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 好玩 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 引言 和 尾语 )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 中国 和中国人的书;是以中国传统音乐、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的 中国故事 。 ※ 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如何代表中国? ※ 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新音乐的力量在哪里体现? ※ 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自己欣赏音乐的逻辑?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器乐与乐器、民歌与民族声乐、新音乐,带领读者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 金声玉振 ,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 长亭外,古道边 风在吼!马在叫! 一条大河波浪宽 的时代精神。从音乐层面、地缘及历史层面、人文层面,讲述了蕴藏在音乐里的民族情感。 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
《班级合唱指挥训练一本通》是作者李刚从事合唱艺术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讲述了合唱指挥的理论及方法。《班级合唱指挥训练一本通》从合唱指挥的基础入手,力求使学习者能结合自身的实践充分体会和逐步提高指挥综合能力。《班级合唱指挥训练一本通》对手势运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歌唱的基础常识及灵活运用、指挥的主动意识等问题做了深刻讲解与探究。本书共有49首完整的合唱乐谱,并配以相关的视频素材。
关于音乐,我们读过太多被粉饰的记述。局外人与反叛者的努力被抹去,净化后的新形象站到台前。事实上,音乐中那些可耻的元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是人类音乐创作与革新的动力。 在本书中,美国屡受赞誉的音乐史学家特德 焦亚回溯了音乐四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从史前人类时代的自然声景写起,一直写到当今的真人秀、歌唱大赛和网红视频,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现了被掩盖的不屈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真实故事。音乐是变革的媒介,分裂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活的魅力源泉。
本书共分为9章,包含音高,节奏,音程、音阶与调,旋律,和弦与和声,乐曲的结构形式,乐器和人声,音乐风格和流派,以及音乐术语等基础知识,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曲为例,让读者系统化地学习乐理知识。全书包含大量图表,生动形象,书中穿插“看得见的音乐”“走近音乐"与“音乐术语表”等版块,结合实际生活与具体案例,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随书附赠的音频资料(可扫码获取)则可以帮助读者对书中讲解的案例建立立体的认识。本书作为音乐学习路上的入门实用工具,可以帮助你通过系统的乐理学习,提升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修养或演唱水平。看完这本书,你可以尝试挑战更复杂的乐曲,甚至还可以尝试自己谱曲!
《音乐历史简史》是一幅音乐历史全景图。音乐是一种古老的文明,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原始人类用自己的声音发出旋律,之后涌现了无数杰出的音乐家,用乐章谱写了人类别样而迷人的历史。本书梳理了从远古时期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以及20世纪的音乐历史,列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并提供经典曲目的聆听建议。全彩插图丰富地展现了每个时代的音乐风采,引领你敲开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奇遇之年》甄选出超过225位作曲家的366首作品,每天一首,带领读者潜入一千多年的古典音乐深海。作者为每一首作品提供了动人的描述,让这些由来已久的音乐在当下生活里鲜活动人。除了通常被古典音乐史忽视的40多位女性之外,作者还为读者介绍了有着不同肤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家,让读者相信,古典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全球艺术形式。
《莫扎特女高音咏叹调(上、下册)》搜集了莫扎特自11岁至逝世前所做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32首。第一部分为莫扎特于1767-1776年间创作的歌剧作品,接触这些早期的莫扎特声乐作品,不仅有助于训练演唱技巧,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更能为她们演唱和驾驭莫扎特后期作品打下良好基础。第二部分曲目中,搜集了莫扎特歌剧创作中为成熟、辉煌的经典女高音声乐作品,包括《魔笛》等。全书不仅对每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剧情做了必要的介绍,且配有中文译词和演唱提示。
演奏者真的在看指挥吗? 指挥真的能对演出有什么影响吗? 没有指挥,乐团不是也能演奏得很好吗? 除了站着挥舞棒子,指挥好像也没干什么。 指挥是乐团的灵魂,却常常遭遇上述质疑和误解。本书不是一本指挥技术手册,也不是一部指挥艺术理论著作,而是一本指挥家的艺术心得。 作者凭借丰富的经验、非凡的洞察力、简洁幽默的语言,阐述了指挥的本质、指挥与音乐及乐队的关系,指挥面临的个人和公共问题等 ,让我们对指挥在塑造音乐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音乐爱好者,都能从本书获得启发,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标题音乐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极其重要又甚为复杂的音乐命题,它是器乐与 标题内容 的结合,不仅涉及大部分作曲家的大量音乐作品,而且关乎此时的音乐美学观念(包括内容美学[或者说,情感美学]和器乐美学),乃至音乐历史的发展道路问题。 标题音乐既是一种观念,又指特定作品,但迄今为止,相关出版物仍仅聚焦其中的某一方面。故而,本书力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主要以19世纪的时间顺序为结构线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研读以及相关学术热点的阐发,从音乐作品、美学观念和史学现象的角度综合探讨标题音乐这一命题,揭示其历史内涵,并进而指出对标题音乐的价值判断,不在于其是否具有标题文字,而是基于其所呈现的艺术审美与创新之处。
先秦音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礼乐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制作《云门》《大卷》《成池》,是中华礼乐文明的奠基人。颛顼效法黄帝乐理制作《承云》,大大丰富了器乐的表现力。喾制作《五英》,将礼乐与行政联系起来,依时节举行祭祀,并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尧制作《大章》,反映了礼乐从崇天德到崇地德再到崇人德、从敬先王到敬人王,不断完善。舜制作《南风歌》,宣扬自己的孝道和政绩,开创了弦歌治国的模式。禹制作《大夏》,以弘扬历代先王的功德,团结各大宗族势力,宣扬治水的功绩,实施礼乐教化。汤制作《大获》,展现汤的赫赫武功,威慑各个方国;又增修《大濩》,宣扬德政,笼络百姓,吸引方国归附。《商颂》主要颂扬契、相士、汤、太戊、武丁等的功德。周公广泛吸收黄帝、尧、舜、夏、殷诸部族保存的前代礼乐
本书共选用了八十首优秀的传统乐曲和现代创编乐曲,分初、中、高三个档次,共十个级别,每个级别由相应程度的不同风格的十二首传统乐曲和创编乐曲组成,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选择余地。
《音乐社会学导论》是阿多诺1961—1962年为法兰克福大学《音乐社会学》课程所作的讲义。全书分为12章,分别以音乐接受的类型、轻音乐、歌剧、室内乐、现代音乐等为主题来阐释音乐理论。阿多诺的音乐理论是建立在其美学基础上的,而其美学则以其哲学为前提。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性认识,这在于艺术不是对于已经存在的把握,而是对于那尚不存在的追求。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艺术的特性为非实在性与异在性、非模仿性和非反映性、精神化和无概念性、不确定性和难解性,等等。基于这样的美学观念,阿多诺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的批判性。他认为现代世界和人是分裂的碎片,而唯有艺术才能够拯救它们。
《我的身体会歌唱:少儿趣味体态律动与节奏声势教程》是国内首套创意节奏声势教程,其立足于节奏学习和身体打击乐创编。本套教程按照不同的音乐风格分为三册,即三个音乐板块——古典音乐集锦、英文歌曲集锦、中文歌曲集锦。每个板块共四首乐曲,每一首乐曲分为三大内容,即乐曲背景介绍、乐曲结构及节奏声势、完整谱例。少儿可以通过本套教程对身体打击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边听音乐、边学节奏、边玩声势,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打击乐器,跟随音乐让身体“歌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提倡的陪伴式教学体现在书中的icon设计,每个节奉声势练习都是根据唐安琪(TT老师)的卡通形象所原创的绘画,旨在以直观的节奏声势谱例让读者理解。本书是一套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可以运用在音乐集体课中的节奏声势教程。
《奥特曼高级和声:理论与应用》接续了从《奥特曼初级和声:理论与应用》开始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从调性音乐讲到20世纪的序列音乐,完成了对18、19 世纪和声的研究。本书在对传统和声进行梳理、阐释和分析的基础上,第十一章专门对不常见的和弦结构和复杂的和声续进进行了论述,第十二章梳理了19、20世纪之交新和声方向的探索成果。第十三章以对克劳德.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进行论述作结, 过渡到*后三章。第十四章对20世纪音乐进行纵览式的评述,可以帮助读者厘清20世纪作品的现代倾向。*后的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则对20世纪的各种个性化创作实践进行了梳理,包括自由无调性音乐、采用序列作曲法创作的音乐、偶然音乐等。
%26emsp;“钢琴之旅”技巧和演奏分册与课程和乐理分册之间的内容相互对应,两书结合使用。技巧和演奏分册体现了钢琴演奏技巧的两个基本方面:%26emsp;%26emsp;学生通过运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