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碑帖精粹》是中华书局推出的一套适于日常欣赏与临习的常备字帖。荟萃百家推出楷、行、隶、篆、小楷各书体代表书家代表作品。优选版本遴选上佳版本,精心裁裱,近于原大呈现,与书法原作相对。原色精印由雅昌艺术四色精印,采用特种纸精微还原,图色无可挑剔。标点释文以简体字标点释文,助力读者轻松了解碑帖内容。舒适耐用内文用不反光特种纸,缓解视觉疲劳。锁线胶订,翻阅感好,舒适耐用。
《中华碑帖精粹》定位于书法爱好者、初学者临习、鉴赏之用。有如下特点:1. 16开,特种纸,彩色印刷。碑帖主流产品形制,适于最广大读者使用。2.汇集名碑名帖,选用精良底本。3.呈现作品包括序跋在内的完整样貌。4.精心校勘释文,便于读者“读碑”“读帖”。5.以中低价位吸引最广大消费者,使人人买得起用得起。第一辑盒装受到读者好评,现拟推出"中华碑帖精粹"系列盒装第二辑,共20种。
《怀素书法大字典》是在《怀素全集》编辑的基础上,将怀素书法中的单字按照笔画顺序排列而成,便于查阅和检索。怀素书法以草书为主,体现了唐代草书发展历程中很好状态的艺术成就,但也因如此,怀素草书历来以难认难
刘建编著的这本《楷字编(精)》是中国历代 书家楷书字体含历朝墓志、造像题记的汇编,供书法研究工作者、古文物研究工作者、文字改革工作者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参考。本编选自汉以来历代二百八十六位书法家作品和已出土的墓志、造像题记等,计一千八百二十五件,均按原迹剪帖缩印,以保原貌。 本编按新《辞海》部首检字法编排。共收单字六千五百七十一个,楷书重文三万五千余字。真书首文下附异体字或古体字三百九十六个(用方括号标明)及简体字一千七百零一(用圆括号标明)。本编楷书重文基本上按书家年代编排,自上而下,由右而左,大字隶属左行。每个例字下注明书家姓名、法帖编号或墓志、造像题记简称;书后附引用书家法帖、墓志、造像题记帖目表,以供查阅。
《中国知识产权年鉴2022》收录2021年度各地方各部门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主要栏目包括:重大战略部署,专文,概况,大事记,统计资料,评选、认定和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典型案例,学术成果,附录。
20世纪60至70年代,经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调查,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粗估就有22463片,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台北中研院,收藏数量排名世界第三,占世界现存甲骨总数的18%。而故宫完成建档编号的甲骨文数量为4700余件,且仅在《甲骨文合集》中著录1440片,公开著录可供研究使用者不到原藏品的两成。因此,故宫博物院藏甲骨文,堪称甲骨文献最后的宝藏。2013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古文献研究所,开始着手院藏殷墟甲骨文的立项整理工作,由古文献研究所协同器物部、资料信息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整理工作全面铺开。为了保证整理出版质量,项目组还特别制订了一个“符合文物保管特色、符合文献整理规范、符合学术发展潮流”的三符合原则。为每片甲骨建一个档案进行命名、登记,收录原图、拓本、摹本、释文,并依题解、释文、组类、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代表了宋代书法的优选成就,被称为宋四家。苏轼是宋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艺术家,其书法,远绍二王,近接颜真卿、柳公权、李邕、杨凝式诸家,结体笃实,笔墨润朗;黄庭坚书法则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米芾书法,得二王精髓,结体欹侧多姿,用笔八面出锋,变化多端,才情毕露;蔡襄书法则得力于二王、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