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王献唐金石书画题跋辑存
    •   ( 54 条评论 )
    • 王献唐,,张书学李勇慧,整理 /2022-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献唐一生经眼金石书画无数,善作题跋,内容多为考述源流,甄别真伪,评其价值,或兼抒心怀。文字或长或短,多博证详稽,释疑订谬,识见渊致,语言精峭,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具,曾撰有《金石过眼录》《金契石友小谱》等,惜已散佚。本书蒐集整理了王献唐所见鼎彝金石文物、历代书法绘画以及相关著述等所作题跋精品数百篇,按铜器、货币、印玺、封泥、刻石、碑版、砖瓦、陶器、书法、绘画等,分类汇编,并配有部分原件图片,其中多为首次公开,是研究金石书画之学的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王献唐全集》编纂整理与研究 (项目编号21ATQ001)成果之一。

    • ¥387 ¥598 折扣:6.5折
    • 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增订版)(50年前,徐小虎跟随书画创作、鉴定大家王季迁,探索中国书画
    •   ( 58 条评论 )
    • 徐小虎 /2022-02-01/ 上海三联
    • 1971年,徐小虎正式跟随旅居纽约的书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王季迁探索书画笔墨的奥妙。为什么掌握了书画“结构分析”的小虎,还要进一步研究笔墨之道?因为不能辨识笔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书画的精髓。在往后长达八年的不断追问与精彩对谈中,在王季迁对笔墨的示范和画作的细读中,笔墨之秘,终被揭开。 在此之前,有人能把笔墨之道说清楚吗?40年后,小虎于耄耋之年重新审视王季迁对笔墨的阐释。在原有对谈基础上,不仅增添新注解及视频课程, 添加细节图,以文图互释的方式直观展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墨之道。

    • ¥145.1 ¥238 折扣:6.1折
    • 书画名物忆旧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郑有慧 /2019-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全书图文并茂,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将其随文史掌故大家、祖父郑逸梅与海上书画名家交往、带其拜师学艺的经历感受,尤其是很多书画创作及名家交往轶事多为首次披露在读者面前,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为研究当时文人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成为书画及名家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研究文献性、收藏导读性,再现了近代海派文化的繁华。

    • ¥53.9 ¥89 折扣:6.1折
    • 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正版书籍,满额满减,咨询更优惠】
    •   ( 6 条评论 )
    • 徐小虎 /2012-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一张中国古代绘画里头藏了多少的纠葛?如果是某大师的真迹,那么,它透露大师创作时的特征又是什么呢?创作的时空背景是如何?而作品代表了哪些典型的风格?或者是一张假画,那么它与大师的真迹有哪种关联?是如实的临摹,对原作者的误解之作,甚至是全新的创造?面对这些真迹与后作的层层关系,作者以元代画家吴镇(1280—354)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出这位十四世纪艺术家的真迹与后世伪作群,同时开拓出一套清楚明瞭、完整又缜密的方法学,鼓励中国绘画史的学者和爱好者用开放的眼光,重新审视研究的对象,提出新的怀疑、厘清差异所在,进而重建更详实的“真相”。这不仅是探究创作者归属问题的专业人士应该阅读的一本书,论述过程中抽丝剥茧、脉络分明的交叉对照过程,就一般大众而言,读来也是引人入胜。但更重要的是中国艺术史长久以

    • ¥430 ¥684 折扣:6.3折
    • 碰撞融合(长城文化)
    •   ( 1 条评论 )
    • 编者:山西博物院 /2018-12-01/ 山西人民
    • 长城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当今世界上 伟大的工程之一。山西博物院编的《碰撞融合(长城文化)》以长城故事开端,通过大量精品文物(共计276件),展示中国北方多民族互动与融合的宏大主题,反映了三晋悠久的长城文明和历史文化,从而让读者认识长城,了解历史,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

    • ¥121.6 ¥200 折扣:6.1折
    • 袁了凡先生释义琵琶记(精)/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
    •   ( 1 条评论 )
    • (元)高明|责编:孙亚蒙|总主编:董捷... /2021-05-01/ 河北教育
    • 《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此剧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袁了凡先生释义琵琶记》意在将 外图书馆古籍库里的版画原作与文献,以及平日难睹真容的善本珍刊化身千百,以利学者在细细品鉴、对比中发见深意。 选编这部丛刊,一是为版画史研究提供接近于真迹的图像;二是为版画史研究提供尽可能完整的文献。

    • ¥106.6 ¥158 折扣:6.7折
    • 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精)/燕园读画丛书
    •   ( 3 条评论 )
    • 朱万章|总主编:李凇 /2019-08-01/ 北京大学
    • 美术史与书画鉴藏密不可分。我们熟悉的中国美术史,都是建构在作品鉴定与收藏基础上的。基于此,《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讨论的范畴,是作者过眼宋元以来书画名迹留下的关于美术史的深刻印记。无论是诸葛亮、朱元璋、董其昌形象的塑造,还是陈容、王蒙、仇英、傅山、吴振、王翚、吴昌硕绘画的生成,以及赵孟頫、何绍基书法的嬗变与传播,甚至鲜有人关注的岭南四画僧、明代醉饮图和葫芦画的疏证,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美术视角。作者利用供职博物馆的优势,结合各地馆藏资源,从书画本体出发,抽丝剥茧,解读书画内外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基因,探讨鉴藏中作品的真伪、传播与影响,为人们深度了解不同时期的美术提供参考。

    • ¥86.9 ¥128 折扣:6.8折
    • 书画名物忆旧/海派名物典藏
    •   ( 1 条评论 )
    • 郑有慧|总主编:张伟 /2019-09-01/ 上海大学
    • 全书图文并茂,将随文史掌故大家、祖父郑逸梅与海上书画名家交往、带其拜师学习、收藏,其中很多书画创作及名家交往轶事多为 披露在读者面前,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为研究当时文人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成为书画及名家研究不可多得的 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研究文献性、收藏导读性,再现了近代海派文化的繁华。

    • ¥58.3 ¥89 折扣:6.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