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处境、需求与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团结其他新兴大国,为运筹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为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本书重点讨论当代国际安全领域的重大议题,包括传统安全问题、新型安全问题等,以及世界各主要地缘政治次区域的安全问题,为专题研究,为丛书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中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战略与策略问题提供前提和基础。
冷战后,随着靠前安全环境的变化,美国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扩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美国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尤其是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增加了,甚至世界发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冲突、尤其是核冲突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为防止上述情况真正出现,美国冷战后对防扩散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力图在单方面、双边和多边层次上构建更为严密的防扩散网络。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美国政策本身的原因,美国冷战后防扩散政策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就研究方法而言,本项目立足于防扩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研究美国冷战后防扩散政策。具体说,靠前层面,探讨美国政府内不同部门参与防扩散政策的过程和执行三位一体的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政策;第二层面,
......
......
本书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作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处境、需求与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团结其他新兴大国,为运筹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做出
本书论述的重点在于北极治理范式及其递进机理。作者通过分析当前北极治理的范式结构和构成要素,提出范式间存在的阶段性关系,而目前北极问题的治理正从较为初级的区域治理向中级阶段的多边治理逐步递进,并在符合相应指标的情况下迈入共生治理。但是,这种范式间的递进并非单向线性发展,而是主要取决于主观意识和主体行为这些核心观念的内化程度,以及体系取向和权力结构为核心的“物质”客观变量,从而引发递进中的波动或逆向效应。相较于在权力扩张和资源争夺上大做文章而言,如何使治理范式进入良性的“阶段性递进”,才是各方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本书试图避免视角单一化和政策导向的学术局限,借助大量资料和案例研究,更多地从北极的全球性影响加以论述,试图为世界范围内各种治理行为体参与北极事务的基本依据、价值导向、行
......
......
《全球要事报告》是与美国“全球趋势”研究报告相呼应,旨在通过研究大事要事及其推动因素、研究走向以及互动,激发博士后界层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思考中国未来。总报告及分报告采用模拟情景来说明这些大事要事推动因素(如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金融化、信息化、气候变化、能源地缘政治)间的互动方式,展示其对未来决策者形成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个整体,这份研究报告重在描述可能影响事件进程的因素。
......