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最有利于书法个性的字体,但难记、难识、难写,导致书法爱好者学习草书障碍重重。为帮助读者练习草书,本书仿古代影响颇大的《草决百韵歌》,以五言歌诀形式,约万字,针对草书学写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难题,如易混淆偏旁部首、易写错字体对比分析,分别开出化解之策,并总结有相关规律和理论,均是作者几十年来习练草书之经验结晶。在编排形式上也颇具匠心,歌诀作者以规范草书写就,旁附以印刷宋体为草书释文,一一对应,方便读者对照使用。
这是蒋勋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是一部讲述汉字书法千年故事的极简书法史。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都在汉字的书写中,听蒋勋讲述动人的汉字书法之美,让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落在你我的指间心中。对每一位亲密伙伴,蒋勋分享他的私人经验,说汉字书法之美是签名时的端正、谨慎和自信,是彼此握着手书写时,治愈你我的掌心温度和均匀平稳的呼吸。对每一位书法爱好者,蒋勋讲述汉字书法的千年故事,细读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说汉字书法之美是仓颉造字时的“天雨粟,鬼夜哭”,是笔墨、纸绢、金石的自然特质,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的演变,是师徒传承的《笔阵图》和“永字八法”,是书吏、工匠、丞相、帝王、书家到僧侣、艺术家、舞者的公共表达。
这是一册介绍中国书法史的简明读本。作者刘涛既有史学眼光和史识积淀,又有长期的书法实践与教学经验,他以书体举纲,梳理流变,细述发展。将书法艺术的常识、汉字的演变、各种书体的书法特点、历代书法名迹、书法家等内容,串联成一册“大家小书”。文约义丰,说理清澈,图文相宜,诚谓“极简”。初版当年即获“中国好书”荣誉,深受读者好评。 本次推出修订版,在2014 年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调整,作者自言,“力求简明、浅显、通畅”。
17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傅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白谦慎著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精)》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借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和他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很优秀的著作之一”。
本书从“书法是 线条的艺术”这一视角出发,回答了一系列书法关键问题,例如书法艺术和普通书写有何区别?初学者该如何选帖?楷、行、草书的横为何左低右高?如何看待丑书和书法的“现代化”?书法为何难以创新?等等。作者以笔法问题为核心,用哲学思维和艺术史的眼光,建构了一个明晰、完整、透彻的书法美学体系,揭示了书法艺术“千古不易”的美与本质,以及现当代流行的种种书法误区。又通过深入浅出的文笔和大量的字例分析帮助读者锻炼眼力,打通书法欣赏与临习的关窍。
本书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作者吸收 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 的若干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 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内在脉络。 本书除梳理中国书法中“碑”、“帖”的渊源外,还对历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历代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概要描述。附录历代书论文献举要、中国书法基本书目三十种,便于读者检索,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 全书图文并茂,多见新意,被 学者卞孝萱教授誉为“简明书史之 力作”。
这是一本强调系统强化训练的硬笔正楷与硬笔行楷的书法教程,内容精练,归纳性强,练习内容丰富,以专业、科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做正确、高效的练习。 全书分为5册。第1、2册为正楷教学,其中第1册有34课,第2册有19课,包含基础控笔教学、笔画教学、间架教学、运笔教学、临写教学和主要偏旁例字示范等内容,读者可由此掌握正楷的书写技巧;第3册为行楷教学,有22课,通过笔画连断、笔画减省、符号替代等知识点的学习,读者可逐步熟练行楷的书写技巧;第4、5册分别为正楷和行楷的巩固与强化练习,分别安排了7周48天的练习内容。全书练习例字为3000个左右,教学与练习课时的节奏设置得当,便于读者跟随学习与练习,并真正取得练字成效。 本书适合硬笔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学习与训练。
人类史上,汉语、汉字、汉文是成熟最早的语言文字体系之一。她们的成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而汉字的成熟在 语文 体系中又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汉字 完备地展示了人类在认识问题上的所有能力,使耳朵和眼睛互相弥补、互相参证,可以综合起来形成完整全面、准确无误地认识对象、表述对象的条件,有 影 有 响 地表述出要表达的内容,让人们假助 耳 、 眼 去传流。应该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草书》是历代书迹集萃(草书)。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比照排版,使读者能清晰看出启功先生临帖的特点是既忠于原贴的法度和精髓又融入自己对法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读者在学习和临摹古代碑帖时,认真动脑,掌握规律,探寻临帖的方法和技巧。本册为启功临怀素《自叙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