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名联鉴赏》共收录历代咏梅名联300余副,分为名胜联、题赠联、悼挽联、谐趣联四部分,并配有名联图片(主要是楼台亭阁、寺庵庙宇、书院会所等建筑物)100余张,可谓图文并茂。每一名联下均有作者、简析等栏目,详细介绍名联的来历以及相关的趣闻轶事。通过梳理并阐述这300余副有关咏梅的名联,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并把握作者赞颂 梅 之五大独特人文意蕴:一是如郑板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之颂其品,二是如蒋廷锡 梅老格高,横枝贵疏瘦;笔奇腕弱,饮兴转粗豪 之赏其姿,三是如赵宦光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之品其香,四是如孙心筠 游子归来折杨柳,故乡人到问梅花 之道其情,五是如金埴 兰畹骚翁为远祖,梅花仙客定前身 之吟其情。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共收入《怎样鉴定书画》《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两宋名画册〉说明》四文,并有附录题跋数则。张珩在任国家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以及国家文物局“三人书画鉴定小组”时,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去指导工作和鉴定书画。在此期间,他也会为一些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和管理人员上课或作演讲。《怎样鉴定书画》就是根据这些演讲整理成书的,文字约二万字左右。《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张珩大多曾亲眼鉴阅过原作,而且是“影响最深刻”。文章里还对一些名画的作者归属,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两宋名画册〉说明》,共收入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小品画六十幅,每幅作品的说明文字均有张珩撰写。张珩在说明文字里,对六十幅两宋小品一一进行了作者归属、作品断代
本书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钟飙30年艺术历程的积淀。书中收录了631张图片,其中作品371幅,中外艺术家品评文章23篇。这些图文按时间顺序展开,清晰地呈现了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几个时期,以及他在举步维艰的当代艺术领域,凭借一己才华开辟出的一种视觉新体验。书中挑选的作品,除了那些令人震撼的装置艺术之外,还有不少是以素描打底加上一些淡彩或浓彩的绘画艺术。从传统绘画角度来看,素描加彩的技法容易导致简单化和油滑,故多见于画家的草稿和习作。而作者从艺术哲学层面提出“以形显态”创新绘画逻辑,将这种画法发扬光大,使其可以成为一种正式的视觉资源。这不仅成为作者当代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符号,同时也是探索当代绘画新风格一种贡献。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不可缺少的文献。
《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此剧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袁了凡先生释义琵琶记》意在将 外图书馆古籍库里的版画原作与文献,以及平日难睹真容的善本珍刊化身千百,以利学者在细细品鉴、对比中发见深意。 选编这部丛刊,一是为版画史研究提供接近于真迹的图像;二是为版画史研究提供尽可能完整的文献。
《义侠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 从景阳冈打虎开始,至上梁山受招安结束,并添出武妻贾氏,写她同母亲访寻武松,路遇孙二娘等情节。昆剧及有些剧种的《武松打虎》《挑帘裁衣》《武松杀嫂》等即出于此。《重校义侠记》原版框高二十一点一厘米,宽十四点五厘米。半叶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全像注释义侠记”(多省作“义侠记”)、卷次、页码。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重校义侠记(精)》为“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系列之一。
本书介绍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里维埃这位不该被艺术史遗忘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在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激烈碰撞的那个时代,他的全部作品,从“黑猫夜总会的影子戏”章节里的版画到“曲折之路”章节里的水彩画,充分吸收了浮世绘的创作特点,表现出法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里的自然风貌。他每个系列作品的名字都很迷人,比如《时刻的仙境》《布列塔尼风景》《海,海浪研究》《西北风吹》《巴黎风光》《铁塔三十六景》…… 一一见证了艺术家对大自然诗意又凝练的观察视角。亨利·里维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色彩大师,19世纪末,他在彩色版画领域的创新令人惊叹。本书集合了亨利·里维埃的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木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和水彩画,足见他对图像艺术研究之广博;此外,还精选了他私人收藏的一部分画稿和日本版画,能让我们 接近
本书是“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系列丛书”之一,丛书子系列“中华创世神话图像编”系列的一种。 嫘祖,是中华人文先祖黄帝之妻,被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嫘祖不仅是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明者,还是这一技术的传播者,其终生致力于养蚕缫丝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为桑蚕丝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嫘祖可以说是华夏丝绸文明的 ,是中国几千年来蚕桑文化、丝绸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的思想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尚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有关嫘祖的创世神话,既记载于各类古籍文献里,又流传于人们的口耳之中,同时,还存在于各类图像之中。这些图像涵盖了画像石、壁画、绘画、插图、塑像等多种形式,包括了发明养蚕缫丝、蚕神献丝、与黄帝成
本书介绍了法国艺术家亨利·里维埃这位不该被艺术史遗忘的创作型版画家和图片画师。在印象主义和日本主义激烈碰撞的那个时代,他的全部作品,从“黑猫夜总会的影子戏”章节里的版画到“曲折之路”章节里的水彩画,充分吸收了浮世绘的创作特点,表现出法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里的自然风貌。他每个系列作品的名字都很迷人,比如《时刻的仙境》《布列塔尼风景》《海,海浪研究》《西北风吹》《巴黎风光》《铁塔三十六景》…… 一一见证了艺术家对大自然诗意又凝练的观察视角。亨利·里维埃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色彩大师,19世纪末,他在彩色版画领域的创新令人惊叹。本书集合了亨利·里维埃的多种艺术表达方式:木版画、石版画、蚀刻版画和水彩画,足见他对图像艺术研究之广博;此外,还精选了他私人收藏的一部分画稿和日本版画,能让我们 接近
《义侠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从景阳冈打虎开始,至上梁山受招安结束,并添出武妻贾氏,写她同母亲访寻武松,路遇孙二娘等情节。昆剧及有些剧种的《武松打虎》《挑帘裁衣》《武松杀嫂》等即出于此。《重校义侠记》原版框高二十一点一厘米,宽十四点五厘米。半叶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全像注释义侠记”(多省作“义侠记”)、卷次、页码。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重校义侠记(精)》为“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