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的训练内容一般分为:节奏训练、视唱、听觉训练和听写。四项训练内容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音乐之耳:视唱与练耳》就各项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分别作简要的介绍。"视唱练耳”这个名词对大多数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本人是一名视唱练耳课的教师,当一些非音乐专业的朋友问起我在音乐学院从事什么专业,教授什么课程时,我必须要对"视唱练耳”这个名称进行一番解释。确实,"视唱练耳”这门课程的内涵和它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许多人是不太清楚的。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唱歌的缘故吧,我的创作领域主要在声乐作品方面,其中艺术歌曲的写作数十年来基本上没有间断。记得首带伴奏的艺术歌曲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那是50年代的事了,1956年,我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三年级,作曲老师由著名音乐家李焕之先生兼任,歌曲《上河里划下来一只船》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写的作品。自学院毕业后,我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写作只能业余而为之,但我有感而发,时有所作,且乐此不疲,积累至今,也已有了数十首。现结集出版,献给亲爱的读者。艺术歌曲是一种外来的音乐形式。它通过声乐与钢琴的密切配合,使情感的着意抒发和意境的烘托渲染相得益彰,构成完美的音乐形象。但外来形式要为中国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就有个民族化的课题。我在创作中的设想和做法是:声乐部分,曲调以汉语的语音、语调及民族
合唱在中小学课程和活动里越来越重要,但合唱曲目又跟不上需要,有许多好歌曲可惜是单旋律,老师们想改成合唱又苦于缺少改编的办法,故迫切需要一本教材。陈国权编著的《少年儿童合唱编配指南》是一本实用的合唱编配教材。主要是使用对象是中、小学音乐老师。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对合唱织体的介绍以及完整的合唱曲分析。合唱的曲目全部用少年儿童歌曲,以备中小学课程和活动中合唱所需。合唱编配是一门课,是一门技术,需要学过和声,懂得一些复调知识, 是给孩子们排练过合唱,同时谙熟不少合唱曲目。要掌握合唱编配除了要仔细学习教本外,还必需做练习,进行写作实践以及通过演唱排练自己的习作来调整编配的意图、设想。愿这本教材能对音乐老师们的创作有些帮助,进而给少年儿童的合唱天地增添些异彩。
《声乐(第2版)》系列共分三册,《声乐3(第2版)》是第三册。 《声乐(第2版)》系列的侧重点都不相同。 《声乐3(第2版)》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立足当前,面向未来 。教材的编写主要有三个特点:基础性、师范性和系统性。本册重点介绍 重唱的基础知识 重唱的艺术形成及魅力 重唱的特点及组合形式 重唱演唱的技术要求 重唱训练 发声练习及练声曲 重唱发声练习及练声曲 。 《声乐3(第2版)》歌曲内容系统而丰富,也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经典。所选编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类型各异,大部分的歌曲中增加了歌曲简析和演唱提示及部分作者简介,以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前师范生的艺术修养。 《声乐3(第2版)》可供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师范院校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广大声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