”的赤诚之心踏入了新闻摄影领域,用民间立场为社会、百姓留下真真切切的记忆光影,反映着老百姓对于时代生活的感受。在安哥看来,一个时代 重要的信息就在老百姓的饭碗里以及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劳作中。 本书整理了安哥的摄影作品,呈现了他的创作特色,是了解这位摄影家的一个不可错过的读本。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材:外国音乐剧独唱作品选(男声卷)》是音乐剧教学机构——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的教材。教材选取了30部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中的40首经久不衰的名曲,并附有30部音乐剧作品的简介和每首独唱作品的歌词大意。
水下摄影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追求,摄影师渴望着记录海洋之中的魔幻世界并将其展示于世人面前。本书中,资深水下摄影师托比亚斯·弗里德里希(Tobias?Friedrich)指导我们如何创作绝妙的水下影像,包含所需设备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获得强有力的构图,如何处理最终影像。他还运用了大量的案例以展示如何进行水下摄影创作,并对一些特殊摄影技巧的细节做出详细的说明,为摄影师的下次潜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