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被称之为社会生活的大百科,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部法典只有纵观整体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与要义,释义对于一部法律来说尤为重要。法条的文字相对精炼系统,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本释义是他们熟悉一部法律的 敲门砖 。本书对民法典进行逐条释义,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观点权威有利于社会大众对民法典各条内容的理解。
本书为《民法典判解研究与适用丛书》的物权编分册,以《民法典》物权编为主线,结合*新民法典物权编司法解释和担保制度司法解释,以司法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87个典型案例为依托,首先总结提炼相关问题,其次围绕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厘清法律关系、解决疑难问题,后结合各方理论对案例进行评析,为审判实践和现实生活服务。 《民法典判解研究与适用丛书》以民法典为主线,以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等单个编章为载体,分为8个分册。丛书采用判解研究方法,博百家理论之精华,集司法实践之经验,以案释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抽象的民法理论。
在当今人类社会迈向资本生产工具时代的宏大跨越时期。设立法律整体降低资本价格水准,盈余专用于租买生产工具,普及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且,资本价格水准,决定引诱投资总量和转化为技术装备的效率,*终决定就业总量、收入增长和经济水准,法制作用力成为生产的第四要素。这一进步,十分简易,而困难在于大众依法协力整体抬升社会生产力。 原始资本有野性,必须通过法律管护资本成为大众租买得起的工具。 以西方 资本生产工具 为参照,1984年 拨改贷 为起点,中国迈入生产共同体市场, 租买 成为企业获得生产工具的基本方式。因此, 拨改贷 生产方式,应是经济转型和法制改革的纲领。 该书是《法制经济学》的修订本,增加了经济与法律 科斯四大定律猜想 ,和 拨改贷 之民商法建议900条。在区间内,抽象出 正义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这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法总则》的颁行,正式开启了民法典编纂的进程。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民法总则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学习民法总则,深入理解和把握民法总则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我们特邀《民法总则》立法的全程参与者王利明教授,逐条解析民法总则新规定,研究民法总则所体现的新理念、新理论,以飨读者。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从条文释义、历史沿革与比较法、其他相关问题和典型案例四个栏目对民法总则逐条深入解析。 条文释义 栏目,从条文本身出发,全面阐释法条基本涵义; 历史沿革与比较法 栏目,众观古今中外,面面俱到分析条文来龙去脉; 其他相关问题 栏
本书主要收录了自 2017年3月3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间*人民法院发布的民商事领域的司法观点,是对2017 年出版的《新编版*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系列中民事、商事、民事诉讼三卷内容进行增补的合集。 以增补卷的形式保持*人民法院司法观点的持续更新,让购买《新编版*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的读者无过时之虞; 首邀原*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杜万华担任总主编,由原作者团队精心编辑,并邀请多位*人民法院资深审判业务专家加入编审委员会进行全面审定,更具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 本书共分四册 258万字,总计1141个司法观点,包括民事部分316个司法观点,商事部分730个司法观点,民事诉讼部分95个司法观点。其中,部分增补观点需与2017年出版的新编版民事卷、商事卷、民事诉讼卷中的司法观点配套参考适用,为方便读者阅读、
由陈甦主编的《民法总则评注(上下)》以《民法总则》条文阐释评注的方式,对《民法总则》的二百零六个条文进行逐一解读。其体例与内容包括: ,历史由来。将《民法总则》与旧法间的承继与修订关系,以及《民法总则》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修改情况进行梳理,为读者厘清每个条文的发展沿革、修订或增减的内在理由,以 准确地把握现行法的规范含义及现实依据。第二,规范目的。对特定条文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场景进行辨析,对其所欲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厘清,以期为读者阐明该条文在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便于法律实务中精准检索并有效适用。第三,规范含义。对特定条文的规范内容进行系统阐释,包括对相关法律概念的解读、构成要件的分析、法律效果的明确等,以期为读者展现该条文 为全面具体的准确含义及适用规则。第四,举证责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