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城市》收集作者近年涉及全球化和亚太区城市剧变的论文18篇,分3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城市》通过理论探索和观察区内实际的发展经验,阐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和区域的转变, 宏观与微观分析兼而有之。所收论文同时兼顾整个亚太区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沿海城市的独特发展,都是施政者、学者和投资者感兴趣的课题。在过去20年,由于全球化过程的推动,亚太区经济迅速发展,市民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由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出现的局面有如日月换新天。在亚太区的剧变过程中,城市的作用和效应,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全书共分8个部分,分别为1、世界有名湾区基本情况及发展经验。2、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发展优势及重大意义。3、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总体思路。4、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5、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6、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7、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8、政策和重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近代湖北城镇发展研究》回顾了清末民国以来湖北城镇发展的历史,探索近代湖北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特别对这一百多年里湖北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停滞时期的原因作了研究,并分析了湖北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书稿强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城镇化正相关,并绘出了湖北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对促进湖北城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都是基本的事实。对于其背后的原因需要解释,然而在解释上并非易事,因为原因有很多很多。而且,从数量上能够解释清楚哪一种原因更为重要,不能不说是学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对中国减贫效果解释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首先,减贫是主要得益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吗?从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对于农村减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济增长能够带来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那么减贫效果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基本在8%左右,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超过了10%,特别在80年代初,农民收入超高水平增加,导致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中国多年来受内需不足困扰,始终未能摆脱主要 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到今 天,不仅使我们感受到经济依赖外需的危险,而且使 我们感受到启动不了内需,经济就会面临大幅下滑的 风险,进一步加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 《要素市场扭曲下的中需问题 研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以国际比较的视 野研究了中需不足的问题。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中,通过测算,揭示了中国核心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 价格的扭曲现象,结合对中国居民收入来源和劳动收 入份额的国际比较,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 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原因,最终解释了国民收入初 次分配抑制居民消费的原因。在二次分配中,通过国 际比较实证研究了我国的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特别是教育、医疗、社保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公 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
本书从组织公平出发,在理论上探索了组织公平、员工建言与工作产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三者的理论模型;探讨了组织公平通过员工建言对工作产出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有关建言的理论研究;发现了组织公平与工作产出、组织公平与建言、建言与工作产出之间关系的边界条件,即传统性。在联系实际方面,从员工的组织公平三种感知分别出发,探究它们对建言及工作产出的不同影响,建议管理者应有区别地对待组织公平氛围的塑造;对于建言,在建言行为之外考虑了建言机会与效果感知,并进行了区分,对此管理者要注意员工是否感知到了建言机会,并考虑是否采纳员工建言;要重视文化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针对不同特质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新疆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扶持政策研究》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年鉴,采用实证研究等方法,解析新疆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况与面临的困境;分析棉农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情况及对服务项目内容、来源渠道的需求意愿,并采用计量模型研究种植规模、受教育程度异质性及相关因素对棉衣需求意愿的影响机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探索异质性因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影响程度与机理;定量分析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失衡的状况与程度,探讨影响结构性失衡的因素。根据路径依赖理论,设计棉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的内容、方式及服务创新的模式与改进路径,探索服务创新模式的扶持政策,为促进棉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我国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通道,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房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并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分析,其影响程度也没有得到一致公认的结论。本书以城市住房价格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我国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