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监狱民警改造力基因探寻
    •   ( 66 条评论 )
    • 贾洛川 /2017-07-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什么是改造力,本书告诉我们,改造力就是关于监狱民警如何改变罪犯旧我,建立新我,达成守法公民的综合能力。或者说,改造力回答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罪犯处在一种与监狱民警的天然对立状态中,罪犯凭什么愿意听从你的教育管理,并与你心心相印,按照你的想法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而 改造力基因 则是决定监狱民警改造力的内在因素,它既从中体现了一种优良的传统,又反映了一种时代的创新,更是一种监狱民警改造罪犯的精气神特质。 本书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原则,通过对监狱民警改造力基因的探寻,向读者描绘出独具创意的 改造力基因体系 视野、观念、情怀、敬业、引导、践行、探索、内修八个要素以及相应的六十四个颗粒或素质。给加强监狱民警修养,提升改造力提供和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 ¥38.4 ¥59 折扣:6.5折
    •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
    •   ( 4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17-06-01/ 法律
    •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的代表作和自选集。作者广具影响力的作品颇多,因而在代表作领域选取及文章筛选上颇费心思。考虑到犯罪论是我国刑法理论近年来争论 之领域,而且为刑法研究领域支柱之一,故作者仅围绕该领域精心萃选,并兼顾犯罪论各个具体方面,如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客观归责理论、违法性、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罪过形式的确定、具体方法错误、期待可能性、中止犯、共同犯罪等,共十三篇。作者又撰万字序言,说明各篇文章写作的背景和内容、筛选的标准等,从而审视自身学术观点和研究进路。 全书虽为各独立文章,却始终围绕作者的学术中心思想展开——以违法(不法)与责任为支柱构建犯罪论体系(即两阶层体系);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

    • ¥38.57 ¥58 折扣:6.7折
    • 刑法一本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成第十五版2021) 李立众 第十五版 刑法修正案十一 刑法典2021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   ( 132 条评论 )
    • 李立众 /2021-03-01/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自第14版出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发布了35件刑法司法解释与规范性文件、10批刑法指导性案例。为了及时反映这些动态,本书进行了大规模修订,除增补前述所有内容、删除与近期新规定不一致之处外,本次修订还补录了部分不易收集的规范性文件,并大量收录与刑法条文相关的其他法律规定,全书修订增加近9万字。此外,依据202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确定罪名,能够反映当下我国刑法法规及其解释的近期新全貌。本版篇幅已几近千页,为方便查阅,特采用锁线裸脊装帧方式,读者可任意摊开阅读;此外,特增添[法条页边索引],读者可便捷切换查阅法条,至此,本版一次性提供了5种不同形式的检索方法,优

    • ¥45.5 ¥68 折扣:6.7折
    • 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
    •   ( 20 条评论 )
    • 张旭, 单勇著 /2010-09-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是一本系统介绍犯罪学基本理论的学术专著。不同于以往犯罪学研究的导论与策论,《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不仅全面梳理与系统整合了国内外犯罪学基本理论的既有知识体系,而且以较翔实的犯罪学资料与文献为基础,对我国的犯罪学基本理论体系进行了合理的完善。一方面,《犯罪学基本理论研究》密切关注中国转型社会的犯罪情势,结合转型社会的犯罪规律与嬗变趋势,体察各种类型犯罪的实际状况,把握各种犯罪人、潜在犯罪人、被害人、潜在被害人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犯罪治理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对我国以往的各种犯罪治理活动进行反思和检讨,尤其是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历程中,我国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方式亦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嬗变,由此犯罪治理活动也必然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改良。

    • ¥32.2 ¥48 折扣:6.7折
    • 公职人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   ( 55 条评论 )
    • 吴光侠 等 /2013-08-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通过60个真实典型的案例介绍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中涉及的纷繁复杂的法律规定和深奥难懂的法理,从而给予公职人员以警示,促使其提高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全心全意贯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

    • ¥37.7 ¥58 折扣:6.5折
    • 刑法学总论新教程
    •   ( 13 条评论 )
    • 杨振洪杨源哲 主编 /2013-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博采众长,扬榷古今,适当介绍两大法系国家刑法学别具一格的理论观点,兼顾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立足于学术研究的高度,直面课堂教学的现实,并且注意到司法考试对刑法知识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对刑法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比较,力求好用易懂。 每章开头以案例切入,并将“内容问题化”,列出思考题,许多章节配制了一些形象直观的图表。 谋篇布局与字里行间,务求遵守逻辑规则。刑法理论中难的竞合理论问题其实有许多属于简单的逻辑学问题。学贵质疑,探赜索隐,穷原竟委,学习、研究刑法理论应有逻辑学这门预备知识支撑。

    • ¥39 ¥60 折扣:6.5折
    • 刑法公开课 (第2卷)
    •   ( 1 条评论 )
    • 周光权 /2020-12-01/ 北京大学
    • 学术研究以及教学活动都不能停留在抽象的、一般性的讨论中,必须言之有物! 立足于此,本书运用现代刑法学思维与方法,对我国司法机关实际处理的大量案件进行反思和评价。在基本立场上,主张打造具有建设性、尽可能理解司法实务的行为导向刑法观,强调发挥刑法的积极一般预防功能;在方法论上,强调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必须在体系性理论中找到位置,平衡好问题思考和体系建构之间的关系;在写作进路上,各讲均开门见山地列出研讨案例,然后结合刑法学说进行深度研习,尽可能展示思考过程。 本书的目标是熔前沿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于一炉,协调刑法理论的体系性、一贯性与对具体案件处理的妥当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来点滴推进我国刑法学的纵深发展。

    • ¥44.42 ¥69 折扣:6.4折
    • 欺诈性广告中模糊话语的批评语用研究(语用学学人文库)
    •   ( 13 条评论 )
    • 钱永红 /2022-06-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何自然教授主编的语用学学人文库之一,以非法电视直销广告为语料,采用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受众视角,借鉴相关语用学理论,深入探讨欺诈性广告中所使用的模糊话语的形成原因、理解机制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心理因素,揭示模糊话语与欺诈效果的关系,考察模糊话语欺诈的实施与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验证社会心理因素对利用模糊话语实施欺诈的促成作用,以期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误导性模糊话语的识别和防御能力,同时也为电视直销广告的健康运行提供相关理论规范。

    • ¥32.4 ¥49.8 折扣:6.5折
    • 智慧的犯罪控制:共建安全未来的指南
    •   ( 51 条评论 )
    • Irvin,Waller欧文·沃勒)(加拿大) /2018-10-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关于如何阻止暴力犯罪方面,美国研究出科学的知识,但是对这些知识的使用却很少。本书阐述了如何运用新知识和有效的实践方法降低超高的杀人率、交通死亡率、毒品使用过量率、监禁率,同时减少纳税人用于警务和监狱的花销。本书为不同层次的领导者们提供了减少暴力犯罪的具体事例和措施,重点论述如何通过革新警务和矫正方式来减少犯罪和再犯,同时减少刑事法庭;本书还给出了一些帮助年轻人避免误入歧途从而慢慢走上犯罪道路的项目建议。此外,本书重点论述了阻止暴力的方法,认为预防犯罪首先是能够预防暴力犯罪;论述了前摄性犯罪预防更省钱,而抑制犯罪的执法要昂贵得多;解释美国的犯罪趋势是和其他相对富裕民主的国家相对比来展开的,而不是孤立地论述。

    • ¥36.4 ¥56 折扣:6.5折
    • 刑事政策学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
    •   ( 34 条评论 )
    • 严励 /2018-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以论文集的表现形式论述了刑事前沿与热点问题,例如对亲亲相隐,刑事政策的人伦启示的论述以及未成年犯罪刑事和解的利与弊等,都是在刑事法学研究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做了深入的论述。

    • ¥38.4 ¥59 折扣:6.5折
    • 刑法的私塾
    •   ( 12 条评论 )
    • 张明楷 /2014-07-01/ 北京大学
    • 本书是张明楷老师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研讨刑法中疑难问题和典型案例的图书。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书中的案例都是老师精选过的疑难案例,而案例讨论 能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 缺乏的也是这种能力,因此本书对于一般法律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二是内容体现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录,有些类似苏格拉底的教学法,本书完整再现了课堂上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过程,对于很多难以在 大学读书的法律学生来说,阅读本书有直接跟着名师学习的难得体验;三是本书所选的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本书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31.11 ¥49 折扣:6.3折
    • 刑法修正案(十一)条文要义
    •   ( 176 条评论 )
    • 劳东燕 /2021-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以刑法修正案(十一)条文为据,逐条作出解读: 【条文主旨】说明条文的核心要义。 【条文对照】对于新旧刑法条文不同之处予以凸显,法条沿革一目了然。 【修正提示】讲解法条修正内容,特别提示重要变化。 【修法背景】深入阐释条文的修正背景,提示法律依据衔接要点。 【适用指南】 着重解决实务问题,对新规定的适用进行深入探讨。 逾百件典型案例贯穿全书,通过以案释法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法律的适用要点。 本书为法律实务人士提供了兼具高度与深度的工作指引,是执法办案、进行诉讼的***参考书,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学习掌握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知识,是一部适时的实用教材。

    • ¥49.4 ¥76 折扣:6.5折
    • 高铭暄精选集
    •   ( 1 条评论 )
    • 高铭暄|责编:周海燕//马苏娜 /2023-10-01/ 人民日报
    • 本书是我国当代 法学家、法学教育家高铭暄的法学作品集,精选了其发表在《中国法学》《法学论坛》《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法学文章,主要展现了作者作为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对我国刑法学研究的真知灼见与重要贡献。本书精选的文章主要包括《我国刑法立法的基本成就与经验》《新时代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迈向 总体安全治理的刑法发展方向》《网络时代“入罪”解释样本的分析》等,有助于读者认识与理解刑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重大意义。

    • ¥47.2 ¥78 折扣:6.1折
    • 刑事经济性处分研究——以被追诉人财产权保障为视角
    •   ( 45 条评论 )
    • 向燕 著 /2012-12-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刑事经济性处分研究——以被追诉人财产权保障为视角》在从被追诉人财产权保障的角度,对刑事法律制度中的经济性处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刑事经济性处分是指刑事司法中干预被追诉人财产权益的处分和手段,主要可分为两个类别:(1)剥夺财产权的实体性经济处分,指通过确定的刑事判决对犯罪行为人的财产权益予以剥夺,如刑法规定的财产刑、追缴没收;(2)限制财产权的程序性经济处分,如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的搜查、扣押、查封冻结处分。刑事经济性处分涉及对被追诉人(犯罪人)财产权的限制与剥夺,经济性处分的采用应当具有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正当性。从被追诉人财产权保障的角度对刑事经济性处分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刑事经济性处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应然层面,程序性

    • ¥45.5 ¥70 折扣:6.5折
    • 刑法新解读(第四版)
    •   ( 81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04-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 作为一套实用型法规汇编,历经三版,以其权威、实用、易懂的优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真正成为 遇事找法者 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的利器。了解学习刑法,不仅是维护我们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增强法制观念,减少、避免违法犯罪的需要。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根据中央精神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加大对恐怖主义、*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维护社会诚信,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对刑法的相关规定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

    • ¥31.2 ¥48 折扣:6.5折
    • 职务犯罪构成新论
    •   ( 97 条评论 )
    • 童德华 陈梅 /2018-12-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公职人员职务犯罪自司法实践中的一般经验,并对一些争议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以审判为中心 的司法体制的核心要求,不是将法官置于*重要的地位上,而是各个机关在办理有关案件的时候,要基于审判中的争议问题展开工作。这注定了刑法关于犯罪构成和刑罚的实体规定,应当成为刑事诉讼中始终面向的课题,如侦查中应根据涉嫌犯罪的各个构成要素搜集相关证据,在审判中也要围绕这些构成要素是否能成立展开指控和辩论。

    • ¥44.2 ¥68 折扣:6.5折
    • 追名逐利到违法犯罪:犯罪行为产生机制研究
    •   ( 2 条评论 )
    • 杜雄柏著 /2020-07-01/ 法律
    • 人的行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与名利相关。追名逐利既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的一项自然权利,甚或社会发展的动力,故而正当、合理、合法,无可厚非。但追名逐利又可能一步步演变为遭人诅咒、厌恶,并力图剿灭的恶行——违法犯罪,这种演变是如何形成的,亦即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其具体过程和表现形式是怎样的,要想有效地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和蔓延,这些问题不弄明白,一切努力必将是无的放矢、劳而无功。本书作者在厘清名利之含义及追名逐利之性质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 ¥45.5 ¥66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