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毛尖近二十年来评述中国电视剧以及国外电视剧的88篇文章,表达了期待能有更多好作品、好导演、好剧集来记载和传达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书名“凛冬将至”出自作者所钟爱的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对《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甄嬛传》《都挺好》《24小时》《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国土安全》《纸牌屋》等热点剧集的评价别具匠心,妙语连珠。这部带有历史轮廓的笔记,记述的正是二十年来中国普通人的烟火人生和精神脉动。毛尖的文字,嬉笑怒骂、挥洒自如,字里行间都折射出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记忆、情感记忆和历史记忆。
《中国影像志(电影卷)》内容简介:知道是梦却信赖那个梦的意义,于是,技术时代的电影不断制造着迷梦,人们也追逐着银幕释放自己在生活中难以获取的希望。电影已经成为了20世纪以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成长似乎也粘连着电影时态的变化。不同的人的经历一定不一样,但对于影像的记忆却似乎一样的好奇,对于观赏影像而得到的精神感觉一样的记忆犹新。由此,看到有关电影和成长关系的影像,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而留恋不已。2005年“大学生电影节”中看到《电影往事》,怦然心动于银幕中的孩子对于电影的冲动,那几乎就是久已淡忘却实在是自己小时候对于电影喜爱的景象。而记忆犹新的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中孩子的年代恰恰就是我的孩童时代,无拘无束又无法无天的童稚无聊且青春将要勃发的时期,那时,电影梦就是青春梦,
演员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时而强悍,时而脆弱,时而阴柔,时而阳刚,时而慷慨,时而吝啬。处于一种持久的不平衡状态,唯有独脚踩在自身理性的边缘舞蹈时,才会感到无拘无束。怎样才能理解这同一个载体上所有不同的展现面,而不把他当成疯子7显然唯有接受演员本身的模样:变色龙为了生存需要变幻颜色。为了重新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需要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旅行。我们是演员,因为这是生命的根本。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程,字里行间的那种谨慎,完全体现了他那个年代的人的精神。读着这些回忆的篇章,才发现他的举重若轻绝非假装,而正是战后那个时代的典型。他们徘徊在圣 日耳曼大道上,他们跳啊,他们唱啊——正是从那一代年轻人中,诞生了新浪潮。
处在人生 的希区柯克,该怎么开始下一部影片?他选择了一部独立制作的低成本恐怖片,并 终让它成为影史经典。1960年,希区柯克在各方均不看好的情况下,以80万美元的成本拍出了后来取得1500万美元票房的《精神病患者》(又译《惊魂记》),此后所有的惊悚片都或多或少受惠于此,斯蒂芬·里贝罗编著的《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希区柯克与精神病患者拍摄始末》以非虚构的方式,用纪录片的视角巨细靡遗地写下希区柯克拍摄这部影片的前因后果。 2012年,本书被改编为传记电影《希区柯克》,由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希区柯克,海伦·米伦、斯嘉丽·约翰逊分别出演希区柯克的妻子和珍妮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