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乐理部分包括 音与高音 音的长短与记谱法 节拍与节奏 装饰音与常用记号 音程 调式与大、小调式 调与调号 中国民族调式 及 和弦 。内容系统有序,重点突出,并在每章节后配有各种相应的练习题型,大多可以直接在教程中习作,方便师生的教与学。视唱、练耳则依难易程度,结合一些节奏训练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名曲旋律和当代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富有深刻的音乐文化内涵。同时根据广大师生的要求,视唱练耳部分录制了配套音频,方便大家对教材的使用。本教材适合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师范院校的学生使用。
《乐理、视唱、练耳(第2版)》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主干教材,从音乐教育基础课程的角度,在乐理、视唱、练耳三个部分具体展开,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又符合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既注重科学性,又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次对教材的重新修订,将着重加强练耳部分的内容,使本书更适宜当下的高校学生学习使用。
教堂音乐庄严神圣,纯净空灵,凡是去过的人都会对它产生深刻的印象。时至 ,它还能够找到如此多的知音,赢得他们的倾心聆听和热情演奏。对于所有想要深入了解众赞歌、康塔塔、弥撒曲、清唱剧、安魂曲、赞美诗的人来说,这本亚逊年度 图书能提供阅读的享受,并有助于读者一饱耳福。 教音乐的奇迹在于,它所源自礼拜仪式、教区和修道院的歌曲和旋律大都 了特定环境的界限和 意味,走出教堂,在不同时代都能为不同的人群所接受。不论是格里高利圣咏还是巴赫的管风琴作品,乃至亨德尔、莫扎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入的 作品,早已越了孕育它的土壤,成为了整个世界的音乐财富。
本书是日本古典谣曲名作40首的风格介绍及鉴赏指南。
《当代阿卡贝拉音乐风格训练》内容简介:在器乐于16世纪起逐渐流行之前,各式各样的阿卡贝拉一直都是西方音乐中*重要的形式,故此如欲得知更多关于传统阿卡贝拉的数据,参考一般的西方音乐史教科书便可。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教堂音乐其实是有乐器伴奏的,用以重复(double)人声,故此 a cappella 一词的意思如果是指 教堂风格音乐 ,亦可涵盖应用乐器的音乐,祇要器乐声部并非独立的(即仅用以重复歌唱部分)。但今天我们一般都把 a cappella 定义为完全不牵涉乐器的合唱曲。
陈巧姑、陈姬姜编著的《童声合唱实用训练教程》是为童声合唱师资培养的实际需求而编写。全书共分16课,从专业角度介绍了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童声合唱的发声训练、协调训练、吐字与咬字、吐字与咬字、预示指挥及其他、童声合唱指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知识。内容编排从教师急需考虑,从解决少儿合唱排练实际入手,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从作品艺术表现、作品排练要点两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范本,有助于教师们进一步提高童声合唱的训练、指挥能力。它的出版可填补当前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空白点,可作为高校在校师范生合唱指挥课程的教材,亦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儿童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教材。
余志刚编著的《西方音乐简史学习手册》为“音乐公共课考试指南”系列之一。本书依据作者所编著的已被多所专业音乐院校广泛使用的《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教材内容而编写,书中每一章都和《简史》章节一致,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学习目标、概要、问答题、名词解释、思考题或讨论题,可作为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参使用,或有助于应考学生及音乐专业在校生著有效地学习(或复习)该门课程。
本教材主要是针对音乐院校为本科学生所开设的复调课程而作的一部基础性、实用性谱例分析集。全书由浅入深包括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复对位等,内容涉及二至八声部对比复调、简单模仿、卡农、变化模仿、较复杂的卡农模仿、纵向可动对位、纵横可动对位等。教材中选取的谱例覆盖面广,体裁多样,供学生熟练掌握分析方法、透彻理解相关理论,从实践中去联系理论、验证理论,从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大量的谱例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本书中大量选用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和中外音乐名作主题,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类编排,既符合视唱教学规律,又有利于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编者还有针对性地编写了一些视唱练习与节奏练习,帮助初学者尽快掌握所要学习的技术要点。
本册练习是专门为训练吐音而创作的。“舌”的训练是笛子演奏技术中最难训练的技术。在笛子演奏技巧中,有些技术能短时间掌握好几种,唯独“舌”的技术需要长期刻苦的练习,才能训练出较好的颗粒性与清晰度,最后达到在快速演奏中的技术要求。 建议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 一、 视谱练习; 二、 深入严谨的练习; 三、 提速高标准练习。本系列练习曲以训练技术技巧、技法为主,基本上不涉及(民族)风格问题。
《简谱乐理知识(修订本)》主要包括了:音乐中所使用的音、音、音的物理属性、乐音与噪音、乐音体系及音的名称、乐音体系、音的名称、音的分组、复合音与分音列、音域与音区、简谱、怎样记录音的高低、记录音高的基本符号、中音、高音、低音及其相对音高关系、音的准确高度1=C、怎样记录音的长短、用短横线来表示音的长短、用附点来表示音的长短、用延音线来表示音的长短、连音符、怎样记录音的强弱、音的基本强弱规律、切分音、怎样记录音的休止、简谱的书写格式、各种常用记号、演奏法方面的记号、力度记号、省略记号、装饰音记号等内容。
练习曲是钢琴教材中的一个大项目,无论是业余考级,还是专业教学,或是国际国内钢琴比赛,练习曲都是重头戏。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当学生开始学习钢琴,就会逐步进行练习曲的学习,练习曲作为学习中的一条主线,一直会延续到十七八岁。在此之前,学生们将通过练习曲的学习,获得演奏钢琴的各种技术手段,并尽可能地开发双手的技巧能力,使双手在演奏巴洛克、浪漫派或近现代等各类不同风格的乐曲时能够运用自如。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实用教学版)》针对每一组练习曲,通过介绍练习方法的方式,希望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一些新的练琴思路。讲解包含了技术和音乐两个方面。
本书隶属“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 音乐教育实践系列”,系上海市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项目,总主编余丹红。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声部的视唱技巧,第二部分是二声部的视唱训练,第三部分是三声部的视唱训练。本书共收录合唱视唱练习曲50首,每首练习曲均有一个训练的侧重点,并配以钢琴伴奏。
《新编小提琴基础教程(第3册)(声像示范版)(附盘)》,本书收录了多首小提琴练习曲作品。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是根据1978―197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六期“塔尔海默系列讲座”的讲稿内容整理而成的一部论文集,全书以“音乐批评”为核心主题,由编者金斯利·普莱斯撰写的导论和五篇论文构成,作者包括五位来自美国的著名音乐学家或哲学家:查尔斯·罗森、约瑟夫·科尔曼、蒙罗·比尔兹利、罗斯·罗森加德·苏博特尼克和卡尔·阿申布莱纳。这五位学者着眼于“批评”的不同层面,既有狭义的音乐评论,也有广义的学术性批评,还有牵涉风格批评的音乐学术研究;并立足研究、写作的实践,对音乐批评的不同维度进行深刻的学理反思,提出相应的理论主张或方法论原则。
《高考视唱强化训练与模拟试题》一书中视唱条目几乎为全新,是作者在数年的教学中创作并实践后整理编排而成,全书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强化训练预备阶段练习,共包含25套训练,可以为正式进入《高考视唱强化训练与模拟试题》的学习做准备,起到一个铺垫和衔接的作用;第二部分:无调号的各调式强化训练,包含35套;第三部分:一个升号的各调式强化训练,包含25套;第四部分:一个降号的各调式强化训练,包含25套;第五部分:一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式综合强化训练,包含60套;第六部分:一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式综合模拟试题,包含5套。附录为部分音乐院校各类音乐专业考试视唱试题选编,相信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使考生们对部分高校高考视唱的把握是不无裨益的。
本书是汉族姑娘张澄宇两次独行于大凉山,寻求一个音乐问题的解答,并对凉山彝族特有的音乐舞蹈——达体舞有着真实激荡的心灵接触。本书特色之处,在于作者不愿以严肃地语调和陌生的专业术语让读者头疼,希望读者能在随性的阅读中认识彝族音乐,看到缤纷的少数民族舞蹈,并喜欢它们。本书作者被自己调查对象——彝族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友好感动,她经历了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洗礼——她在凉山爱上了这个民族,因为他们保留着在景象繁华的大都市难觅的真挚。她回报的是自己的理性思考,在这本“调查报告”的字里行间织进了细密的情意。另外,在中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活跃时期,以此书图文、乐谱相结合的形式来做一次少数民族音乐的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的考察与深究,必定能引起人们的多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