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要录》是唐代张彦远纂辑的一部书法文献著作,全书共十卷,收录东汉至唐代论述书法文章三十八篇、二王书札四百五十八帖,基本囊括了这个时段 价值的相关文献,采摭繁富,去取精严,《四库全书总目》 评价称“汉以来佚文绪论,多赖以存”。本书开汇编历朝书法文献之先河,是古籍中书法这一类 重要、 基础的典籍,其中篇什,不仅屡见后人称述征引,还编入《墨池编》、《书苑菁华》等多种古籍,《述书赋》、《书断》等篇还各有别本单行,可见其影响深远,深受后世学者重视。 然而本书行世的刊本,错漏较多,傅增湘跋语称“古来竟无善本”,历 很少有人做本书的校勘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点校本,也存在取校版本少、校勘不精、标点多误等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全面整理, 首要者,莫过于给读者提供可靠的阅读文本。 刘石教授精于古
本册精选吴昌硕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册页作品40幅,让读者 清晰地领略到吴昌硕作品笔墨苍古、凝炼老辣、雄浑奇崛的艺术妙境。画册图片极其精美, 再现了吴昌硕绘画“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的杰出艺术成就。
本书稿收录刘一虎书写的小楷作品——宋词三百首。所书字体融楷体与魏隶于一体,自成风格,且结构严谨,字字平稳,骨力遒劲,棱角峥嵘,书风清秀,凸显出一种其特有的独到且浑然去雕饰的朴实素雅之美。本书的出版,既可供广大读者诵读宋词之用,亦可作书法爱好者欣赏与临帖之用。
本册精选吴昌硕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册页作品40幅,让读者 清晰地领略到吴昌硕作品笔墨苍古、凝炼老辣、雄浑奇崛的艺术妙境。画册图片极其精美, 再现了吴昌硕绘画“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的杰出艺术成就。
黄牧甫(1849—1908),安徽黟县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其父博雅能义,著存《竹瑞堂集》。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 标准给予了变革。他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求中,纳故吐新,创造了自己寓险 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