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宋人法帖中的尺牍整理与研究》结项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尺牍真迹、刻帖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凤墅帖》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宋人断代法帖,也是现存宋代规模优选,价值最为珍贵的集帖。此帖大致刊于嘉熙、淳佑间,收集了南宋士人曾宏父平生所藏所见的大量宋代名人墨迹,所涉及的人物几乎涵盖两宋各界名流。且这些作品绝大部分都不见于宋人专集中。《凤墅帖》包括前帖二十卷,续帖二十卷,附刻画帖二卷,题咏二卷,计共四十四卷,规模宏大。这些真迹内容丰富,诗词文皆有。但是就其主体而言,基本皆是两宋各界名流、文人士大夫的往还尺牍。目前《凤墅法帖》共存拓本十二卷,释文十卷,除去拓本与释文重复的,计存世二十卷,存宋人法书计256帖,其中尺牍202通。作者在综合
《龙门二十品.上》由艺美联主编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由孙宝文编
品读中国历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笔墨风神。胡竹峰品读的不仅是书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烟火日常。王羲之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写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谊;金农的《金农题画记》写着 “豆荚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间午饭时,此中滋味,问着肉食贵人全不知。”,道出四时风物的生活妙趣;张旭有一日肚痛,狂笔书就《肚痛贴》……这一切正是“一半是尘土,一半是清风,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艺术”。在流动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带我们通往明、清、唐、宋与魏晋,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个人的心路。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为表达深切缅怀和无限景仰之情,我社特编辑出版《邓小平书法艺术精选》一书。本书是从中央档案馆馆藏的邓小平的手迹中,按书法艺术的角度选辑而成的,共收录作品53件,作品排列以书写时间为序,月份不详的排在该年份最后,日期不详的排在该月份最后,日期相同的按作品名称首字的笔画多少为序。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欣赏邓小平同志的书法,感悟伟人风采,激发爱国、爱党和奋发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
《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作者王本兴使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将微小的拓片文字放大,将其整理归纳、影印成《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实际上,迄今为止,像这样把甲骨文字放大并置于传统的米字格中,供书法爱好者及学生临摹的甲骨文字帖,尚属首创。有的甲骨文单字的写法很多,笔者一般精选四例,很少的也有两例。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单字单形,本字帖未作收录。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目前,赵孟頫算是影响深远的一个人,他的书法可以说通俗而又雅致,并且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赵孟頫从小就喜好书法,并常常临摹一些历朝历代名家作品,如欧阳询、虞世南等,甚至一张字帖他能够临摹数百遍,吸取历代书法名作中的精髓。赵孟頫可以说涉及的书体非常之多,当然还是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并创立了独立个性特色的赵体,振兴了当时元初时期的书坛。本系列图书属于高端产品,资料好,市场创意新,大开本,内文用纸为特种纸,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是早期汉字的主要字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本书选择常用的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以及大陆规范字形、古籍和台湾繁体字字形汇编成册,可满足读者学习汉语、了解古文字演变历史的需要,也可作为海外推广汉语教学的参考教材,适合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界读者,尤其是学生、语文教师、书法爱好者、美术和广告设计者学习与使用。 2014年11月,本书联合《新华字典》(第11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纪念版)作为《中华系列字典》项目,荣获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时尚创意大赛辞书类铜奖。
《中国书法:从造字艺术到书写艺术》由王晓钧编著
刻石纪事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之一。碑刻是中华民族石刻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宗教等重要的原始文献。
本书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范本,收录了近一万两千个汉字的小篆写法,其中大部分是古代的小篆,小部分是难以从古代篆体资料中查考的小篆,对于后者,作者按照《说文解字》中的偏旁部首、书写特点、和规律,对这类汉字的篆书进行了还原式补充,借以激活小篆这种具特殊文化意义书体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的活力。
该书汇集了大量流传于世的碑刻书法字迹,这些字迹或潇洒、或飘逸、或雄美,总之,都是各有特点,令人美不胜收。中国碑刻书法字典的汇编,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书法字迹的多样性和多彩性,另一方面,也为研究汉字演变,字体的演变,对研究书法史、书法文化发展史、书法文献整理,以及对研究碑刻中汉字的兴废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相信这本书也对当代书法家书法创新和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有利于中华书法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王羲之七岁即善书,师从卫夫人,学张芝、钟繇,并从蔡邕、张昶、李斯等处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开创了妍美流畅的一代书风。王羲之虽然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但真迹现在已无法见到,传世的所谓的王羲之墨迹,诸如《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序》等,其实只是唐人的钩摹本而已。《圣教序》字数较多,以行书为主,兼及楷书和草书,我们的常用字此碑大多都有,虽为集字,但风格一致,是学习行书的好范本。《圣教序》原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和太子李治作记的一篇碑文,内容是表彰玄奘法师不畏千险万难从印度取经的精神。皇帝亲自作序,要刻石立碑,自然要请名家来写了。唐太宗很喜欢王羲之的字,但王羲之早已不在人间,怎么办?于是唐太宗把内府珍藏的王羲之行书墨迹精品拿出来,由和尚书家怀仁缀
东汉人崔瑗,字子玉,工书,尤善章草,有《座右铭》一文传世。清代著名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曾分别隶书、篆书其文。邓石如隶书《座右铭》,内文一百字,款识十三字,书于花甲之年。有方家评说此作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砖。此作纵约九十厘米,横约一百六十厘米,现藏于日本国私人手中。十六年前,编者曾推出这件墨迹的单色印本,深受读者欢迎。而今,编者再将其彩色印出,供广大读者鉴赏。本系列图书属于高端产品,资料好,市场创意新,大开本,内文用纸为特种纸,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
《清代篆书名家经典.徐三庚.篆书出师表》由赵宏主编
“北京画谱”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活化在京馆藏美术经典,挖掘北京美术大家经典名作为丛书目标。通过古代卷历史名作开篇,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导读,甄选画院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数字精品,现当代卷甄选京派工笔重彩画家任率英、王叔辉、尚泰安经典作品。本篇为“尚泰安篇”,展示了现当代京派工笔重彩画家尚泰安的法海寺壁画临摹作品,并搭配珍贵线稿和文字、视频讲解,呈现京派工笔重彩画派独特的魅力,展现北京拥有文脉传承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传承。北京法海寺壁画是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作的精美壁画,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本书旨在通过北京工笔重彩画家对法海寺壁画价值的挖掘及法海寺线描的分类梳理、复原,再现
《篆书集古典名句》由邹方程主编
《新编中国书法大字典》汇集了从甲骨文开始至近代书家的各体书法单字5590个,入选书迹达70000余种,包括各种流派、各种变体,是中国历史书法名家精品的汇编。本书在编纂中恪守实用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先立
《怀素书法大字典》是在《怀素全集》编辑的基础上,将怀素书法中的单字按照笔画顺序排列而成,便于查阅和检索。怀素书法以草书为主,体现了唐代草书发展历程中很好状态的艺术成就,但也因如此,怀素草书历来以难认难
《金文诗词联句集字》由吴震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