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标准青铜四器《大盂鼎》《夨人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为基本选材和依据,以 篆引 为标准概括了中国篆字的全部。以中国正宗篆书青铜器拓本文字为主,进行探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兼及书法理论和书写规则的阐述,涉及浩如烟海的文字演变与发展的渊源关系,就其历史沿革的时间而言,涵盖了自商代到秦汉长达2000多年;就其从篆书书法角度而言,本书很多问题的研究均是从新的起点开始,有很多新的尝试,如首次用上述四器铭文研究中国篆书、指出小篆作者当属程邈、首次给大篆科学分类、首次提出铜器铭文篆书书写四分法,等等。本书以弘扬我国上古传统国学为宗旨,使之发扬光大,促使社会广泛应用。以普及与提高并举,掀起使用上古优秀文化的高潮。
《中华碑帖精粹》是中华书局推出的一套适于日常欣赏与临习的常备字帖。荟萃百家推出楷、行、隶、篆、小楷各书体代表书家代表作品。优选版本遴选上佳版本,精心裁裱,近于原大呈现,与书法原作相对。原色精印由雅昌艺术四色精印,采用特种纸精微还原,图色无可挑剔。标点释文以简体字标点释文,助力读者轻松了解碑帖内容。舒适耐用内文用不反光特种纸,缓解视觉疲劳。锁线胶订,翻阅感好,舒适耐用。
米芾,又称米南宫,书法史上 宋四家 之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 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深,成就以行书为。此帖为米芾的天衣禅师碑初稿墨迹本,资料珍贵,由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可供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有利于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中华碑帖精粹》定位于书法爱好者、初学者临习、鉴赏之用。有如下特点:1. 16开,特种纸,彩色印刷。碑帖主流产品形制,适于最广大读者使用。2.汇集名碑名帖,选用精良底本。3.呈现作品包括序跋在内的完整样貌。4.精心校勘释文,便于读者“读碑”“读帖”。5.以中低价位吸引最广大消费者,使人人买得起用得起。第一辑盒装受到读者好评,现拟推出"中华碑帖精粹"系列盒装第二辑,共20种。
《 翰墨风神(套装共6册) 》是中华文化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故宫博物院之书法藏品更是极为珍贵。本系列从中精挑细选名家名篇,全篇完整收录,其中大多为该名篇同一书法体中公认*好的版本,极具典藏价值。 《翰墨风神(套装共6册)》本系列特点在于一书多用,既可欣赏印刷精美的书法作品,针对某些特别值得点评的字体提供书法赏析,又将名作中*精彩的部分制作为字帖供读者摹写,还附上释文及注释以便读者了解名篇的内容。此外,每一册都精选一幅作品做成拉页,可供读者裁下装裱之用。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精刻本为底本,汇集现今能见到的几乎全部共十五种汉、唐、宋竹简本、古抄本、古刻本进行校勘、考订,参考明清以来各种研究资料,对《庄子》全书逐字反复校勘,对异文进行研究考订,提供详尽的校勘记,保证校订后的《庄子》文本准确可信。本书力求打造一部校订精审、校勘客观详尽的《庄子》文本,尽量接近原来面貌,为《庄子》阅读、研究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中国好书法·大师尺牍精品:米芾(放大版)》是米芾尺牍作品的高清放大版精选集,旨在通过20幅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作品,让读者领略米芾书法作品的精妙。书中图片精美,力求表现原作风貌,并在原作尺寸的基础上加以放大,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到米芾书法作品,运笔用墨的精妙、婉转,填补了市面高清书法作品集的空白。
一本中国书法理论的百科全书。本书为我国专门对历代书法理论分类编排并加以评注的著作,通过溯源、征引、旁征、比较、评价、注释,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择要分为十五大类。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很好,书法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
《书法名品精选:心经大系(全16件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260字 言简义丰 广博宏深 浓缩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髓 读颂此经 功德殊胜。 1300余年 历代僧俗 抄录此经 以书法弘佛法 依智慧到彼岸 得无上正觉。 16位书家 帝王将相 高僧大德 文人居士 荟萃其倾力之作 流芳墨迹 瓣瓣心香。
《金石字典》是一部较为权威的金石篆刻工具图书,以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九千三百余字为基本字,汇集自殷商至秦汉时期的甲骨文、钟鼎文、刻石以及秦砖、古陶、古玺、古币、古兵器之铭文,每字均注明出处或器物名称,所收例字之全,注释之细,在同类图书中实属少见。其检索、查阅之法,采众家之长,按《康熙字典》之部首次序分类,并引入现代检索方式,以笔画多寡编出检字总目。其书结构科学、分类准确,实为金石篆刻的《金石字典》於一九八二年台湾维新书局初版後,於一九九五年由中国书店再版。二十年後,汤成沅先生後人遵其遗愿三次出版。
潘龄皋书法集 洁清自守
傅山是清初卓有建树的书法家。字青主、侨山等,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力深厚,少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傅青主小楷《千字文》书风朴实古拙,直追钟王。本帖资料珍贵,由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可供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有利于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行书,素笺本,乌丝栏。纵28.2厘米,横221厘米。此卷是蔡襄诗稿的一部分,共录十一首诗。作于皇二年(1050),正是被召自福建重归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中途。时年约四十岁,正不惑之年,中年蒙用,迟来还是不掩快意。 蔡襄书法在宋代早有定评,此卷属其成熟期作品。用笔圆润婉美,于端重中寓飘逸之致,颇有晋唐法度。整篇结构自然流畅,始为行书中夹带楷书,后愈写愈酣畅,书法逐渐变为行草,终是兴致所至,挥洒自如,成了小草,是不可多得的蔡襄书法精品。所以后人评为“此公小行书”。
本书从历代隶书碑刻中精心遴选出 代表性的隶书名品15种,涵盖古代隶书的主要精华,流派纷呈,风格殊异。如“孔庙三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石门颂》《鲜于璜碑》《衡方碑》《西狭颂》等,皆是汉隶中值得称颂的经典名作,是后代所推崇的永恒典范。本书图版选用 底本,以高清图像精心呈现。可平铺翻阅,轻便耐用,在 程度上提升读者的赏玩、临习体验。
《融合:兰亭书法社双年展( 2016 )作品集》是专为兰亭书法社 2016 年双年展出版的一本作品集。作品集收录 150 余件书法作品,注重学术研究,展示艺术成就,对推进书法艺术大众化,扩大书法的国际影响力,对浙江建设文化强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怀素书法大字典》是在《怀素全集》编辑的基础上,将怀素书法中的单字按照笔画顺序排列而成,便于查阅和检索。怀素书法以草书为主,体现了唐代草书发展历程中很好状态的艺术成就,但也因如此,怀素草书历来以难认难临著称,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专业的学术素养,将怀素草书单字一一辨认,将怀素书法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