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中国合唱歌曲百年经典(1913-2018五线谱版共6册)(精)》收集、整理、研究了1913年以来中国 有代表性、普及性、影响 久远、 富有特色的合唱作品,力求选出 文学、史学价值的艺术佳作,为百年华人镌刻时代的光辉印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繁荣社会主义 文化做出贡献,为音乐工作者的音乐创作、学术研究或合唱团体选择演唱歌曲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该套丛书以时间为序分为四卷。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陕西民歌金曲30首》是陕西音乐家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发扬延安的鲁艺传统,借鉴整理陕甘宁边区五首革命民歌的创作经验,以新的音乐思维审美视觉对陕西民歌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也是一代音乐家民歌观念艺术结晶的现代表达。艺术没有完美,这本民歌金曲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与不足,但陕西音乐家的初心可鉴,真情可鉴。这就是他们希望用自己 对陕西民歌探索实践的一小步,换取明天中国民歌创新发展的一大步。 《陕西民歌金曲30首》包括重新整理、编创的10首陕北传统民歌和10首红色民歌、5首关中传统民歌、5首陕南传统民歌。这是 部带有钢琴伴奏谱与简谱配套发行的省版民歌作品专集。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 之一、“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七载。赵先生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理念对中国笛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赵松庭先生后半生以生命相托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经很自然地成为 学习、继承赵先生笛乐艺术及其精神心志的中心。赵先生因为生前的付出而与这所人才辈出的艺术殿堂结下难解的乐缘。正因如此,学院于2016年秋建成“赵松庭纪念馆”,并举行了“赵松庭笛乐艺术研讨会”“纪念赵先生逝世15周年音乐会”等活动。2014年春,学院委约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教授以婺剧音乐元素创作了竹笛协奏曲《竹韵》,后又于2017年秋委约八位作曲家、演奏家以“松庭流芳·笛画江南”为主题谱写新作。2018年11月9日,赵先生的嫡传弟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樟华教授举办同主题委约作品竹笛独奏音乐会,演绎了
《顾冠仁民族管弦乐作品集》“合奏曲卷”与“协奏曲卷”共22作品(合奏曲卷12、协奏曲卷10),凝结了作者32年的心血,汇集了代表性的、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如《花木兰》《同心曲》《八音和鸣》《秦王破阵乐》等。创作题材与形式丰富多样,新颖别致、 一格,既彰显了南方音乐的细腻秀丽和缠绵韵味,同时又不失大气磅礴。既具有多声部创作思维和多声部音响效果的共性特点,又展现作者在创作中力求乐曲结构的内在逻辑、声部平衡的淡雅色彩、配器手法简练中见丰满、和声织体灵巧中显变化、 的“交响性”创作思维和作品的“立体化”音响色彩。这种音乐创作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创作的超凡功力与境界追求。
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 之一、“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七载。赵先生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理念对中国笛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赵松庭先生后半生以生命相托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经很自然地成为 学习、继承赵先生笛乐艺术及其精神心志的中心。赵先生因为生前的付出而与这所人才辈出的艺术殿堂结下难解的乐缘。正因如此,学院于2016年秋建成“赵松庭纪念馆”,并举行了“赵松庭笛乐艺术研讨会”“纪念赵先生逝世15周年音乐会”等活动。2014年春,学院委约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教授以婺剧音乐元素创作了竹笛协奏曲《竹韵》,后又于2017年秋委约八位作曲家、演奏家以“松庭流芳·笛画江南”为主题谱写新作。2018年11月9日,赵先生的嫡传弟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樟华教授举办同主题委约作品竹笛独奏音乐会,演绎了
内蒙古的民歌源远流长, 民族特点和地域风格,在祖国歌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收集、整理流行在内蒙古地区的包括蒙古族、满族、回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意义。邢野//邢迟主编的《内蒙古民歌名曲通典(上中下)》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民歌,主要收集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满族、回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的经典民歌。中篇为名曲,主要收集由本区作者编词作曲的广泛流行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创作歌曲。下篇为创作歌曲。
。。。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青芒果香》是叶小纲以亚洲热带植物命名的系列作品中的一首。该作品充分显示了中国南方音乐家的敏感、细致而复杂的心理以及对光影强弱、色彩浓淡对比的喜好,表现了作曲家对大自然沁人肺腑的芬芳的感恩与悱恻心境。《十二月菊花》是应尼柯莱长笛比赛组织委员会的委约而作,题献给作曲家去世的小女儿。白色菊花在初雪中凋零,这在东亚传统美学上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痛彻无言。遥望冰封大地之边缘,隐约可看见半丝生命的顽强,寒彻周天中,人会鼓起新生的希望
《青芒果香》是叶小纲以亚洲热带植物命名的系列作品中的一首。该作品充分显示了中国南方音乐家的敏感、细致而复杂的心理以及对光影强弱、色彩浓淡对比的喜好,表现了作曲家对大自然沁人肺腑的芬芳的感恩与悱恻心境。《十二月菊花》是应尼柯莱长笛比赛组织委员会的委约而作,题献给作曲家去世的小女儿。白色菊花在初雪中凋零,这在东亚传统美学上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痛彻无言。遥望冰封大地之边缘,隐约可看见半丝生命的顽强,寒彻周天中,人会鼓起新生的希望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20世纪中国笛乐艺术的 之一、“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七载。赵先生是推进中国笛乐专业化发展的先驱,其艺术理念对中国笛乐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赵松庭先生后半生以生命相托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已经很自然地成为 学习、继承赵先生笛乐艺术及其精神心志的中心。赵先生因为生前的付出而与这所人才辈出的艺术殿堂结下难解的乐缘。正因如此,学院于2016年秋建成“赵松庭纪念馆”,并举行了“赵松庭笛乐艺术研讨会”“纪念赵先生逝世15周年音乐会”等活动。2014年春,学院委约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教授以婺剧音乐元素创作了竹笛协奏曲《竹韵》,后又于2017年秋委约八位作曲家、演奏家以“松庭流芳·笛画江南”为主题谱写新作。2018年11月9日,赵先生的嫡传弟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吴樟华教授举办同主题委约作品竹笛独奏音乐会,演绎了
歌剧《长征》由印青作曲、邹静之编剧,经过主创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磨,攻克了舞美、音乐、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一道道难关,将伟大的长征精神以既有民族色彩、又富有当代审美的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该剧于2016年首演,已进行九轮次演出。2021年9月29日至10月7日,《长征》在 大剧院拉开了第十轮的演出大幕。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 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部史诗剧作,《长征》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致敬,也是在警醒世人不忘来时路,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大型典籍《百年乐府》共11卷,由 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文学学会承办,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一期工程为“歌词编年选”,共4卷于2018年12月出版完成;二期工程为“歌曲编年选”,共7卷于2020年12月出版完成。11卷共收录自清朝末年以来1531位作者的3003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歌曲作品。《百年乐府》这项 重大工程历时七年,近百人参与整理汇集,由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领衔,以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粹铸。编辑团队将每一首入选作品均标注创作年代、时代背景,对词曲作者的生平佐以考证,并附加简介评述。在历时111年的悠久岁月和沧桑年轮中,编写者定位扫描、集结选粹,整理出流淌在时代记忆和人民心中那些不朽作品,她反映现实生活,还原历史本真,广角
《岭南四首》完成于2011年,是作曲家叶小纲应澳门文化局及澳门乐团的委约,为男高音与乐队创作的大型作品。该作品以唐、宋、明、清四个时期的四首富有岭南特色诗歌为词,为灿烂的古代文学作品插上音乐的翅膀,在弘扬岭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抒发当代文化艺术家的豪迈情怀,以飨听众。《悲欣之歌》是叶小纲献给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的一部声乐交响套曲。这部由四首歌曲组成的套曲采用了李叔同早期的诗词,包括《津门清明》《轮中枕上闻歌口占》《和宋贞题城南草堂图原韵》等,其中很多和当时作曲家在天津的生活息息相关。整部作品表达了一种内省、悲悯的情感,是比较典型的文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