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与多恩布什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相配套的学习指导用书。作为对教材的重要补充,本书章节与教科书保持一致,每章都设有本章要点、本章概要、关键术语、绘图、经济学释义、技术回顾、各种题型的练习及参考答案讲解等内容。本书可以帮助教师抓住教学的难点、重点,方便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本书,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教科书所讲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练习题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检测。
全书内容十章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模型、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的宏观经济、纽齐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本书在体例编排、内容选择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的通俗性、简明性、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知识和理论的同时,突出实例分析,每章中都有与本章知识和理论紧密相连的案例分析,并附有相关的前沿资料或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本书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习之用,也是一本较好的教师参考书,同时还是广大经济学爱好者自学的理想读本。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探讨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微观动机。谢林教授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当总体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累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社会成员为何对他们的单独行动所产生的集体后果视而不见,以及为何从群体现象中推导个人意愿的尝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在书中他还建立了一些既不太艰深又并非显而易见的模型,以及一些基本的分析系统,并将这些模型和分析系统应用于解决类似于由种族、性别、年龄和收入所引起的社会分隔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