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元初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
......
本书汇集了晋唐至明清的行书碑刻、墨迹四十余种,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行书不同时期的*之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行书经历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期望收藏家和后者从中可以获得对行书艺术更高层次的认识。
世人对于启功先生的印象,往往是作为书画大家的启功先生和作为学术大家的启功先生,而两者之间,有其必然的联系,论著手稿便是一种 的呈现方式,能很好地展现这种本质的联系。本书共选编启功先生的论著手稿十九种,就时间跨度而言,从八十年代初到去世前的两三年;从内容来看,包含了讲稿、文稿、序跋、考证、书稿校订等诸多方面;从珍贵程度看,很多都是极为重要的手稿,如《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私记》《“八病”“四声”的新探讨》《(崇文)二集二编前言》等;就书写而已,从早期的潇洒自如,到晚年的迟涩徐徐,各尽其美。但不变的,是一颗学者的赤子之心。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玄秘塔碑》为柳公权六十三岁时所书,结字内敛外扩,字体端正秀长,以方取势,引筋入骨,无一懈笔。是柳书拥有代表性作品。
《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礼器碑》为庙堂正宗,汉碑书法 品格者之一,其书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 ”。《礼器碑》历来受到读者的青睐,此次出版选用明拓本为底本,十分可贵,展卷精洁如新,启功先生在题签末特意注出“精品”二字。另外,此册将碑阳、碑阴为合为一册出版,采用经折装的形式呈现,精美至极,试图呈现原拓本的神采面貌,给金石收藏爱好者与习书者带来 好的体验,出版意义重大。
《汉泰山都尉孔宙碑》,东汉延喜七年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东。碑文为隶书,结体端庄飘逸,风度翩翩。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与《史晨碑》《乙瑛碑》等碑相近;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有篆书意味。清朱彝尊赞其曰“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此次出版所选底本为明拓本,传世极罕,颇可宝藏。曾经王懿荣、王孝禹、李慎、葛成修、孙甲荣、孟宪章等名家递藏。《明拓孔宙并阴》采用经折装的形式呈现,精美至极,试图呈现原拓本的神采面貌,给金石收藏爱好者与习书者带来 好的体验,出版意义重大。
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千古楷书极则,后世推为正书 。其碑铭之书体文字,又 因镌刻刀法传神,故历代搜求拓本者众,至捶拓过多。明初以后,字已渐细瘦不均,多有漫漶,又屡经剔挖,后期只徒存字形,若两碑所出。故而宋代未剜改的原书体拓本,为世所重。乾隆至道光间曾为苏州书法家施少谷、施稻香父子递藏。稻香道光丁酉重加装褫,恭请友人张培敦册末题跋。民国以来又得张伯英、孟昭臣、启功等诸家赏鉴,为之题写书签。本书《宋拓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拓工极精,涂描甚少。历数百年,墨色愈古而锋鎩愈新,字口肥润,神采焕发,诚乃宋拓《九成宫》之上品。对金石赏鉴者与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出版都有很大参考与学习的价值。
《宝鸡青铜器书法菁华》一书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组织本馆文博骨干力量,与西泠印社、中国书法家协会有关专家通力合作,历时两载,数易其稿,共同编纂完成,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设计制作。 全书共收录自清乾隆、道光以来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共计95件。其中既包括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大克鼎等传世名品,也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宝鸡地区考古发掘的逨盘、史墙盘、何尊、折觥、秦公钟、秦公鎛等青铜重器,基本概况了商末西周至秦汉时期,宝鸡地区的金文书法艺术和青铜文化。
《宋拓欧阳询书化度寺塔铭》此碑是欧阳询楷书代表,与《九成宫醴泉铭》并称欧体双璧,字径接近小楷,有右军遗风,翁方纲推重至极,称其不独为欧书 ,也是唐人楷书 ,堪比汉隶《礼器》。此碑初镌于唐贞观五年,立于长安,终南山佛寺,原碑宋代已毁。此次出版所选底本为孟宪章先生旧藏碑帖善本,字口锋锐,纸墨甚旧,详审笔画、石花处,与翁方纲《化度寺碑考》中审定之北宋熙宁间洛阳赐书阁残石系统诸本同出一石,同为此碑早期翻本之宋拓。 清以来曾经多位藏家宝藏。 今将此本出版力追原拓的神韵与面貌,对于学书者与碑帖藏家有很大的意义。
傅山是清初卓有建树的书法家。字青主、侨山等,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力深厚,少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傅青主小楷《千字文》书风朴实古拙,直追钟王。本帖资料珍贵,由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可供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有利于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汉字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的明珠。它形式特殊,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门为中国所独有的艺术创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江门市蓬江区白沙人(明属新会白沙里),世称“白沙先生”,明朝中期 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继承孔孟儒家思想,开明儒心学先河,创“江门学派”,有“圣代真儒”“岭南一人”之美誉。《陈献章书法精品集》此次出版,江门市博物馆倾尽馆藏陈献章作品,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重要博物馆合作,获得陈献章作品数字图档和学术支持。本书收录全国范围内陈献章的书法作品及碑拓130件左右,释文与图片对照,全面呈现陈献章书法艺术,以供读者研究学习,此次出版对大湾区文化建设、传承岭南文化和广府文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具有出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