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从造字艺术到书写艺术》由王晓钧编著
刻石纪事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之一。碑刻是中华民族石刻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宗教等重要的原始文献。
韩天雍编著的《三笔三迹(修订本)》修订增加了空海《金刚般若经解题残卷》《大日经开题》《孙过庭书谱断简》《篆隶千字文断简》《益田池碑铭断简》《弘法大师请来目录》《遍照发挥性灵集》卷第五断简;最澄《入唐牒》;小野道风《玉泉帖》和《三体白氏诗卷》及《圆珍赠法印大和尚位并智证大师谥号敕书》;藤原行成的《本能寺切》《白氏文集》卷第六十三断简等。
《十七帖》是王羲之小草书代表书作。唐张彦远《右军书记》开始著录,称其为“书中龙”,宋代以降,该帖成为法书经典,影响深远。自2018年起,《马健中跋临集王圣教序》《马健中跋临颜真卿争座位帖》先后出版,得到学界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认可与好评,而且市场销售态势良好。《马健中跋临王羲之(十七帖)》采用临写与跋语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忠实临摹,阐释学术观点,图文并茂,来揭示该帖蕴含的文献与书法多重价值。
本书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范本,收录了近一万两千个汉字的小篆写法,其中大部分是古代的小篆,小部分是难以从古代篆体资料中查考的小篆,对于后者,作者按照《说文解字》中的偏旁部首、书写特点、和规律,对这类汉字的篆书进行了还原式补充,借以激活小篆这种具特殊文化意义书体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的活力。
◎在故宫藏品中,品汉字书写之美,感悟“千古风流人物” ◎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 ◎收录两岸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书法高清详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为线索,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讲述了这些书法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关于“故宫”,祝勇这么说: 六百年的宫殿(到2020年,紫禁城刚好建成六百周年)、七千年的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 关于“
黄牧甫(一八四九至一九〇八),安徽黟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 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专享标准给予了变革。他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求中,纳故吐新,创造了自己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 本书中的班孟坚《公孙宏传赞》、张平子《归田赋》、鲍明远《舞鹤赋》皆为名篇,可以直接进行临摹。
本书是一本隶书技法教程,从临摹到创作,再回到临摹,这是一种进取性的良性循环。临摹必须以创作为检验手段,创作必须以临摹为基础,创作意识必须贯穿临摹始终。我们通过临摹与创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克服问题,始终保持笔触与创造性思维的敏感度。不作僵化的、呆板的、机械的重复书写,使创作得到深化与进步。可以这样说:临摹与创作互为彼此、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一百种隶书,每种隶书从其碑刻、事由、背景、内容、文字、艺术特点、临摹技法、作品创作等皆作详尽描述,书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原始图片、前贤临作,以及技法、创作示意图,可谓图文并茂,特别有利于隶书爱好者学习参考。本书内容具有一定的资料、历史与艺术价值。
《苏轼书法字典》集苏轼一门书家传世墨迹及刻本法帖而成,正文部分收录字形约二万二千五百多个,收字头二千七百三十八个,按简体汉字之笔画数,再按第1笔为横、竖、撇、点、折的次序编排,并附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书眉注有字头,并在其侧注有该字的繁体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同一字头按楷、行、草的风格编排;黑底白字为碑刻字形,白底黑字为墨本字形。 《苏轼书法字典》各字迹下的文字标注为该字迹的出处。 《苏轼书法字典》由六部分组成:(一)说明;(二)苏轼简介;(三)书迹出处及收录字数一览表;(四)笔画检字表;(五)正文;(六)汉语拼音索引。
本册《宋拓小楷黄庭经》小楷,60行。此帖末行题:“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山阴县写”,原本为黄素绢本,真迹久佚,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且传世刻本极多。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本册宋拓小楷黄庭经以我省馆藏珍贵文物为底本高清呈现,诸多读者只是在博物馆内看到,却未曾握在手中翻阅,此次出版,真正使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内景经》全称《上清黄庭内景经》。作者与成书年代待考。全经皆七言韵语,共239句,分作36章,每章各取首句二字沩题,以七言歌决的形式讲述养生修炼的原理。根据现有史料可略窥《黄庭经》年代之上下限。本册宋拓小楷黄庭内景经以我省馆藏珍贵文物为底本高清呈现,诸多读者只是在博物馆内看到,却未曾握在手中翻阅,此次出版,真正使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
“北京画谱”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活化在京馆藏美术经典,挖掘北京美术大家经典名作为丛书目标。通过古代卷历史名作开篇,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导读,甄选画院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数字精品,现当代卷甄选京派工笔重彩画家任率英、王叔辉、尚泰安经典作品。本篇为“尚泰安篇”,展示了现当代京派工笔重彩画家尚泰安的法海寺壁画临摹作品,并搭配珍贵线稿和文字、视频讲解,呈现京派工笔重彩画派独特的魅力,展现北京拥有文脉传承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传承。北京法海寺壁画是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作的精美壁画,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本书旨在通过北京工笔重彩画家对法海寺壁画价值的挖掘及法海寺线描的分类梳理、复原,再现
《曾国藩神道碑》是黄自元真书,书全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赠太传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简称:《曾国藩神道碑》,更是黄体经典之作。此次,特精选底本,全文放大,通篇译文,无缺字本。碑帖全貌崭新的特点,修补了残损缺失之处。这套丛帖可为初学入门的经典之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