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陕西省文联副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 雷珍民先生的个人书法作品集。全书主要分为书法作品、刻石碑匾、书风传家、名家辑评、艺术年表、书者感言六个部分。通过贯穿其艺术生涯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以及其他相关的图片与文献资料,全面展现雷珍民先生六十余年的书法创作历程。 雷珍民先生一生致力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尤其擅长楷书。他的书法作品以颜楷为基础,博彩历代用笔之道,融合以篆隶笔法之精髓与行草书之灵变,不但正大气象,而且有书卷气,在当代中国书法界可谓独树一帜,是当今书坛“守正创新”的典范,对当今书坛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同时陕西省文联副 、 文化学者、书法家肖云儒,中国作家协会副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也为该书做序,从历史发展与书坛现状两个角度阐述了雷珍民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
上海图书馆编的《崔敬邕墓志(10周年珍藏版共2册)(精)》是“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系列之一。 《崔敬邕墓志》作于北魏时期,清康熙间出土,后原石下落不明。墓志刀笔势出自然,开宕拙朴,寓谨严于奇逸,深为清代以来书家所重。此次影印上海图书馆藏藏本,系浓淡墨拓拼合本,属初拓。附王士祯致朱彝尊手札一通,述借阅此志之事,又有费念慈、端方、罗振玉、蒋祖诒等题跋,熊希龄、杨守敬、吴湖帆等观款。
本书汇集了晋唐至明清的行书碑刻、墨迹四十余种,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行书不同时期的*之作。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行书经历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期望收藏家和后者从中可以获得对行书艺术更高层次的认识。
本书《北宋拓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放大本》所选底本为现存《集王圣教序》拓本中 早的北宋拓本,是宋拓明代库装本,为内府收藏,拓工精良,纤毫毕现。本书采用裸脊平装的装帧方式,可以完整的摊开双页,旨在做成 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的精美字帖。《集王圣教序》以其拓片易得、字数多、摹刻精良、收罗广泛,成为学 羲之书法极为重要的范本,一直延续至今。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