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宋拓小楷黄庭经》小楷,60行。此帖末行题:“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山阴县写”,原本为黄素绢本,真迹久佚,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且传世刻本极多。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本册宋拓小楷黄庭经以我省馆藏珍贵文物为底本高清呈现,诸多读者只是在博物馆内看到,却未曾握在手中翻阅,此次出版,真正使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内景经》全称《上清黄庭内景经》。作者与成书年代待考。全经皆七言韵语,共239句,分作36章,每章各取首句二字沩题,以七言歌决的形式讲述养生修炼的原理。根据现有史料可略窥《黄庭经》年代之上下限。本册宋拓小楷黄庭内景经以我省馆藏珍贵文物为底本高清呈现,诸多读者只是在博物馆内看到,却未曾握在手中翻阅,此次出版,真正使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
刻石纪事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之一。碑刻是中华民族石刻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宗教等重要的原始文献。
《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作者王本兴使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将微小的拓片文字放大,将其整理归纳、影印成《甲骨文同字异形字帖》。实际上,迄今为止,像这样把甲骨文字放大并置于传统的米字格中,供书法爱好者及学生临摹的甲骨文字帖,尚属首创。有的甲骨文单字的写法很多,笔者一般精选四例,很少的也有两例。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单字单形,本字帖未作收录。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正书并篆额。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十二月,28 行,行54字,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端庄劲健,矫健挺拔,《玄秘塔碑》系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人书俱老,是柳书最经典的代表作,明王世贞评价此碑为“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明拓本,是该碑存世很好拓本之一。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行书。唐开元八年(720)立,碑高265厘米,宽115厘米。碑文记述李思训的生平事迹,以书法笔力沉着雄厚,气势流动纵横称美于世。《李思训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本北宋精拓本,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前有王时敏题端、桂馥题签、张埙题记,内钤“张埙审定”“敬叔珍藏”“梁章鉅印”“桑陵萧氏珍藏”“藤花訡馆”“文渊阁检阅”等50余方印章。尾有文嘉、周天球、张凤翼、翁方纲、方燮、何绍基等诸家题跋、观款23则。
《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唐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碑文文学艺术价值突出,记述了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长孙皇后死后做功德等事迹。全文不仅造句工整,辞风华丽,而且书法潇洒,被称为是文辞家和书法家的“天合之作”。本次出版选用传世很好拓本——国家图书馆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宋拓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尾有何元朗、毕泷、张效彬、沈志达、赵烈文等题跋,钤“静逸庵书画印”“蓉初珍藏”“清森阁书画记”“元和顾子山秘籍之印”等近30方印。历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
《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780)七月刻立。颜真卿撰文并楷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长安敦化坊颜氏家庙中,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李准移置府城重立于文宣王庙中,今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之家庙碑,记叙了颜氏家族的发源、迁徙和传承等情况。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藏明初拓本,系明大库原装本。经王懿荣、殷铁庵、张彦生、龚心钊递藏。龚心钊于民国三十年(1941)七月从庆云堂张彦生手中购得。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
本书黄牧甫创作(临摹)的内容、题材、容量分成了四本,即上边列出的四本书的书名。其中《黄牧甫临钟鼎文字十二种》,从中可以窥探作为一代大家的黄牧甫是如何取法经典、如何深入经典、如何理解经典的,可以从中为书法作者学习篆书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了如指掌书法”系列教材由高效入门、高效训练、高效创作三个阶段组成。编写思路是让人有次第的系统学习书法。从笔法、结构、章法、文字学启蒙,到碑帖文章内容与整体书写技法的综合训练,再到成语、对联、诗词集字创作。虽平凡,却暗藏文化大脉,循序渐进地把书法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训练当中。不再孤立地一笔一画呆练,体会书法与文化相关,字与文情词义相发,人与古哲幽思相会,渐至笔墨润泽,德艺俱美之境。 龚鹏程、赵安悱主编的《了如指掌书法高效训练(柳体)》是对柳体楷书原碑帖进行临摹教学,以锤炼书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