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平湖(1897年―1967年),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中国有名古琴演奏家、画家。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
本书为作者栾凯教授,凭借三十余年歌曲创作经验,以及二十余年音乐教育心得,在歌曲创作相关课程多年教学讲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反复提炼打磨,撰写而成的一部全面讲解歌曲创作理论和技巧的通用教程。 本书面向所有歌曲创作的学习者做出较为通用性的指导。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歌曲的整体创意、歌曲的基本要素、旋律线、节奏、调式、曲式结构等基础知识,还有调性转换、二声部写作、素材及其发展手法等进阶内容。特别增加的军旅队列歌曲创作和歌词创作技巧、旋律与歌词的音调关系等内容, 填补了 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本书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后,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乐理和词曲创作方法,还能通过学习书中丰富的 歌曲谱例,以及进行课后作曲练习,提升实际创作能力。 本书可作为艺术院校作曲相关专业学生和文艺工作者的学
从整体上来说,这是一部歌颂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主题凝练,气势宏大,意境高远。值得一提的是,用我们民族唱法写作的大型单乐章声乐协奏曲,在我国还不多见。乐曲选用了李清照的《点绛唇》、《浣溪沙》、《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六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乐曲结构为三个大的部分,分别表现为三种音乐形象及三个内容,但它们又是一个完整的巨大乐思,环环相扣,绵绵不绝,最终构成一个宏伟的单乐章声乐协奏曲。 大部分:主部主题(主题器乐部分)是从宋代词人姜白石创作的歌曲片段中提炼变化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气势恢宏的主题,它构成了本协奏曲的主题,热情地歌颂了李清照非凡的品格。 唱段《点绛唇》是生动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副部主题(第二主题),它展示了一个妙龄少女那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同时
这套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一部重大主题出版物。这套丛书按照编年体的方式排序,共分为九卷。收入从1927—2017年军旅歌曲1600余首,并配套有音像光盘。这套图书特别邀请了当下军队文艺创作的专家(作曲家、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等)团队参与编撰。 n 这套丛书的特点:1.题材内容丰富。各军兵种题材的作品均有收入。2.体裁形式多样。包括队列、独唱、重唱歌曲,小合唱、表演唱、大合唱,组歌、交响合唱,以及歌剧和舞剧选曲、影视歌曲等在内的各种大、中、小型体裁形式的作品。3.创作队伍庞大。包括战功赫赫的将帅、革命烈士、军队和地方艺术家,以及各军兵种、各大军(战)区的专业和业余作者等。 n 这套丛书真实记录了我军九十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兼有史料收藏和传播价值。为便于演
本书是作曲家黄荟根据我国各民族地区耳熟能详的民谣改编的室内乐作品集,共收录作品18首,可分为三种类型:种是在长期传承发展中已经具有成熟稳定形态的传统民谣,如《小白菜》《小放牛》《花儿与少年》等;第二种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是作曲系教师近十余年创作的部分成果。书中收录的作品多数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新创作品,以及在国际重大音乐节中入选的展演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展演。 室内乐作品专辑系列收录了川音作曲系教师的室内乐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新生代作曲家的创作实力。 《室内乐作品集(续2)/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收录了敖翔的室内乐三重奏《炼尘》、室内乐作品《古韵》、景徐为不同乐器编制而作的组曲《忘川》、肖岗的萨克斯管合奏曲《山高水长》。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 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 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 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 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一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