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通关报关所需全部参数及信息: 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中英文名称及备注、检验检疫3位编码及名称、税则及关税税率、监管条件、检验检疫类别、计量单位、出口退税率、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对美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反倾销反补贴税率、从量税复合税税率, 以及关税配额商品税目税率表、进境物品归类表、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代征税计税常数表等。
本书以现行的十八个税种为线索,分为十八个部分,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分别汇编在十八个税种之下,关于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则单独编在税收征管之下,作为第十九部分。在每一部分中,我们都是先编写相关的法律,再编写相关的行政法规。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我们先编写行政法规,再编写财政部或者国家税务总局针对该行政法规所制定的系统解释的规章。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我们按照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将数量庞大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联系起来,本书对法律法规的主要条款以及主要规范性文件都加了注释。通过注释,读者可以找到与该条款或者文件相关的其他条款或者文件。由于对相关性的判断见仁见智,我们仅就主要相关的文件加了注释,并没有穷尽所有相关的文件和条款。
本书是由海关税收征管方面的资深业务专家编写的通关实效性指导手册,收录了2025年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环节的各项税率,通栏查询方式展示进口关税、增值消费税、出口退税、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等内容,同时应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需要,实时收录了税收征管方式改革的相关公告,并增列10位商品编码(中英文对照)、应征进口反倾销反补贴税产品清单等全面的商品属性信息。内容完整、全面、实用,是关企工作人员的推荐工具书。
本书是基于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及我国贸易政策,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海关业务专家等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发布的文件进行编制,内容全面、实用、权威,对海关业务监管和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本书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税则,对进出口关税税目、商品名称、税率等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包括税则商品(中英)对照、自贸协定和优惠安排实施税率表、特惠税率表、关税配额税率表等。
本书为查询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要素及释义的工具书,融合了各项申报要素及释义的内容。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填报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时,可参考本书所列商品申报要素的内容填报。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企业规范进出口申报行为,提高通关数据质量,加快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化,适应贸易发展及海关监管需要。本书以2025年版《进出口税则》为基础,结合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近期新政策,对部分商品的申报要素(如“商品名称”“规格型号”)进行更新调整,并进行释义,辅助企业更好理解申报要素,规范填报报关单。
本书以现行的十八个税种为线索,分为十八个部分,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分别汇编在十八个税种之下,关于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则单独编在税收征管之下,作为第十九部分。在每一部分中,我们都是先编写相关的法律,再编写相关的行政法规。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我们先编写行政法规,再编写财政部或者国家税务总局针对该行政法规所制定的系统解释的规章。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我们按照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将数量庞大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联系起来,本书对法律法规的主要条款以及主要规范性文件都加了注释。通过注释,读者可以找到与该条款或者文件相关的其他条款或者文件。由于对相关性的判断见仁见智,我们仅就主要相关的文件加了注释,并没有穷尽所有相关的文件和条款。
本书从非税收入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切入,选取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南非以及印度等),对其政府非税收入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上述国家的非税管理理念、组织结构、项目设立、法律及政策依据、设立程序、定价与监督等管理体制,并在附录中以案例形式分别作了介绍。通过研究国外非税收入管理经验,希望能够对中国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