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由孙宝文编
品读中国历代碑帖,玩味古人的笔墨风神。胡竹峰品读的不仅是书法之美、文人雅趣,更有烟火日常。王羲之为友人送橘呈上一份《奉橘帖》写有“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的情谊;金农的《金农题画记》写着 “豆荚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间午饭时,此中滋味,问着肉食贵人全不知。”,道出四时风物的生活妙趣;张旭有一日肚痛,狂笔书就《肚痛贴》……这一切正是“一半是尘土,一半是清风,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艺术”。在流动的清澈行文中,作者带我们通往明、清、唐、宋与魏晋,这是碑帖之路也是古典之路,更是一个人的心路。
学习书法,有没有 好的入门引导?既能满足入门,又能提供深入的门径,就像《 故事》之于《 》, 不仅仅是改写故事后让人 容易接受,而是为深入阅读原典提供一个门径。 本书收录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的所有范字,合计1666个,按碑帖全文顺序排序并缩小至14mm×14mm大小(用于硬笔临习),为便于阅读,注解碑帖的疑难字词,用白话释义全文;然后,全文去除重复字,得到675个范字并放大至70mm×70mm大小(用于毛笔临写),为书法学习提供了一个便于使用的碑帖简本。这个简本其实不简单,它收录了《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所有不重复的范字,总结笔画、偏旁、结构、同字异写、章法的规律,既要传达碑帖全貌,又要提供便捷、可靠的学习方法。 “了如指掌写字课”编写的初衷是为初学者提供一条可靠
一、《中国隶书字典》是专为书法家、书法研究者、书法爱好者编辑的一部中国书法艺术工具书,收入历代书家墨迹及碑版法帖中的隶书字体。 二、《中国隶书字典》采用的部首与《康熙字典》的部首基本相同。为帮助读者了解和使用查字的方法,本书列出了每个字的部首。 三、为方便读者检索,本字典列有《部首目录》及音序《检字表》,读者可根据喜好,来选择部首查字法,或者拼音查字法,可以更好地方便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四、在检字表及正文中,所注释的文字采用繁简对照的方法,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五、《中国隶书字典》共收入210个部首,部首次序基本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检字时,在一个部首里出现的字,其他部首就不再出现。 六、由于本书为书法工具书,力求古代书法的原貌,本书所选用的例字,尽可能撷以墨迹,适当采用碑版法帖中的
《孝经》,纸本册页,楷书,共十二开二十四页,每开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二十六厘米。广东博物馆藏。款署:“崇祯辛巳八月下浣黄道周书于白云库下。第三十本。”黄道周时年五十七岁,因谢学龙案被株连下狱已经一年有余。白云库即刑部监狱。黄道周在狱中写下《孝经》一百二十本,此为其一种。此册用笔方峻峭拔,结体灵活多变,整体上于古拙中见清健,于质朴中见遒媚,字里行间可见其“严冷方刚,不偕流俗”的风姿。《孝经颂》,纸本册页,楷书,共十二开,二十四页。每页纵二十三点四厘米,横十二点七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款署“崇祯辛巳元冬,黄道周颂并书于白云之库”,“十月初七日,道周再顿首识”,仍是狱中所作。此篇为《孝经颂》之初本。取法钟繇,笔法简直,古厚奇崛,气格高标。
《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巡游天下,登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命丞相李斯立石纪功。《史记》未录其文。《峄山碑》原立于山东邹县峄山,传为后魏太武帝拓跋焘使人推倒,唐开元前已佚。北宋淳化四年(993)八月十五日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碑阴左旁刻邓文宝楷书跋五行,今存西安碑林。后据长安本翻刻者众多。此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本,为清乾隆拓整幅本,碑阳、碑阴合裱为一纸,高152厘米,宽145厘米。顾千里、瞿镛递藏,丁惠康捐赠,钤“瞿氏鉴藏金石记”印。
本评估报告指标体系共设 7 个一级指标,21 个二级指标,36 个具体指标。 指标体系为综合比较外代表性的大学和学科排名要素得出,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化和办学资源。 同时,参照我国双学校建设的标准以及我国未来教育建设的重点,包括:重点落实人才培养国际化和就业质量,量质并重,狠抓科研产出,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据此指标体系得出评估报告,从而帮助各大法学院明确各自优势、找准自身定位;科学评定院校实力;等等。
《大智禅师碑》刻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现存西安碑林,基本完好,碑阳碑阴两面总计未泐十字。碑阳严挺之撰,史维则隶书并篆额,32行,行61字。碑阴刻于开元二十九年(741),27行,行9字,阳成伯撰文,亦为史维则隶书。皆史子华刻。碑末附宋淳化、宣和,金大定、贞祜,明弘治年间题名。清人孙承泽推此碑隶书为开元第一。史维则,字天问,生卒年不详,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宋陈思《书小史》称其隶书“迫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重”。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宋拓宋装割裱本,为此碑帖存世之最珍惜版本。
学习书法,有没有 好的入门引导?既能满足入门,又能提供深入的门径,就像《 故事》之于《 》, 不仅仅是改写故事后让人 容易接受,而是为深入阅读原典提供一个门径。 本书收录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的所有范字,合计1666个,按碑帖全文顺序排序并缩小至14mm×14mm大小(用于硬笔临习),为便于阅读,注解碑帖的疑难字词,用白话释义全文;然后,全文去除重复字,得到675个范字并放大至70mm×70mm大小(用于毛笔临写),为书法学习提供了一个便于使用的碑帖简本。这个简本其实不简单,它收录了《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所有不重复的范字,总结笔画、偏旁、结构、同字异写、章法的规律,既要传达碑帖全貌,又要提供便捷、可靠的学习方法。 “了如指掌写字课”编写的初衷是为初学者提供一条可靠
学习书法,有没有 好的入门引导?既能满足入门,又能提供深入的门径,就像《 故事》之于《 》, 不仅仅是改写故事后让人 容易接受,而是为深入阅读原典提供一个门径。 本书收录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的所有范字,合计1666个,按碑帖全文顺序排序并缩小至14mm×14mm大小(用于硬笔临习),为便于阅读,注解碑帖的疑难字词,用白话释义全文;然后,全文去除重复字,得到675个范字并放大至70mm×70mm大小(用于毛笔临写),为书法学习提供了一个便于使用的碑帖简本。这个简本其实不简单,它收录了《妙严寺记》与《胆巴碑》两本碑帖中所有不重复的范字,总结笔画、偏旁、结构、同字异写、章法的规律,既要传达碑帖全貌,又要提供便捷、可靠的学习方法。 “了如指掌写字课”编写的初衷是为初学者提供一条可靠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 “了如指掌书法帖”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目前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目前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完美结合。 本书选用唐代有名书法家颜真卿(709—784)中年代表作《多宝塔碑》,全文共2025个字,写于公元752年。时年颜真卿44岁,正值壮年,雄强一路的书风初露,上接唐人写
《落花诗》,纸本长卷,纵二十厘米,横三百一十四厘米,香港虚白斋旧藏。书录《落花诗》六十首,其中沈周三十首,文徵明、徐祯卿、吕常各十首。启功先生称道此作“楷法精工”。其笔画瘦劲挺拔,兼具赵孟頫小楷笔画的秀丽和欧阳询楷书结体的险劲,最能代表文徵明小楷的特点。《莲社图记》,纸本册页,收藏地未详,曾刊载于《艺苑掇英》。“莲社十八贤”源自一段佛教逸事。东晋高僧慧远于庐山东林寺首倡“白莲社”,道昺、宗炳等十八位成员合称“莲社十八贤”。北宋画家李公麟绘《莲社十八贤图卷》,《莲社十八贤图记》为卷后题识,由李公麟从兄李冲元所撰。题记记述了莲社的相关情况,通过描述李公麟的画作展现十八贤聚会时的场景。至明代文徵明多次书写此题记,寄寓隐居山林栖息泉石之志。此作结体精密,笔画劲秀,深得王羲之小楷之神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 “了如指掌书法帖”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目前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目前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完美结合。 本书选用唐代有名书法家颜真卿(709—784)晚年代表作《颜勤礼碑》,全文共 1636个字,写于公元779年,时年颜真卿71岁。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传世作品,一碑一
《赵孟頫小楷五种》由载道文 化 编
《神策军碑》,全名《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功碑》。唐会昌三年(843)刻石,武宗朝宰相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左神策军为唐武宗时精锐之师,武宗巡幸该军时,左神策军指挥仇士良奏请立碑,以纪念左神策军拥立皇帝之功。此碑最能体现柳体楷书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的特点,加之刻工精良,为历代书家所宝爱。因《神策军碑》原碑早毁,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北宋拓本,虽为残帙,却是传世孤本,乃1965年,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政府以重金将其从香港购回者。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了如指掌书法帖” 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 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 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 结合。本书选用唐代 书法家褚遂良(596—659)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全文1467个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立石,时年褚遂良58岁,近耳顺之年。《雁塔圣教序》在用笔上方圆兼施、顿挫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碑帖汗牛充栋,从何入手?如何上手?怎么从书法史的整体视野来欣赏风格多样的书法?这是学习者要面临的问题。“了如指掌书法帖” 辑“法相庄严楷书帖”精选历 6位楷书大家的10种碑帖,共计8册。这些碑帖以适宜上手为基础,兼顾书法 帖学的重要书风;范字如有缺损、风化,修旧如旧,做成无缺字本碑帖,以便读者通晓碑帖的文化背景;单字放大到日常书写大小,便于临摹示范;为碑帖中的每个范字建立索引,便于学习者或书法老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了如指掌书法帖虽不是教材,却胜似教材。它把字帖功用、碑帖风范与工具书的索引做了 结合。本书选用唐代 书法家褚遂良(596—659)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全文1467个字,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立石,时年褚遂良58岁,近耳顺之年。《雁塔圣教序》在用笔上方圆兼施、顿挫
《八大山人小字三种》由载道文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