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十五讲》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 书法审美与实践 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 北大书法公开课 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三年前,艺术家蒙中在大理乡间,盖了一座书斋,并以自己的笔名竹庵命名之。书斋由建筑师赵扬设计,在苍山脚下,营造出一座兼具现代性与古典江南之美的园林。用八百平米来建一处院落做书斋,在时下的中国算是一件颇为任性的事。一条头条视频以 九个院子的房子 为题推荐这座居所,点击量达到数千万。 两年来,蒙中住在这所有九个院子的书斋里,烹茶洗砚,焚香读书,于山水之间归去来兮,写字忘忧,创作出一系列花笺,并在自己创作的花笺上,以小楷书写了100首意境悠远的中国古典诗词。在陶渊明、王维等大诗人的作品里,将山水园林之美,日常生活之趣,古典诗词之悠,融于书法与花笺之中。 这些作品,由乐府文化结集出版,是为《竹庵里》,《竹庵里》由著名设计师张弥迪打造,突出诗词、花笺、小楷的纯粹安静之美,传达出另一种方式的审
本书结合藏品,对清代代表性翰林楹联屏幅书法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整理、研究。其从作品出发,让人们重新认识馆阁体书法。此外,作者通过与多位翰林或其后辈的交往,对馆阁体书法之规矩、要点等进行阐释,并剖析馆阁体的流变、书风等;结合多年的收藏经验,对其真赝的辨别亦作论述,供书法收藏者借鉴。尤为难得的是,书中收录的时间横跨清康熙至清末的近70幅翰林书法作品,不乏稀世之作,如罕见的同光四状元屏幅等,可谓研究馆阁体和清代书法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是中华民族高度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艺术瑰宝。本书以朝代沿革为序,分为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近代九个时期,每个时期收录了*著名的传世书法精品,可以帮助广大书法爱好者追寻数千年来书法艺术的发展轨迹。为了使鉴赏者更全面地了解每幅书法的特点,特由专门研究书法的专家,对每幅书法的主题、内涵、意境、技法、布局等进行详细评鉴,使鉴赏者对书法家及其书法风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藏者及广大读者收藏、赏阅。
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书法课》全面呈现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将“心手相应,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涵盖具体技艺的练习、学习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学习心态的调整落定、书法的内涵与意义、艺术欣赏的方法等方面。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可能。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 是文心的修炼与养成。学习书法,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好,而且要经由它、经由专注自律的日课精进,在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往来交流中,学习为人的修养、风骨和趣味,学习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难得的抽象之美,去到 为细微及 为远大的世界,让自己 快乐。
◎在故宫藏品中,品汉字书写之美,感悟“千古风流人物”◎ 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收录 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书法高清详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为线索,选取 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讲述了这些书法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关于“故宫”,祝勇这么说:六百年的宫殿(到2020年,紫禁城刚好建成六百周年)、七千年的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 关于“书法”
《金文集联》主要内容包括周毛公鼎铭集联,周散氏盘铭集联,周盂鼎铭集联,周秦公敦铭集联,周丕期敦铭集联,周王孙钟集联,齐子仲姜镈集联,周颂鼎铭集联,周克鼎铭集联,周归夅敦集联,周虢季子白盘铭集联,周智鼎铭集联。
《云峰刻石大系》全套包括《论经书诗》《郑文公下碑》《登大基山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天柱山铭》《重登云峰山记》《郑文公上碑》《云峰山题刻小品》《天柱山题刻小品 大基山题刻小品》共十册。 云峰刻石为北朝书法的代表,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在中国书法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系》选用清代状元章鋆之藏拓为底,底本拓制时间早,均为同一时期的浅拓,拓工精良,字口清朗,点画间风神毕现;选拓规模完整,涵盖所有知名的云峰刻石;保留了原拓宏阔的开本,四色精印,追求原拓纸、墨、拓工、装裱的原初状态。 套书为40余品云峰刻石 统一面世,底本优、印制精美,无疑为广大读者欣赏、研究云峰刻石的珍贵资料。 本册为其中《论经书诗》。底本系嘉道间拓本,二行“人”未剜作“大”。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的艺术大师,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其篆书体式朴拙、笔力浑厚,结体宽厚、韵味醇厚,其书熔精妙的间架结构与变古拙的布局于一炉,显示出古拙浑厚的意趣;其行书,气象雄浑,骨力隽秀;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书法是吴昌硕整体艺术的根本,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法集收录了吴昌硕的传世书法精品,力图全面展示吴昌硕书法的韵味精髓和整体风格,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藏者及广大读者收藏、赏阅。
◎在故宫藏品中,品汉字书写之美,感悟“千古风流人物”◎ 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收录 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书法高清详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为线索,选取 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讲述了这些书法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关于“故宫”,祝勇这么说:六百年的宫殿(到2020年,紫禁城刚好建成六百周年)、七千年的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 关于“书法”
怀素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被称为 狂草 ,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 张颠素狂 或 颠张醉素 。怀素的狂草,是手舞足蹈的诠释过程,是以手抒情的具体表现,汪洋恣肆之激情的壮写,是不加掩饰的宣泄与呐喊。怀素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所藏怀素草书多达101件,仅次于书圣王羲之。本书法集收录了怀素的传世书法精品,力图全面展示怀素书法的韵味精髓和整体风格,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藏者及广大读者收藏、赏阅。
谢稚柳是众所周知的鉴藏家、书画家,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精耕细研,广泛探求,锲而不舍地攀登艺术*,在诗、书、画、考证、鉴定、研究等领域中成就卓着,鼎足当代他天资聪敏,幼承庭训,受业名师,习经史诗文,醉心丹青,热衷古画观摩,融会古法,自成风貌。书法方面,清秀飘逸,风姿奇丽,潇洒出尘,气势恢宏。诗词造诣深邃,诗画交融,格调天成,清新可诵。 本书选编的谢稚柳书迹,多侧重于画上的题跋、友朋翰札,从四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虽然只是他书迹中的沧海之一粟,却清晰地记录着他的书风的衍变,而且有着更多的历史性和文献性。我们也可从中看出生活环境、游踪对他的绘画的影响,更可看到他的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特别是处于逆境中,他仍然没有放弃。
《苏曼殊小楷金刚经》为民国奇士苏曼殊的小楷墨迹《金刚经》。苏曼殊相关图书以其小说、传记、评述居多,画作寥寥,墨迹则无,本书则将填补其墨迹出版的空白。本书用四色原大精印,尽力还原原作风貌,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是书写中国文字的方法,它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楹联和书法有机地结合,将形成一门集民族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独特的楹联艺术。楹联书法以其悠远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折服了每一位艺术者的艺术细胞。我们将会站在新的高度去全面开拓、认识、阐述楹联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唤起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更好地弘扬和发挥楹联书法艺术在新时期的积极作用。本书法集收录了我国的楹联书法精品600余幅,力图全面展示楹联书法的韵味精髓,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藏者及广大读者收藏、赏阅。
书画作品集。本书作者慕风雅,好交友,富收藏。以十年来个人所藏师友书画汇编一册,既有张岂之、霍松林、姚奠中等前辈学人,也有周退密、王贵枕等文坛耆旧,又有金心明、余久一等画坛新秀。计学者、文人、书画家百余位。将所藏字画以地域与作者身份划分。分别为:梦想秦汉、京华烟云、吴宫花草、浙山秀水、海上人家、佛门深深、天南海北。每幅书画作品配作者照片及简历,作者对每幅字画作千字短文介绍,或述字画得来因缘,或品鉴书画艺术。展觉读之,既能感受师友间笔墨往来之情谊,可忆可怀;又能目染或雄伟豪放、或温稳清正之艺术风格,吉光片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