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密集的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价体系对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本书从电价体系建设入手,服务能源革命的四个方面;运用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在大量数据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和研究了电价政策与电力低碳发展战略转型、电价形成机制与电力集约发展战略转型、电价传导机制与电力协调发展战略转型和电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电力管制发展或法治化管理战略转型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本书所提出的理论或政策观点、政策建议及政策分析方法,对我国深化电价改革和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从技术角度系统性地介绍了作者团队近年来在电力需求侧资源聚合响应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书中介绍了电力需求响应的背景、基本原理以及需求侧资源的分类与响应特性,分析了需求侧资源聚合响应的商业模式,对需求响应聚合商优化运营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资源潜力评估、预测支撑技术、优化调控技术、市场交易策略、基线负荷估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技术落地角度对需求侧资源聚合响应实验测试平台与示范应用系统进行了探究。
在第三次能源革命的背景下,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现有能源系统正在经历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系统的转型。本书围绕能源系统低碳化演化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挑战,建立了能源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对全球重点同家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对我同能源安全的现状和预测预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增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力的建议。
本书面向“双碳”目标和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聚焦2030年、2035年、2050年和2060年这四个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对全国终端能源和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并统筹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运用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对全国能源供给进行了超结构优化仿真。基于模型系列量化结果,本书围绕能源行业近中期“先立”过程形成了2030年与2035年中国能源发展预测篇,围绕能源行业中远期“立破”接续形成了2050年和2060年中国能源发展展望篇。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针对煤炭、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氢能、储能、CCUS等八个产业的近中期和中长期发展趋势形成了研究专篇。最后,凝练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战略路径,总结提出能源产业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
本书共分3篇8章,围绕“全产业链脉动”(“wholeindustrychainpulse”):制造业服务化问题,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概述、“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基本框架、基于数据价值的服务理论、基于情景感知的服务理论、基于全景生态的服务理论、“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体系设计、“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全产业链脉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模式等内容。在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目标驱动下,本书从“全产业链脉动”服务理论创新的视角探索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问题,试图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决策者提供一种可行的理论方法。
本书是研究中国汽车市场2024年状况与2025年发展趋势的 性书籍,是汽车及相关行业众多专家、学者分析研究成果的集萃。全书分为宏观环境篇、市场预测篇、细分市场篇、市场调研篇、专题篇及附录(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统计数据等)六大部分。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2024—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态势和重、中、轻、微各型载货汽车,大、中、轻、微各型载客汽车, 、中级、普通级、微型等各种档次轿车市场的发展态势,以及汽车市场的重点需求地区和主要需求区域的市场运行特征。 集研究性、实用性、资料性于一体的《2025中国汽车市场展望》,是政府部门、汽车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汽车研究部门、汽车相关行业、金融证券等领域研究了解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 工具书。
本著作旨在探索共享经济这一新兴商业模式在能源市场中的建模方法和机制理论,从而深入挖掘能源视角下共享经济机制潜在的价值和应用。以“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为核心思想,共享经济通过 的信息通讯技术实现闲置资源的合作消费,其中一项关键的难题挑战是如何精准辨识不同市场成员对资源的占用水平,并设计相应的定价机制。本著作 将共享经济的理念、方法和机制应用到能源市场,首先综述共享经济在房屋和交通租赁领域的**进展,进而总结能源市场尤其是电力市场存在的难题,从博弈论的角度设计共享经济机制理论。据此,本著作的后续章节全面系统地研究电力现货市场、跨区电力市场、新能源有效聚合、综合能源市场等不同市场的关键挑战。此外,本著作分析共享经济在能源市场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价值。 ,本著作建模并分析支撑共
本书主要基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35)——能源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项目各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新形势下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区、西南地区等区域能源与经济环境发展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系统阐述了2035年、2050年能源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 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书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主题进行论证,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数理建模与统计计量分析、政策分析和制度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分别从企业层面、区域层面和开放条件下 价值链重构等维度,探索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系统提出创新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本书所探讨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新型政策组合体系和政策评价体系,为 和地方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本书以煤炭行业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交叉,采用多源数据与知识融合驱动的集成建模方法,深入开展全景式工业产能过剩治理机制与政策研究。本书包括四个篇章:理论基础篇(工业产能过剩的经济后果与传导机制)、治理机制篇(工业产能过剩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与调控策略)、治理政策篇(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困境的形成机理与协同治理政策)和总结篇(结论与展望)。相关成果不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工业产能过剩治理理论,发展多源数据环境下的评估、预测和决策方法体系,而且能够为政府提供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境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产能调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
本书以 智能制造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 为主线,倡导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根据世界银行集团以及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近年的相关报告探究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区域研究、产业研究和企业研究。同时,就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平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视域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机理及路径,智能化与城市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创新模式选择,智能化与制造业绿色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